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体C1q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狼疮肾炎诊断监测应用研究

2016-02-05赵笑梅李桂兰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12期
关键词:狼疮红斑狼疮补体

赵笑梅 李桂兰

补体C1q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狼疮肾炎诊断监测应用研究

赵笑梅李桂兰

目的 分析补体C1q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狼疮肾炎诊断监测应用价值。方法 将2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狼疮肾炎患者设置为观察组,将200例排除狼疮性肾脏损害的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和原发性继发性肾脏群为疾病对照组,正常健康体检者200例为对照组,比较其血清补体、胱抑素C以及C1q和抗da-DNA。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1q水平低于疾病对照组和对照组,活动期患者血清C1q低于稳定期患者血清C1q。结论 本研究证明C1q水平与SLE尤其SLE患者的肾脏损害之间存在相关性。活动期检测水平下降,缓解期水平高于活动期。可作为评价LN患者治疗效果及病情活动性变化的指标,作为监测手段真正应用于临床。为LN患者早期明确诊断以及提早用药干预提供了依据。【关键词】补体C1q;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狼疮肾炎;诊断监测;应用研究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临床常见的免疫类疾病,会对患者的多个脏器造成严重危害,狼疮肾炎就是较为多发的一类[1]。由于狼疮肾炎的特点,会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因此及时的对狼疮肾炎患者进行监测尤为重要[2]。本次研究中分析了补体C1q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狼疮肾炎诊断监测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单位:吉林市中心医院检验中心检验科,吉林 吉林 132011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在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2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狼疮肾炎患者设置为观察组,将200例排除狼疮性肾脏损害的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和原发性继发性肾脏群为疾病对照组。另需要收集我院在同期进行体检后的健康志愿者200例,将其设置为对照组。对3组研究对象的年龄以及性别等一般资料进行分析后显示,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中对所有研究对象均实施血液测定。抽取受检者血液3 m l,对其实施10 m in的3 000 r/m in的高速离心,并取离心后血清放置在-20℃的冰箱中保存[3]。在对抗双链DNA进行测定的过程中,滴度高于1:10为阳性,反之为阴性,补体C1q试剂由上海北加生化试剂有限公司提供,由日立-008生化分析仪操作,对抗双链DNA由康华生物提供。

1.3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到SPSS 17.0统计学软件中比较,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采用(±s)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1q浓度(156.23±22.15)μg/m l低于疾病对照组血清C1q浓度(199.85±32.36)μg/m l以及对照组血清C1q浓度(225.69±54.65)μg/m l。同时在观察组中,活动期患者血清C1q浓度(159.65±25.65)μg/m l低于稳定期患者血清C1q浓度(206.45±50.75)μg/m l,所有差异经比较后显示均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体C1q在临床使用患者发病过程中会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4],在此过程中促进补体C1q介导的免疫复合物会在肾脏组织中沉积,并且会促进凋亡细胞和凋亡小体在肾脏中的沉积,最终导致患者发病[5]。

3 讨论

在本次研究中,选择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含LN)组,选取排除狼疮性肾脏损害的自身免疫病患者以及原发性继发性肾脏群为疾病对照组[6],正常健康人为对照组,用免疫投射比浊法分别检测血清C1q。分析血清C1q水平与SLE、狼疮肾炎(LN)以及SLE病情活动的相关性。

通过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1q浓度低于疾病对照组血清C1q浓度以及对照组血清C1q浓度。同时在观察组中,活动期患者血清C1q浓度低于稳定期患者血清C1q浓,所有差异经比较后显示均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血清C1q水平和SLE患者肾脏损害相关[7]。

综上所述,在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狼疮肾炎患者诊疗救治的过程中[8],血清C1q水平的判定有着重要意义。

[1] 崔婵娟,柏明见,冯珍如,等. 血清抗C1q抗体在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性及狼疮性肾炎病理分型中的临床意义[J]. 中国全科医学,2014,17(17):1989-1993.

[2] 孙铀,张凤山,张志毅.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C1q受体和C1q抗体的表达及其与发病相关性的研究[J].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7,11(6):352-355.

[3] 路庆丽,单新洁,孟新艳. 抗dsDNA抗体、抗核小体抗体及抗C1q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价值[J].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3,6(4):201-203.

[4] 张岩,杨琴,连丽峰. 补体C1q的功能及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2):211-212.

[5] 王丽,王琳. 狼疮肾炎患者血清自身抗体检测及意义[J].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1):2917-2918.

[6] 彭学标,汪一琴.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红细胞Ⅰ型补体受体表达及基因型的研究[J].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37(1):25-26.

[7] 周滨,张奉春,董怡. 补体C1q及抗C1q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狼疮肾炎相关性的研究[J].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5,9 (12):725-728.

[8] 张奉春,周滨,董怡. 补体C1q及抗C1q抗体在狼疮肾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J].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14):955-959.

Study on the App lication o f C1q in the Diagnosis and Monitoring o f System ic Lupus Erythematosus and Lupus Nephritis

ZHAO XiaomeiLI GuilanDepartment of Center Clinical Laboratory,Central Hospital of Jilin City,Jilin Jilin 132011,China

【Abstract】Ob jective To analyze the value of C1q in the diagnosis and monitoring of system ic lupus erythematosus and lupus nephritis. Methods W ill be 20 cases set system lupus erythematosus and lupus nephritis patients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20 cases excluded lupus renal damage in patients with autoimmune diseases and primary secondary renal group for disease control group,normal healthy volunteers 20 cases as control group,compare the serum complement,cystatin C and C1q and anti da-DNA. Resu lts The serum level of C1q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serum C1q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stable stage in the active stage of the disease contro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C1q. Conclusion Serum C1q and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patients and lupus nephritis patients have a greater degree of injury.

Complement C1q,System ic lupus erythematosus and lupus nephritis,Diagnosis and monitoring,Application research

R 446

A

1674-9316(2016)12-0139-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6.12.097

李桂兰,E-mail:15543432761@163.com

猜你喜欢

狼疮红斑狼疮补体
全球首款用于治疗狼疮肾炎的生物制剂倍力腾在中国获批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
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补体因子H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抗dsDNA抗体、补体C3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对于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伤的临床意义
中国骄傲,一起致敬!
18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的回顾性分析
流感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检测意义
“狼”来了不要怕
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水平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影响及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