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培养高职汽车类人才途径探索

2016-02-05姜金堂

装备制造技术 2016年7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校企院校

姜金堂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530023)

装备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培养高职汽车类人才途径探索

姜金堂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530023)

近年来我国汽车相关企业技术人才出现了断层,一方面是汽车后市场的服务企业非常需要人才,另一方面则是汽车类专业的毕业生找工作有一定的困难。如何培养和用好汽车类专业技术人才,是职业院校和汽车后市场服务企业共同面临的问题,只有双方共同探索校企合作的新途径,才能为高职院校办学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有效举措。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途径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轿车进入家庭步伐达到了飞速发展的时代,我国汽车销售和维修服务、管理行业每年需要新增员工40多万人,而且急需的是具有现代维修技术技能和现代服务意识的行家里手。高职院校毕业生作为汽车后市场主要的服务人员,服务汽车市场的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迫切需求。为此,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汽车维修专业成为了国家五部委联合提出的五大紧缺人才重点培养的专业之一。如何改变办学模式,快速培养汽车类高技能人才,成为了摆在高职院校面前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与其它专业一样,普遍存在的生源素质下降、教学资源匮乏、教学理念滞后的弊端,直接导致教学质量下降、毕业生能力欠缺,严重制约了高职院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恶性循环的结果也就最终带来了招生的困难。近年来,随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迅速发展,其享有较丰富的教学资源,能够满足加强实践教学的要求,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其教学能力和效果与目前高职教育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就给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带来极大的压力。加之高职学生的生源来源于高考成绩的中下段考生,虽然思想活跃,但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严重不足、稳定性差、缺乏自我调控能力等问题,学生的厌学情绪很严重,已严重影响到了正常教学和基本培养目标的实现。高职院校要改变现状,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对教学过程牵涉到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课程教学等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2 校企合作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一直鼓励发展高职教育,并积极探索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要求高职院校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道路,很多优秀的高职院校都建有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的实习实训基地,有些教室就设在车间、车间建在学校中,逐渐实现“厂中校”、“校中厂”。但是,真正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还是处在雷声大雨点小的状态。真正能够通过“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和职业素质的养成,使高职学生毕业后能更好地融入到企业中去的目标远远未能实现。究其原因,学校在设备、师资、教师教学能力等方面仍然有很大的欠缺,在学生多、教学资源少、教师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只有借助于企业的力量,学生到生产一线进行实质性的学习与实践才能真正达到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更好的提升汽车类专业的办学水平。

目前,基于校企合作办学的汽车类专业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在我国部分高职院校试点推行,以此为契机,推动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的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1]。而且,由于地域差异,在不同的地区所取得的改革成效有着很大的差别,汽车类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的探索对处于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核心区域的广西,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3 校企合作培养汽车类人才的思路

通过对汽车类高职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构建符合高职教育规律、适应高职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模式,解决培养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轨的矛盾,为社会培养出技能高,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以促进我国汽车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就要改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教学设施建设。只有校企联合,促进共同发展。

3.1探索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途径

由于办学条件的限制和传统教学方式的与现代高职学生特点的不相适应,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动手能力差从而不愿意动手,适应岗位能力的速度较慢。要改变老师教学难、学生学习难的状况就要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学改革要要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条件建设、教学质量监控等方面入手。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普遍注重理论教学,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教师习惯于给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强调理论教学,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缺乏经验和信心,加上很多老师本身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不是很强,这就限制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2]。在目前的学生基础状况下,老一套的教学方法最终导致学生忽略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论不能联系实际,达不到培养的目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职业院校的实践教学设备数量严重不足、设备陈旧、类型不全,不能满足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需要,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在整个教学计划中提高实践教学比例,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明确培养目标,强化实践教学的考核力度,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和对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鼓励教师进行课程研究,提高教师实践教学的组织和设计能力,并采取切实可靠的措施提高实践教学设施。

3.2探索与实施“以动手能力为本位的项目驱动”教学模式

根据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在各门课程的教学中结合职业能力培养要求,强化学生能力的训练,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室完成专业职业能力核心课程的教学,以任务驱动,项目为导向,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将实践教学内容与理论知识合理衔接,按照基本技能、专业核心技能和岗位综合技能三层次循序渐进安排实践教学,将行业岗位证书能力标准和要求融入教学内容中,使学生具备基本的职业素质和较强的职业岗位能力[3]。3.3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共育的新模式

长期以来,学校与企业各行其事,不相往来。学校不知道企业的需要,企业也不关心学校的教育,学校培养不出的学生很难满足企业的需要。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加强企业与学校的联系,校企联合,互相沟通,共同承担起人才培养和人才使用的重任。同时,汽车和汽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企业研发新产品,能首先接触到新技术,而学校对新技术的接收比较滞后,校企多沟通,学校依靠企业资源,与企业共享资源,共同承担人才培养的重任,才能培养出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懂得企业文化和职业理念的实用人才。

在深入调查研究和理论探索的基础上,结合汽车服务类企业岗位需求,以校企合作办学为平台构建汽车类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建设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完善教育教学设备资源,以满足汽车类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形成以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

3.4构建“工学结合”课程体系

为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需要,专业建设实施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计划,建立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联动开发机制。建设体现以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适合“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特点的专业核心课和特色教材,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与企校合作,将行业企业标准融入课程建设,完善课程标准和考核标准。我校成立了由汽车行业、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组成的课程开发项目团队组,根据汽车行业维修、管理、后市场服务等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并结合行业企业职业资格的要求,将原课程体系优化重构,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确定职业核心能力,形成特色鲜明的专业课程体系。

4 校企协同育人取得的效果

4.1校企共赢的“双主体”办学模式逐步形成

学院通过与中锐教育集团合作办学,企业全方位参与到学校教学活动中,实行“招工与招生同步、生产与教学同步、企业管理与学校管理同步”,共同培养优秀的技能型人才,企业得到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撑的同时,学院得到更大的办学空间,享有更丰富的教学资源,实现学校与企业的良性互动,探索出一条“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校企合作办学途径。

4.2建成校企、师生共同受益的技术平台

我院汽车类专业以校企合作办学为契机,通过与上海中锐教育集团在招生、教学、管理、就业、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全方位的合作,形成了汽车类专业独特的校企合作模式,带动汽车专业群建设和发展,建成国内一流的汽车专业师资队伍和实训中心,将汽车相关专业打造成区域最强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人才培育基地、职教师资培训基地以及中小企业技术服务基地,成长为广西汽车职业教育领域的领先品牌,在广西率先实现了校企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与共同发展的合作群体。

4.3教学改革的全面铺开,教学质量显著提升

通过校企合作的途径,构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合作模式,探索符合校企合作办学特点的汽车类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改革模式,实践基于校企合作办学构建高职课程体系与课程改革的方法和途径,形成具有特色的教育教学改革模式,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也大幅度提升,我院汽车类毕业生供不应求,早早被知名的汽车制造企业、汽车销售企业和汽车租赁公司订购一空,在高职院校汽车类课程改革、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取得成功经验,成为了广西高职教育的典范,全力推进广西高职教育的发展。

5 结束语

要加速汽车类专业的教学改革,快出人才、出好人才,必须理清广西在汽车后市场方面的发展现状和方向及人才需求状况和水平,进行企业用人岗位需求和岗位能力要求分析,结合高等技术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发展目标和认识规律构建课程体系,探索课程改革与课程教学模式,不断实践与改革,才能为高职汽车类专业乃至高职院校其它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可持续发展道路。

[1]梁建和.基于校企合作群的高职汽车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广西教育,2013,(08):15-17.

[2]陆根良.汽车职业教育中的问题分析[J].科技信息,2007,(10):20-21.

[3]苏兆顺.我国中职学校汽车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南方论刊,2008,(08):60-62.

Exploration on the Ways of Training Tal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ith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Colleges and Enter

JIANG Jin-tang
(Guangxi Hydraulic and Electric Polytechnic,Nanning Guangxi 530023,China)

In recent years,China’s automobile enterprises related to the technical personnel there is a fault,on the one hand is the automobile after market service enterprises in great need of talented people,on the other hand is the automobile profession graduates can not find a job.How to cultivate and make good use of the car class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personnel,is a problem faced by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automotive after market service enterprises,only two sides to jointly explore new ways of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 and enterprise to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provide effective measures for the reference value.

school enterprise;cooperation;talent traini

F717

B

1672-545X(2016)07-0235-03

2016-04-12

姜金堂(1961-),男,湖北仙桃人,本科,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工程机械与汽车技术。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校企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校企合作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