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城市大气污染网格化治理模式探讨

2016-02-07宁雪婷李生彬王银生赵文元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6年2期
关键词:网格化精细化网格

宁雪婷 李生彬 王银生 赵文元

(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兰州730070)

国内城市大气污染网格化治理模式探讨

宁雪婷李生彬王银生赵文元

(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兰州730070)

将城市网格化管理用于城市大气污染治理,是一种创新和革命。国内城市大气污染网格化治理模式有效的改善了城市大气质量。通过应用高科技手段,建立监管长效机制,努力探索环境监管方面的新途径,进一步深化各项治污措施,国内大气质量正在持续改善。同时,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网格化治理模式也在不断完善,逐渐发展成熟。

大气污染;网格化;治理

1前言

目前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正在逐步加快,能源消量不断增加,大气污染的防治工作压力加大[1]。以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为主要污染物的区域性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峻。依据发达国家的治理经验,大气环境被破坏,将很难恢复,因此大气污染防治就显得非常重要[2]。

城市大气污染引入网格化治理这种精细化治污方式,同时融合时空和行政监督管理的网格管理优势,利用数字化等科学手段管理各类大气污染排放源,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达到大气污染防治无死角。

国际上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城市大气污染治理,制定了相关的制度与政策,取得了实践经验。例如,美国形成了严密的网状管理态势[3],德国在治理大气污染过程中,使用区域化网格的连续性监测,形成了环保部门线状管理模式。对比这些国家治理大气污染的模式,具体经验及其他相关制度,针对我国的具体国情,不断调整治理大气污染的战略和政策,因地制宜,并探索出适合我国的大气治理模式[4]。

2国内城市大气污染网格化治理模式

2.1兰州

“网格化管理”是兰州市为实现城市大气污染治理总体目标,明晰工作机制,强化追责制度,总结以往经验教训而创新制定的一种极具操作性的三维立体管理模式。其特征是把顶层谋划的“最先一公里”和具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实现全程无缝对接,精细化管控[5]。

兰州市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监管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无缝对接的原则和扁平化管理的要求,进行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监管工作。要求各级网格管理人员在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畅通报告渠道,对于没有第一时间解决的较为重大、重大的大气环境问题,必须在5m in之内报至网格长,网格长需在10min内抵达现场,查看并上报村委会或社区,如有重大违法行为可以同时直报乡镇或街道。还提出建立网格管理公示制度、多部门联合调查和执法制度、考评问责制度。

2.2天津

天津市污染排放较集中,但是由于地形和气候等多重因素,导致污染很难排泄,成为了我国大气污染严重地区。天津市大气污染防治启动了网格化管理的模式,通过精细化管理模式治理大气污染。

根据大气环境污染的演变,大气污染的治理可以分为监测、预警、处理和保持的四大循序循环环节。覆盖天津市及周边地区的网格是平面化虚拟单元格,然而区域大气污染的治理流程是纵向、逻辑化的流程。网格能够充分聚集分散在各处的零散信息,做到全局联动、及时响应。

2.3大连

为进一步改善空气环境质量,大连市启动了网格化环境监管。为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促进环保工作的精细化、规范化,建立监督到位、标准化和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大连市环保局开始运行“定区域、定人员、定目标、定任务”和“全方位、全过程、全事项、全环节”的网格化监管模式,网格化管理形成了一种定责、履责、问责的工作机制,落实环境监管执法责任制,做到执法全覆盖、监管无盲点[6]。将一岗专职转变为一岗多职,被动应对转变为主动发现问题,单一执法转变为联合执法。

3结语

城市大气污染网格化治理在我国逐渐发展成熟,但对于网格的划分及高科技手段的应用等问题尚需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3.1大气污染因受到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的影响,在选择网格化治理区域时,需考虑气候、地形,并结合交通建设、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因素,开放、动态、弹性的调整治理区域范围[7]。

3.2大气污染治理不是追求短期效应,必须建立实质长效的管理机制,治理网格

3.3大气污染治理涉及到多方利益主体,一旦缺失了多方利益的参与监督,政府在治理过程中便失去了作用,治理效果便失去了保证[8]。

今后应继续总结大气污染治理的经验和不足,进一步推动思想认识由自信转变为自觉,管理控制措施向专业化、精细化转变,将工作机制转变为法治化、长效化,更进一步的探索彻底治理大气污染的途径和方法。

[1]施明曼,周留煜.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概况及防治对策研究[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2012,(4):62-69.

[2]高明,廖小萍.大气污染治理政策的国际经验与借鉴[J].发展研究,2014(2):103-107.

[3]刘洁,万玉秋,等.中美欧跨区域大气环境监管比较研究及启示[J].环境管理,2011,30(5):128-132.

[4]云雅如,王淑兰,胡君,等.中国与欧美大气污染控制特点比较分析[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2,37(4):32-36.

[5]王金南,宁淼,孙亚梅.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理论与方法分析[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2(5):5-10.

[6]柴发合,云雅如,王淑兰.关于我国落实区域大气联防联控机制的深度思考[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3(4):5-9.

[7]吕连宏,罗宏.中国大气环境质量概况与污染防治新思路[J].中国能源,2012,34(1):18-21.

[8]陈建会.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现状及综合防治对策[J].节能环保, 2014.4(8):25-26.

宁雪婷(1991——),女,甘肃武威人,现为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监测。

李生彬(1970——),男,硕士,副教授,现为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化学与环境监测。

猜你喜欢

网格化精细化网格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排堵保畅良策:共享汽车+网格化智能立体停车库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追逐
重叠网格装配中的一种改进ADT搜索方法
开启精细化监督新模式
化解难题,力促环境监管网格化见实效
基于曲面展开的自由曲面网格划分
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以乌兰浩特市和平街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