APP下载

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策略研究

2016-02-07孙展杰孙倩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6年2期
关键词:红线用水量控制策略

孙展杰 孙倩

(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新疆库尔勒841000)

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策略研究

孙展杰孙倩

(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新疆库尔勒841000)

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水平关系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也关系到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态势,因此建立落实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是严格管理制度的可行方案,那么,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贯彻落实这一方案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三条红线”管理内涵以及基于“三条红线”的水资源管理策略进行简要分析,希望对相关部门提供可靠建议。

“三条红线”;水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战略

1引言

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模式是立足于我国治水现状而提出的,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人水和谐思想的进一步进化体现,这为水资源建立综合管理体系指明了方向。我国对于水资源的管理模式近年来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总体来说分别以江河、湖水水系为一体的流域管理模式,以地方行政区域为基础的管理模式和以流域涉及范围内的经济社会功能为基础的管理模式。其中,侧重点由水资源管理内涵转变为管理体制的研究,这种变迁旨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优化资源配置,最终实现水资源的综合管理。“三条红线”管理涉及取水、用水和排水三大环节,每个环节都有严格而具体的要求,在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方面都有评价体系来控制,对其进行纳污能力以及减排系统的分析,最终确保城乡饮用水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使经济社会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用水需求得到保障。

2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模式内涵分析

2.1“三条红线”的具体内涵

水资源管理的“三条红线”指的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分别从开发利用率、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个方面进行管理,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关联,统一构成了水资源管理的整体。(1)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指的是在节约用水的前提下,对水资源进行定量管理,在各地规定的涌水范围内,控制河道外总的取水和用水规模。但这条红线针对的是宏观水量,却没有涉及水质问题。(2)用水效率红线指的是水定额和用水效率,既是宏观概念也是微观概念,既能直接控制水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水质,使水的利用效率大大提高,废水排放更符合规格。(3)水功能区域限制纳污红线是一项综合性指标,指水域纳污的能力和范围,在宏观上能够通过考核制定跨行政区域间水资源保护,在微观上能够通过二级区域的管理检测小范围内水质的情况。总的来说,水功能区域限制纳污红线可以用来对水质、生态环境进行保护。

2.2“三条红线”控制的原则

建立严格的水资源管理的“三条红线”要按照一定的原则来实行:(1)要符合核心性原则。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全面考虑资源总量的情况,其中用水效率红线必须要综合涉及节水过程,特别是农业和工业用水量。(2)要符合代表性原则。选择的指标要符合“三条红线”的执行原则,反应用水效率的指标较有代表性的有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农田灌溉水有效系数等。(3)要符合系统性原则。水资源管理要具有鲜明的层次和系统,各系统要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对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进行效率红线、纳污红线的分类,计算人均用水量以及节水设施维护措施等,使之具有较高的操作性。

3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策略

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模式要以流域与区域相结合的综合管理模式为基础,分别从行政、管理、经济等方面进行控制,设计出一套严格而科学的水资源管理方案,其中涉及管理理念、工具、程序和方法等多项内容,使水资源管理运行趋向标准化。下面,我们就以下几点详细分析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的控制策略。

3.1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控制策略

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的控制要根据水资源调度理论和水循环理论进行分析,水的总需求量和地下水的开采量要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取水许可和排污许可要遵守水量分配方案以及协议,综合考虑不同地区的水资源条件和地表水特质,最终确定水资源的控制系数,得到用水总量的限定指标。

3.2用水效率红线控制策略

用水效率红线属于定额类指标,限定了人均综合用水总量、万元工业用水量、亩均灌溉用水量和人均生活用水量等,根据需水预测指标,计算出规划用水和缺水量,以实现相当一段时间内的水资源供需平衡。此外,还要适当按照《节约用水规划》,观察历年效率指标值的变化及其未来规划水平。

3.3限制纳污红线控制策略

限制纳污红线的控制主要依靠水资源相关法律法规,该指标包含数量类和比率类指标,先要根据区域内的纳污能力来构建纳污模型,按照参数计算排污口的纳污总量。然后依据《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对超标排污的河段进行严格把关,做到“一控双达标”,实现水质量保障得到总体目标。

4结语

综上所述,水资源管理要因地制宜的建立与之相匹配的管理体系和考核体系,这不仅关系到取水、用水和排水三大环节,还涉及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三条红线”控制水资源,不断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增强法律责任意识,能够有效提高用水资源的使用效率,保障城乡各区域安全用水。

[1]张文剑.阿克苏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措施.人民黄河,2014(12).

[2]李计.初建立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访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孙雪涛.中国水利,2010(24).

[3]任兴华.基于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的水资源配置模式研究.水利工程,太原理工大学,2015.

[4]张玉龙,周晓丽.云南省楚雄州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指标分解分析,广东科技,2014(06).

猜你喜欢

红线用水量控制策略
房企“三道红线”的破局探索
细细的红线
计及SOC恢复的互联电网火储联合AGC控制策略研究
基于递归模糊神经网络的风电平滑控制策略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某师用水水平分析与评价
你的用水量是多少?
你的用水量是多少?
澳大利亚研发出新型农业传感器可预测农作物用水量
一两江湖之红线引[连载一]
现代企业会计的内部控制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