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保证和改进策略探讨

2016-02-05邢晓丹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12期
关键词:质量保证标本菌株

邢晓丹 马 玥 刘 爽

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保证和改进策略探讨

邢晓丹马玥刘爽

目的 研究并探讨微生物在临床检验质量的保证和其改进策略。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4年5月~2015年5月就诊的60例微生物检验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改进前和改进后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改进后的的微生物检验的差错率为0,低于改进前的差错率11.00%,通过比较发现,改进前与改进后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论 由此可见,做好微生物检验质量的保证并改进检验策略能够提高微生物检验质量的临床可行性,减少差错的发生。

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保证与改进策略;研究与探讨

医学检验技术在临床中发展较为迅速,是一项综合性较高的技术,并且具有较高的临床实践性。但是由于自然界的菌种种类多,且不断的出现新型的或者合成的菌株,这在一定的程度上给临床检验带来了困扰[1-4]。而据研究表明,近些年来,临床感染的微生物种类也在逐渐增多,其中新型菌种的数量居高不下,因此社会对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保证微生物检验的质量以及实施有效的改进策略是提高微生物的检验工作的主要措施,内容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了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所进行的60例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工作,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为2014年5~11月未采用改进策略的30例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实验组为2014年12月~2015年5月采取改进策略的的30例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分析改进前与改进后的微生物检验质量的临床资料,通过分析发现,改进前与改进后的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与参与的研究人员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我院常规的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的方法,不采取任何的改进策略。实验组通过样本预处理,改进微生物检验室的质量与卫生情况,及时的在检验人员与医护人员之间建立信息交换渠道,并且选择合适的培养基等改进措施,并且保证改进后的微生物检验质量。

1.3观察指标

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改进前错误发生率和改进后错误发生率出现的概率。

1.4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对比发现,实验组在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行的差错发生率为0%,对照组在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差错发生率为11.00%,两者的差错发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 <0.05)。

3 结论

临床微生物的检验工作具有十分重要,是能准确的判断是否出现临床微生物感染,并进行治疗的重要方式,因此,提高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事件发生的重要途径。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检验室,黑龙江 哈尔滨150036

采取本院于2014年5月~2015年5月的60例微生物检验工作,并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实验组为2014年5~11月所检验的30例,对照组为2014年12月~2015年5月检验的30例,其中对照组的检验方式进行了改进。具体的改进策略方式如下。所有参与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的检验人员都必须掌握相关的检验知识以及检验工作过程中的各种检验手法与检验原理,并且所有的检验人员均通过考核认证;严格的筛选培养基的种类,保证所选的试剂均进行过严格的认定以保证培养基以及所用试剂的质量;同时在检验前必须严格的检验控制实验室的环境,调整温度、湿度,并对相关的检验也是进行调试、保养,及时的更换异常的实验设备,同时严格的划分清洁区与污染区;而在整个改进策略中,标本的采集与运输是重中之重,标本的采集以及运送对诊断的结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专人确定标本的采集以及运送环境没有问题,这边需要安排患者在专门的采样室内进行标本的采集,操作应该严格按照清洗-消毒-采样的流程进行,记录好患者的基本资料与标本的菌株类型。为了避免其他菌株的污染,必须将采集后的标本尽快的送至检验室进行检验,在运输过程中,运输人员必须保证样本的温度,以防止在检验中由于温差变化导致检验失误;同时改进检验方式,必须确保被检测菌株的规范性,检测菌株的阳性与阴性,并且保障检验试剂符合国家与检验的规格,控制药敏纸片的质量,以确保药敏试验的可行性与实用性,并在检验过程中定时的进行质检[3,5-6]。

综上所述,在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存在各种微生物,而微生物检验技术在临床上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且实用性极高,而目前的微生物检验技术存在一定的弊端,其差错率为11.00%,因此改进策略是十分必要的,可以通过监控环境以及设备的情况,在检验流程中采取标准化的操作,选择合适恰当的培养基与符合规定的药敏试剂,所采集的标本必须符合要求,并且注意标本的运输过程,提高研究检验人员的专业知识素质,监控室内的质量等措施从而提高微生物检验的准确性。

[1] 王文凯. 临床微生物检验日常工作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3):1720-1721.

[2] 周斌. 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保证和改进策略分析[J].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24(5):163.

[3] 陈俊. 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的保证和改进[J].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3,11(9):157-158.

[4] 吴幸. 临床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与改进策略研究[J]. 中国医药科学,2014,4(2):153-155.

[5] 帅丽华,胡志坚,孙晓红,等. 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保证和持续改进[J]. 实验与检验医学,2012,30(5):456-458.

[6] 曾蓉,王薇,王治国. 常规血培养污染监测的质量保证措施[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2,27(6):160-162.

Clin ical M icrobio logica l Quality Assu rance and Im p rovem en t Strategies

XING XiaodanMA YueLIU ShuangDepartment o f C linical Laboratory,Hospital for Infectious D iseases in Harbin,Harbin Heilongjiang 150036,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and explore,m icroorganisms in the quality assurance of clinical exam ination and its improvement strategies. Methods 60 cases of microbiological examina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4 to May 2015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nd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rovement. Resu lts The error rate of the improved microbiological test was 0,which was much lower than that of the previous error rate 11%. By comparison,it was found tha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ormer and the improved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Therefore,the clinical feasibility of m icrobiological testing to ensure good quality and improved inspection strategy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 icrobiological exam ination,the number of error occurred.

C linical m icrobiological quality,Assurance and improvement strategy,Research and discussion

R 446

A

1674-9316(2016)12-0138-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6.12.096

猜你喜欢

质量保证标本菌株
田湾核电站运行阶段质量保证分级管理
田湾核电站运行阶段质量保证分级管理
不明原因肝损害的32例肝组织活检标本的29种微量元素测定
植物根际促生菌Bacillus mycoides Gnyt1菌株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关于如何做好水质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研究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环境应急监测工作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产木聚糖酶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其酶学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