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几种防控措施对大棚秋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生的影响

2016-02-06苑丽彩郭卫丽王广印王胜楠

河南农业科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曲叶防虫网烟粉

苑丽彩,郭卫丽,王广印,王胜楠

(河南科技学院 园艺园林学院,河南 新乡453003)



几种防控措施对大棚秋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生的影响

苑丽彩,郭卫丽,王广印*,王胜楠

(河南科技学院 园艺园林学院,河南 新乡453003)

为了检验防控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简称TY病毒病)技术措施的效果,结合田间试验与示范,调查了种植抗病品种、防虫网覆盖、土肥处理、增施有机肥和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对大棚秋番茄TY病毒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棚覆盖防虫网可使烟粉虱数量降低94.50%,防治秋番茄品种祥瑞和天地壹号TY病毒病的效果分别达76.0%和100%。秋番茄品种或组合间抗病性差异较大,巴赫、史加利、天地壹号、组合17等抗TY病毒病品种(组合)比一品、粉美人和领袖等普通品种显示出较强的抗病性。采用土肥处理[有机肥(商品羊粪)+土壤调理剂+EM生物菌肥(液体)],可降低TY病毒病的发病率与病情指数,提高番茄坐果率,对普通品种的防病效果平均达27.1%。而在土肥处理基础上冲施有机肥,防治TY病毒病效果进一步提升,坐果率较不施底肥对照提高13.9%,呈现一定的累加效应。在种植相同品种条件下,管理精细棚户比管理粗放棚户秋番茄TY病毒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明显降低。综上所述,选用抗TY品种、覆盖防虫网、土肥处理土壤、增施有机肥和加强田间管理均可有效防控大棚秋番茄TY病毒病。

大棚; 秋番茄; 防控措施;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 防治效果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病简称TY病毒病,是由烟粉虱[Bemisiatabaci(Gennadius)]传播的一种暴发性与毁灭性病害,即使低密度烟粉虱也可导致病毒的扩散与流行。近年来,我国TY病毒病迅速蔓延和暴发,危害相当严重,已经成为番茄的一种毁灭性病害,给番茄产业带来严重威胁[1-5]。

目前,TY病毒病尚无有效的根治措施,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是控制TY病毒病的主要原则[2,6]。实践表明,仅靠单一方法难以防治该病害,需要采用综合防治措施[1,3,7-8]。各地防控TY病毒病的主要措施包括选用抗病品种[2,4,9-13]、调整播种期[2-3,8,10]、利用防虫网[8,10,14]、培育无病无虫健康苗[2]、化学防治烟粉虱[2]、加强田间管理[2,4,9-10]和施用生物菌肥[4,15]等。郭建武等[6]研究表明,番茄采用降温保湿法定植能够有效防控TY病毒病的发生。许方程等[16]采用孔径0.27 mm防虫网覆盖+黄板预警+适时喷药技术进行番茄育苗,以及采用孔径0.27 mm的防虫网全程覆盖栽培,TY病毒病病株率为0.9%~2.8%,防控效果达90%以上。何鑫等[14]的研究结果表明,设置防虫网较无防虫网烟粉虱种群数量少33.41%,并认为影响TY病毒病发病的物理因素主次顺序依次为地膜覆盖、防虫网、间种黄瓜,最优组合为铺设黑白地膜、设置防虫网、间种黄瓜。邢卫锋等[15]、李俊州等[17]认为,生物防治将成为TY病毒病防治研究的新方向。

根据TY病毒传播途径,防治TY病毒病的策略一是控制病源,二是控制烟粉虱[4]。因此, TY病毒病防治必须以抗病品种为主[4],但生产上秋番茄品种“多乱杂”[18],且抗TY病毒病品种也存在抗性不稳定(受高温等环境影响)和抗性弱的问题[2]。目前,抗TY病毒病品种中单抗基因(1个抗病基因)品种居多,由多个抗病基因聚合的品种甚少。由于TYLCV病毒株系多,而抗性基因并不具备广谱性,即1个抗病基因不一定能抗所有TYLCV病毒种类,因此也会发生抗TY病毒病品种表现不抗病的现象[2]。基于此,采取其他防治TY病毒病的措施也是非常必要的。

为了进一步明确种植抗病品种、覆盖防虫网、土肥处理、增施有机肥和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对大棚秋番茄TY病毒病的防控效应,通过田间试验与示范,调查了这些技术措施对TY病毒病发生的影响,以便为完善大棚秋番茄TY病毒病防控体系及其在生产上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1 材料和方法

2015年6—10月,在新乡市牧野区朱庄屯村选取10多户竹木水泥预制混合结构大棚进行秋番茄TY病毒病的有关试验、示范与调查。除试验与示范的有关设计或安排外,番茄品种选择、育苗方式、播种期、定植期和栽培管理等同当地常规大棚秋番茄生产。

1.1 大棚秋番茄防虫网覆盖试验

分别设覆网大棚和不覆网对照大棚各1栋,其规格与大小一致,南北走向,长70 m、宽17 m,设有3道放风口。处理大棚是在两侧的底窗通风处覆盖宽1.5 m孔径0.25 mm的银白色防虫网,棚顶端(中部)通风口处覆盖宽1 m 孔径0.25 mm的银白色防虫网,棚的出入口处设置宽1.5 m孔径0.25 mm的银白色防虫网,而对照大棚在3道放风口处无任何覆盖物。2个试验棚内分别悬挂40张24 cm×20 cm黄板,悬挂高度要求黄板下端与番茄植株顶部基本平齐。供试秋番茄品种为祥瑞和天地壹号,6月20日于大棚内进行穴盘育苗,7月10日分别定植于2个试验大棚内。定植前1 d采用30%敌敌畏烟剂进行熏棚除虫。

1.2 大棚秋番茄品种(组合)抗病性比较试验

选择孔某的一栋大棚作为秋番茄品种(组合)比较试验棚,引进番茄品种或组合共17个。番茄于6月20日采用大棚内穴盘育苗,7月10日定植,每一品种(组合)采用双行栽培,每畦(小区)42株。株行距为0.37 m×0.66 m。每个处理(品种或组合)设3次重复,各处理在田间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并设置保护行。

除孔某的一栋试验大棚外,另选11户菜农的大棚进行不同抗性秋番茄品种的示范种植,设计要求是每户种植1~3个品种,每一品种种植面积均在60 m2以上,棚内顺序排列,其棚室大小、育苗方式、育苗期、定植期和栽培管理技术等基本保持一致。

1.3 大棚秋番茄土肥处理试验与示范

选取6户菜农的大棚进行有机肥(商品羊粪)+土壤调理剂+EM生物菌肥(液体)示范试验。棚户自选品种,各户在棚室大小、育苗方式、育苗期、定植期和栽培管理技术等方面基本保持一致。

每户示范种植面积400 m2,示范处理与对照(按照当地种植习惯不施底肥)各200 m2,对比排列。有机肥(商品羊粪)于定植前集中施入土壤,浅翻土壤10 cm,用量为1.5 kg/m2。土壤调理剂于定植前施入土壤,浅翻土壤10 cm,用量为0.6 kg/m2。EM生物菌肥于番茄定植后、始花期和结果期各顺水冲施1次,用量为0.01 kg/m2。

EM生物菌肥为液体型,有效活菌数≥20.0亿个/mL,由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汾河氨基酸厂生产。赛众牌土壤调理剂(中微量元素甚高,其中含有丰富的硅、钙、镁、亚铁、锰等二价阳离子)由陕西赛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1.4 大棚秋番茄增施有机肥的示范种植

选择菜农樊某一栋大棚划分3个区(各200 m2)进行增施有机肥示范种植。方法是在上茬春番茄拉秧后,选取其中1个区冲施腐熟猪粪(湿),用量为 25 012.5 kg/hm2,合墒时浅中耕,然后再进行有机肥(商品羊粪)+土壤调理剂+EM生物菌肥(液体)处理,方法同1.3;另选1个区进行有机肥(商品羊粪)+土壤调理剂+EM生物菌肥(液体)示范,方法同1.3;最后1个区为对照,按照当地种植习惯不施底肥。3个区对比排列,栽培秋番茄品种为祥瑞,栽培管理技术与当地常规生产相同。

1.5 大棚秋番茄田间精细管理与粗放管理的比较

选择相邻种植同一番茄品种的菜农刘某2和李某4两栋大棚,其在管理投入上有较大差异,但大棚规格、种植品种、育苗方式、育苗期和定植期等基本一致。大棚面积均为1 000 m2,品种为天地壹号、际洲粉王和秋富。棚户李某4精细管理是指对大棚秋番茄加强肥水和通风管理,及时整枝打杈,适时防治病虫害等;而棚户刘某2粗放管理是因个人原因,在大棚秋番茄肥水、通风、整枝打杈和病虫害防治等管理方面不及时或不到位。

1.6 病虫害调查、统计

从8月中旬开始,定期观察大棚秋番茄生长势和TY病毒病发病情况。9月25日集中统一调查与统计所有试验与示范种植番茄TY病毒病的发病情况。番茄TY病毒病分级标准参考田兆丰等[19]的方法,症状严重程度分为0、0.5、1、3、5、7、9共7个等级。具体分级标准为:0级,不发病,无症状;0.5级,新叶叶缘轻微黄化或轻花叶;1级,新叶叶缘明显黄化,约1/3叶片黄化,叶变小;3级,1/3~1/2叶片黄化,顶稍叶片进一步变小(约1/2正常叶),病株比健株矮约1/3;5级,1/2~2/3叶片黄化,顶稍叶片细小(约1/3正常叶),病株比健株矮约1/2;7级,整个植株叶片黄化、变小,病株比健株矮1/2~3/4;9级,植株枯死。

调查采用5点取样,每点随机调查10株,记录发病株数及发病严重程度(相应级数),计算发病率、病情指数及防治效果。各处理的测定和调查数据取其平均值进行统计分析。发病率=病株数/调查总株数×100%;病情指数=∑(各级病株数×病级数)/(调查总株数×最高病级数)×100;防治效果=(对照组病情指数-处理组病情指数)/对照组病情指数×100%。

黄板诱集烟粉虱的调查:从8月15日至9月29日,定期采用5点取样,各点均统计2片黄板诱集烟粉虱的虫口数量。

大棚内不同分布区域TY病毒病的发病情况调查:选择种植单一品种的棚户程某4和刘某3,调查大棚中间通风口区、两边放风口区及棚头门口区域的TY病毒病发生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棚秋番茄TY病毒病的发生与覆盖防虫网的关系

表1显示,与对照棚相比,大棚覆盖防虫网明显降低了2个番茄品种TY病毒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其中祥瑞的发病率降低66.67%,防治效果为76.0%;天地壹号的发病率为0,防治效果为100%。由此可见,大棚通风口处覆盖防虫网可取得显著的防病效果。

表1 覆盖防虫网与番茄TY病毒病发生的关系

2.2 覆盖防虫网对大棚内黄板诱集烟粉虱数量的影响

由图1可以看出,在所统计的时期内,对照棚内烟粉虱数量变化幅度较大,9月中下旬处于迁飞高峰期,而覆网棚内烟粉虱数量的变化幅度较小。覆盖防虫网明显降低了大棚内黄板诱集烟粉虱的数量,与对照棚相比,覆网棚内黄板诱集的烟粉虱数量平均降低94.50%。

图1 覆盖防虫网对大棚内烟粉虱数量的影响

2.3 大棚秋番茄TY病毒病的发生与品种(组合)抗性的关系

由表2可见,不同秋番茄品种(组合)的抗病性表现较大的差异。在孔某同一棚户种植条件下,7个新培育抗病秋番茄组合均表现出抗TY病毒病,其中4个组合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为0,显示出极强的抗TY病毒病特性。此外,李某1、李某2、程某1分别种植的金鹏荣威、抗热粉秀、史加利和孔某种植的天地壹号、巴赫5个抗病品种,其TY病毒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为0,也显示极强的抗病性。由此说明,这些秋番茄抗性品种或组合在抗TY病毒病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TY病毒病发病率高于50.0%、病情指数高于30.0的品种有301、际洲粉王、粉美人、领袖、贵竹、凯越、牟番1号、一品、黑猫56等,下年不宜选用。

由表2还可以看出,同一棚户管理水平下,抗病品种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总体上比非抗病品种(普通品种)降低,如棚户孔某种植的抗病品种巴赫、 天地壹号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为0,低于所有非抗病品种。非抗病品种的抗病性则有较大差异,如孔某种植的牟番1号和一品2个品种TY病毒病发病率分别高达83.4%和88.3%,而巴顿的发病率仅为2.3%;程某3种植的汉诺V1比301发病率低85.1%,病情指数低87.3%。

另外,不同农户种植的同一品种,其抗病性表现也不尽相同(表2),如王某、万某、李某3和孔某4户种植的非抗病品种祥瑞,其TY病毒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差别较大,病情指数高的达45.3,而低的只有15.6,这可能与管理技术水平高低有关。

表2 不同抗病品种(组合)与番茄TY病毒病发生的关系

2.4 大棚秋番茄TY病毒病的发生与土肥处理的关系

由表3可见,6个示范试验棚户采用有机肥(商品羊粪)+土壤调理剂+EM生物菌肥(液体)处理,普通番茄品种TY病毒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比对照有所降低,而番茄坐果率提高,平均防治效果为27.1%。抗TY病毒病品种天地壹号、史加利和抗热粉秀2种处理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为0,但采用有机肥(商品羊粪)+土壤调理剂+EM生物菌肥(液体)处理的坐果率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6个大棚番茄1~3层花序平均坐果率提高10.9%。

表3 土肥处理与番茄TY病毒病及坐果率的关系

2.5 大棚秋番茄TY病毒病的发生与增施有机肥的关系

由表4可见,示范户樊某同样是种植非抗TY病毒病品种祥瑞,示范处理比对照处理TY病毒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明显降低,1~3层花序平均坐果率有所提高,防治效果为23.1%。而冲施有机肥+示范处理的TY病毒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进一步降低,1~3层花序平均坐果率较对照提高13.9%,防治效果达36.5%,呈现一定的累加效应。

表4 增施有机肥与番茄TY病毒病及坐果率的关系

2.6 大棚秋番茄TY病毒病的发生与田间管理的关系

由表5可见,在种植3个相同品种条件下,刘某2和李某4两家棚户TY病毒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表现较大差异,管理精细棚户比管理粗放棚户TY病毒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明显降低。

由表5还可以看出,天地壹号被认为是抗TY病毒病品种,但在管理粗放时,同样会感染TY病毒病,发病率高达14.3%。际洲粉王和秋富被认为是非抗TY品种,在管理精细的情况下,TY病毒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也有所下降。

表5 不同种植户管理水平与番茄TY病毒病的关系

2.7 大棚秋番茄TY病毒病的发生与棚内区域分布的关系

由表6可见,无论是抗病品种还是非抗病品种,同一番茄品种植株在同一大棚内的不同分布区域,其TY病毒病的发病情况有所不同。处在大棚中间通风口下方区域,植株TY病毒病发病率较低,而处于两边放风口区及棚头门口区域的植株TY病毒病发病率较高。这可能与烟粉虱进入大棚的习性有关。烟粉虱迁飞高度较低,易于由低处迁入大棚内侵害。所以应加强防虫,最好设置防虫网和黄板。

表6 大棚内番茄区域分布与TY病毒病发生的关系

3 结论与讨论

3.1 大棚应用防虫网的效果

本试验表明,大棚覆盖防虫网防治秋番茄TY病毒病的效果显著,其主要原因是覆网棚可使烟粉虱入棚的数量大大降低。同时,棚内不同区域植株的感病差异也与烟粉虱的进入通道相关,这与前人的试验结果一致[14,16,20]。

既然TY病毒病是由烟粉虱传播,那么在控制好病源的同时控制烟粉虱的发生可以有效减少TY病毒病的发生[4]。设置防虫网(孔径0.38 mm以下)是预防TY病毒病发生的最简单、有效方法之一[16,21-22]。据有关专家测定,B型烟粉虱对TY病毒病的传播性极强,一株健康的番茄植株即使受到1头B型烟粉虱的危害,都有可能造成该植株发病。设置高密度防虫网是杜绝烟粉虱进入大棚的最好方法,否则,单纯依靠化学药剂防治烟粉虱,很难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TYLCV基因重组能力强,容易发生变异。烟粉虱迁飞能力强,不同的烟粉虱可能携带不同病毒,增加了TYLCV的变异概率,为以后TY病毒病的防治增添了难度。因此种植抗TY病毒病番茄品种后,还必须要防治烟粉虱[2]。生产实践表明,孔径0.25~0.38 mm的防虫网方可阻挡微小的烟粉虱,但影响通风。解决的方法是覆网后拉大通风口,尽量使空气流通基本达到正常。

3.2 秋番茄抗TY病毒病品种(组合)的应用与效果

本试验表明,秋番茄品种或组合间的TY病毒病抗性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总体上,一些抗TY病毒病组合或品种比非抗TY病毒病品种(普通品种)显示出强的抗性。不同农户田间管理上的差异也可能导致同一品种TY病毒病发病情况的差异。基于不同番茄品种或组合TY病毒病抗性差异显著,生产者种植单一番茄品种的风险较大,建议农户选择种植2个以上秋番茄品种。另外,个别种苗公司或经销商宣称的某些番茄抗TY病毒病品种也有较差的表现,提示棚户慎重选择番茄抗TY病毒病品种。

由于育种材料的原因,番茄品种的抗TY病毒病水平也有差异[4]。任何抗TY病毒病品种对病毒的抗性都不是免疫的。如果田间病毒积累量过大,还是会引起抗TY病毒病品种或多或少表现出感病症状。目前生产上使用的番茄抗TY病毒病品种,抗性基因不同,抗性水平存在一定差异,不同抗性基因在不同地区的抗性差异较大[2]。

选择抗病品种是防治番茄TY病毒病最为有效的方法[2,4,11-12],且尽量推广TY病毒病抗性持久和稳定的优良品种。目前应用于生产的番茄抗TY病毒病品种虽然较多,但由于TY病毒变异速度快、致病性强,使许多现有的抗TY病毒病品种抗性丧失,加之番茄抗病遗传机制和背景的复杂性,很难培育出抗病性稳定的番茄新品系[15]。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将抗TY病毒病品种与综合防治措施相配套,这样基本可控制番茄TY病毒病的发生与危害,保证番茄生产的安全。

3.3 土肥管理减轻TY病毒病的发生

本试验的多棚户、多品种示范表明,不管是抗TY病毒病品种还是普通品种,有机肥(商品羊粪)+土壤调理剂+EM生物菌肥(液体)的土肥处理可使秋番茄TY病毒病的发病率降低,坐果率提高。同时,增施(冲施)有机肥对提高番茄抗TY病毒病效果有重要促进作用。这都可能与植株的长势健壮及抗性增强有关。

3.4 加强田间管理

调查表明,种植同一秋番茄品种条件下,管理精细棚户比管理粗放棚户TY病毒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明显降低。非抗TY病毒病品种在管理精细的条件下,TY病毒病发病率也有所下降;同样,抗TY病毒病品种在管理粗放的条件下,TY病毒病发病率也会增加。可见,大棚田间管理水平的高低会导致TY病毒病发生情况的不同。及时、到位和精细的田间管理也是有效防治TY病毒病的重要措施。

[1] 孙胜,亢秀萍,邢国明,等.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研究进展[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5,46(5):102-108.

[2] 杨悦俭,周国治,王荣青.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品种种植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蔬菜,2011(21):1-4.

[3]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2014年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防控技术方案[J].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14(4):102.

[4] 马妙芳.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危害机理及防治方法[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5,43(6):86-87.

[5] 胡京昂,周建华,蔡雨惠.河南省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J].中国瓜菜,2010,23(4):49-50.

[6] 郭建武,姜冬仓,薛爱利.“沟栽降温保湿法”定植防控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研究初报[J].河北农业科学,2011,15(5):42-43,82.

[7] 王成增,姜会霞,常怀云,等.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策略[J].长江蔬菜,2013(21):56-57.

[8] 张桂娟,何立月,张超,等.不同目数防虫网防控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效果初报[J].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13(12):54-55.

[9] 林俊凤,刘天英.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J].中国瓜菜,2011,24(5):58-60.

[10] 宋建军,刘红宵,仇燕,等.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分布及防治对策[J].北方园艺,2010(7):147-150.

[11] 徐鹏超,李战彪,秦碧霞,等.番茄抗黄化曲叶病毒病品种在广西南宁的自然抗病性表现[J].植物保护,2015,41(2):191-194.

[12] 朱永春,朱振华,丁卓,等.防治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三项实用技术[J].中国蔬菜,2014(1):73-74,75.

[13] 韩晓清,吴志会,张尚卿,等.9个夏秋季温室番茄品种的黄化曲叶病毒病抗性评价[J].河北农业科学,2014,18(4):47-49.

[14] 何鑫,赵统敏,赵丽萍,等.间作及几种物理防治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防控效果[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5):86-90.

[15] 邢卫锋,丁雪玲,柯红娇,等.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生防菌的筛选及防治效果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9):110-112.

[16] 许方程,林辉,罗利敏,等.50目防虫网全程覆盖防控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试验初报[J].中国蔬菜,2010(8):61-64.

[17] 李俊州,赵玉华,文才艺,等.内生细菌EBS05对番茄病程相关蛋白的诱导作用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4,48(5):602-607.

[18] 王广印,陈碧华,沈军,等.新乡市郊区大棚秋番茄品种“多乱杂”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14(8):275-279.

[19] 田兆丰,卢向阳,厚凌宇,等.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抗性材料的筛选鉴定[J].科技导报,2014,32(12):31-35.

[20] 李艳红,戴率善,刘宗泉,等.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生程度影响因子分析及防病措施[J].中国蔬菜,2009(9):24-25.

[21] 王广印,王胜楠,陈碧华,等.防虫网覆盖对大棚内小气候、秋番茄生长和病虫害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6,45(7):76-81,92.

[22] 妙晓莉,李敏莲.早秋茬番茄生产中常见问题与防治对策[J].北方园艺,2011(24):65-66.

Effects of Several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on 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Disease of Plastic-protected Autumn Tomato

YUAN Licai,GUO Weili,WANG Guangyin*,WANG Shengnan

(School of Horticulture Landscape Architecture,He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nxiang 453003,China)

In order to test the effect of some technical measures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 virus for short) disease,the effects of several measures on plastic-protected autumn tomato TY virus disease were studied using field experiment and demonstration,including planting resistant variety,covering insect net,soil and fertilizer treatment,enforcing organic fertilizer and fine culture management and so 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vering insect net reduced the number ofBemisiatabaci(Gennadius) by 94.50%,and the control effects on TY virus disease of autumn tomato varieties ‘Xiangrui’ and ‘Tiandi No.1’ reached 76.0% and 100% respectively in plastic-protected cultivation.Autumn tomato varieties and combinations showed obvious resistance difference to TY virus,and the resistant varieties and combinations such as ‘Bahe’,‘Shijiali’,‘Tiandi No.1’and ‘combination 17’ had higher resistance than non-resistant varieties such as ‘Yipin’,‘Fenmeiren’ and ‘Lingxiu’.Disease incidence and disease index of plant TY virus disease could be controlled and the tomato fruit setting rate was improved by soil and fertilizer management,which was organic fertilizer (sheep manure)+ soil conditioner+EM biological fertilizer(liquid).The treatment had control effect of 27.1% for ordinary tomato varieties.Application of more organic fertilizer based on the soil and fertilizer treatment above could further elevate the control effect,and tomato fruit setting rate increased by 13.9%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without base fertilizer application,showing a certain accumulation effect.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same variety,disease incidence and disease index of autumn tomatoes TY virus disease were obviously decreased by fine culture management compared with extensive culture management.To sum up,selection of resistant varieties,covering insect net,soil and fertilizer treatment,enforcing organic fertilizer and fine culture management are effective measures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Y virus disease of plastic-protected autumn tomatoes.

plastic greenhouse; autumn tomato;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trategy; 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 control effect

2016-04-29

河南省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S2010-01-G04);河南省科技攻关重点项目(112102110023)

苑丽彩(1988-),女,河南安阳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蔬菜栽培生理。

*通讯作者:王广印(1962-),男,陕西蒲城人,教授,本科,主要从事蔬菜栽培生理生态研究。 E-mail:wangguangyin@hist.edu.cn

S436.412.1

A

1004-3268(2016)11-0076-07

猜你喜欢

曲叶防虫网烟粉
烟粉虱MEAM1和MED成虫在辣椒上传播番茄褪绿病毒的特性
灵芝多糖及香菇多糖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防治效果
侵染番茄的曲叶病毒检测及遗传变异分析
防虫网作用大 种类多巧选择
不同颜色防虫网下豇豆光合生理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
华南地区蔬菜防虫网覆盖栽培存在问题及技术改进
近10年我国烟粉虱发生为害及防治研究进展
中国热科院专家研发新型简易防虫网种植蔬菜基本可以不打农药啦
浅析温室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防治
吐鲁番地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防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