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现状研究

2016-02-06刘红梅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15期
关键词:产业化林业森林

刘红梅

(烟台龙口市龙港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烟台 265700)

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现状研究

刘红梅

(烟台龙口市龙港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烟台 265700)

文章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认知、动因、标准着手阐述,并从理论研究、指导标准、行动策略等方面论述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林业 可持续发展 研究现状

可持续发展是人与自然不断和谐共生的新观念。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中占据着重要位置。目前,森林面积的减少,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灾难,对经济社会、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损失。林业自身存在的政策不足、制度缺失及林业科技转化不力等,都成为影响林业经济发展的瓶颈。

1 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林业作为一个特殊行业,即是一项社会事业,又是一项经济产业,集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各项功能于一体,涉及部门多。随着人们森林价值观的转变,森林在各个时期的作用也不相同。但是,目前森林减少造成的环境生态恶化,已经让人类深受其苦,人们开始认识到森林的兴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经济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林业发展跟不上,大肆破坏森林,使生物多样性减少,严重影响着农业和水利的持续发展,水土流失、土地荒漠、洪水泛滥等环境问题层出不穷。所以,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关乎林业自身命运,而且已经成为农业、环境、经济、水利、社会等问题的根源,最终影响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因此,森林开发应综合考虑,培育与开发相结合,在保护森林、土壤、空气的前提下,有序开发,保持生物的多样性。

2 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因

林业是生态建设和保护的主导产业。同时,林业又是资源约束型产业。目前,我国面临着水土流失、环境恶化、洪水泛滥等自然灾害,决定着林业的特殊作用和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1)我国土地资源相对不足,土地资源配置畸形,承载的压力越来越大。林业的发展离不开土地,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林业发展的艰巨性。此外,人口的激增和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也不断导致林业用地的减少,林业用地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2)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人均占有率低,已经成为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地下水的大量开采,严重破坏了水资源平衡。此外,国家森林面积的减少,使森林生态水源涵养功能不足,不能有效的储蓄降雨,使大量降雨白白流失,更加加剧了水资源不足的局面。(3)生态形势严峻。目前,我国生态形势严峻,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如森林减少,水土流失加剧,每年都有大量土地被水冲刷,荒漠化越来越严峻,不断侵蚀着良田土地。纵观一切,皆因森林砍伐造成,且森林分布不均,生态环境脆弱,是引起生态问题的重要原因。

3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标准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极为重要。生态环境目标、社会目标、经济目标的3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4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4.1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化

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应纳入区域化框架,从区域角度把握林业的地位。在区域内,林业与农业、牧业、水利、旅游、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在这些领域之间建立起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区域化在林业可持续发展实践中,具有极其特殊的意义,也是当前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研究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

4.2 注重林业产业化管理

产业化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组织形式和基本特征,应积极促进林业产业化发展,才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林业再生产。林业产业化不仅包括林产品实现产业化经营的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建立包括生态系统建设在内的整个森林资源的产业化问题。

4.3 注重公众参与机制

林业建设要人参与才能推动林业的建设,才能为林业发展带来强大的动力。制定政策时,应考虑广大林农和林业企业的利益,因为他们是林业建设的主力军,也是政策的执行者。应加大宣传力度,只有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才能引导社会广泛参与,共同推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1] 王庆礼,吴刚.中国林业现状及可持续发展.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7,7(4):38~4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中国21世纪议程:林业行动计划.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3] 林迎星.可持续发展:中国林业发展的一个现实话题.世界林业研究,2000,13(3):64~69

猜你喜欢

产业化林业森林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魔芋产业化,打开致富新大门
land produces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哈Q森林
哈Q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