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互联网+农业”对现代农业的影响

2016-02-06史国茂黄智刚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18期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娄底现代农业

邱 淼,史国茂,黄智刚

(1.广西大学农学院,南宁 530004;2.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娄底 417000)

浅谈“互联网+农业”对现代农业的影响

邱 淼1、2,史国茂1,黄智刚1

(1.广西大学农学院,南宁 530004;2.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娄底 417000)

随着互联网在各行各业的普及,网络在各行业技术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文章将对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引入互联网技术后,新型模式创建的相关问题进行探析。

互联网+农业 现代农业 传统农业

“互联网+农业”是新名词,见于2015年的国务院工作报告。我国倡导在农业生产中,引入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生产。要促进农村经济在电子商务环境中茁壮成长,为传统的农村生产模式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1 “互联网+农业” 发展对现代农业的影响

首先,应看到国家为推行这项政策做出的许多实际性工作。目前,农村的宽带光纤接通率已创历史新高,为新型的农业生产模式创造了先决条件,并产生积极的影响。

1.1 有利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目前,我国城市和乡村因经济发展不同步,而形成了经济生活的二元结构。农村由于交通不便,导致信息闭塞、资源流通困难及农经技术落后,这些现象在互联网技术覆盖下得以改善,特别是信息资源,基本与城市处于同一水平线。

1.2 有利于培植农村新型经营方式

电子商务为农村经济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为农业经济现代化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发展机遇和市场契机。由于网络交易平台的自身属性,农业商品在交易过程中跳过了中间商,在供货及时性、快捷性和性价比上逐渐显现自身优势,且由于是自产自销,加上对生产环节的严格控制,以及引进绿色消费理念后,更突出了工业生产难以匹敌的独特优势,从而带来经济效益的大幅提升,夯实了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

1.3 有利于促进农业的产业化经营

确切地说,“互联网+农业”是一种新型的营销方式。它以农、副产品为产业链的输送对象,以现代化农业生产为载体,在农村不仅打破了传统小家庭的农耕模式,而且建立起标准化生产,专业化管理,兼具集约化与规模化的产、供、销模式。反馈及时的网络技术就成为营销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媒介工具,为农村经济发展打开了1扇走出闭塞通往世界的大门。

2 “互联网+农业”在现代农业中的发展新路径

引入互联网建设后的农村经济,在新模式下,衍生出多种新的发展路径。

2.1 “国家队”:供销合作社

“供销社”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可谓几起几落。在经历了计划经济和转型经济时期后,供销社正以健康、合作和流通的新形象,重新挑起了农村经济建设的大梁。新型的农业合作社实现了将供、产、销各环节接入网络平台,并通过平台建设和商务合作,实现了高效流通,为农业产品的终端销售问题,提供了稳定而又宽广的渠道,是目前农村经济实体的主要发展路径,故称“国家队”。

2.2 “老字号”:营销企业

“老字号”在这里的意思可以引申为3个方面:(1)经济实体有一定的历史底蕴,积淀了较好的市场资源;(2)经济实体具有良好的品牌意识,在营销中快速建立起品牌地位;(3)有雄厚资源优势。资源包括资金、人才及各环节的技术性资源。这3者其实是经济实体引进网络媒介后,在营销上的3种战略方案。

2.3 “小不点”:农村网店

这种小型化的经济实体,多以年轻人“单打独斗”为主,其主要优势是灵动。由于投资小、规模小,网店销售的主打产品完全由组织者自己把关。所以,在服务机制上,往往快捷、自由。在农村经济新型模式中,这种个人营销性质的网店如星星之火,以逐年递增的分布密度,散布在乡镇村落,对农村经济形式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并且扫除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死角,同时也为农村解决剩余劳动力和失土农民的生活来源提供了参考,为电商网络全面覆盖农村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 结语

当前,我国农业人口依旧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因此,发展农业经济、早日实现农村经济现代化,是一件有利于社会稳定,实现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大事。无疑,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通过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互联网+农业”的模式必然越来越迅速发展。

[1] 杨继瑞,薛晓,汪锐.“互联网+现代农业”的经营思维与创新路径.经济纵横,2016,(01)

[2] 林若飞,张惠萍.“互联网+农业”企业生存能力的实证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1)

猜你喜欢

互联网+农业娄底现代农业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娄底体育旅游产业的SWOT分析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沪昆高铁对娄底经济的影响机制研究①
高中计算机学习中的数列求解办法
“互联网+农业”信息化发展路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