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公立医院实施多学科合作的思考

2016-02-05狄建忠张弘玮曹建文杨佳泓赵

中国医院 2016年7期
关键词:公立医院学科方案

■ 狄建忠张弘玮曹建文杨佳泓赵 蓉



我国公立医院实施多学科合作的思考

■ 狄建忠①张弘玮①曹建文①杨佳泓②赵 蓉②

多学科协作诊疗 公立医院 学科合作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是现代临床治疗中新的运行模式,国内外均有成功的案例,尤其是国外临床取得显著疗效。国内对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的意义、特点等方面形成了共识,但在具体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中还存在诸多争议。笔者就国内医院实施多学科合作的原则、要求和困难展开分析,旨在探讨如何建立可复制和推广的临床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

【Key words】multidisciplinary team, MDT, public hospital, cooperation of discipline

【Abstract】Multidisciplinary Team (MDT) is a new clinical mode in modern clinical treatment with several successful cases domestic and overseas, especially at overseas clinical research. In China, there is common consensus about the meaning and characteristics in MDT, but argument about clinical application remained. This research focus on analysis of the principle, requirements and difficulties of MDT, aim to explore how to build a MDT model with replicability and promotional.

Author's address:Shanghai Sixth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No.600, Yishan Road, Shanghai, 200233, PRC

多学科协作诊疗(multi 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的核心理念是以患者为中心,以医学最新研究成果为指南,针对特定疾病,依托多学科团队,制定规范化、个体化、连续性的综合治疗方案,对于患者是为其确定最佳的诊疗方案,对于医院是提升其真正的诊疗能力和具有真正竞争力的学术水平,临床广泛应用[1]。国际上顶尖的医院如剑桥医院、麻省总院、梅奥诊所以及安德森肿瘤中心医院均是MDT实践的先驱。MDT受到专家和学者的重视,尤其适用于恶性肿瘤的诊治,并取得显著的成效[2]。MDT在代谢外科[3]、呼吸内科[4]、神经外科[5-6]以及多重耐药菌[7]防治等其他领域均取得卓越成果。

MDT的优势、特点、意义、特殊性和常态性[1]均已达成共识:MDT有利于学术观点的相互融合,优化治疗方案,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救治效率。但是,国内公立医院对MDT的广泛推广和深入还存在诸多争议,尤其是在MDT的原则、要求和面临的困难,正确解决上述问题将更有利于发挥MDT在公立医院的效能。

1 开展MDT遵循原则的思考

各种创新的医疗技术和医疗设备让医学分科越来越专业化、亚专业化,甚至某项技术、某项高端医疗设备或人才为中心的科室成立,如高压氧治疗中心、腹腔镜治疗中心、脑动脉瘤介入治疗中心等,学科之间的关系异常复杂,既有区别,又有相互交叉和包容。因此学科合作可以是传统医学二三级学科之间的合作,也可以是现有医院设置各个不同科室之间的合作。

规范化的治疗流程和方案是MDT顺利开展和深化融合的强大保障,必须针对患者的个体情况通过MDT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计划,而且应该有循证,有可重复性,必须有大数据的证据或临床研究的证据,只有在没有可循的大数据的证据或临床研究的证据,才以临床专家的意见为参考。规范化的治疗流程和方案不是简单的治疗方案的组合,必须是优选的治疗方案综合并且做到合理的序贯治疗,而且治疗过程中针对各种突发情况均应制定预案。

提供全疗程一站式服务是MDT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患者的治疗应该全程跟踪,一方面方便患者,以患者为中心;另一方面可以积累临床资料分析治疗效果,为将来的治疗优化、提升治疗效果提供临床研究的证据。

持续改进,优化治疗方案。MDT是一个开放的合作平台,必须紧跟科技和医学的发展,及时吸收临床研究的成果,调整合作的学科,完善和更新治疗方案,一切以患者为中心,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的。

2 开展MDT的要求思考

首先,要建立固定的学科组合和专业人员队伍,可以以疾病治疗涉及的专科为基础建立。恶性肿瘤可以涉及多达13个科室,因此不同的MDT可以根据团队成员的专业方向,以及所在医院的实际情况组建团队,跨团队的MDT是固定的学科、相对固定的人员、围绕一个疾病的诊疗过程,从一开始就进入MDT,是相对固定的学科讨论的模式,也是患者最需要的模式。其次,MDT必须制定疾病治疗的规范流程。团队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结合当前治疗的临床进展,充分参考各种治疗指南,制定临床治疗路径,每名接受治疗的患者必须入径,不按路径治疗的患者必须得到MDT团队的集体讨论决定,并且明确原因。第三,所有接受MDT治疗的患者,必须建立患者临床资料信息库,建立严格的随访制度,每个患者的治疗应该有全程的资料。第四,MDT学科群中学科配置应该合理,最好应该具有当地或国内一流的学科,具有一定的学术引领性,每年必须有相当固定的患者诊治量。第五,MDT的负责人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更要具备一定的领导素质,能协调团队内部的各种人、才、物的调配,带领团队不断前进。第六,MDT在形成固定的组织框架和人才梯队后,应该有明确的目标以及不同时期的阶段计划和实施计划的具体工作安排。第七,为更好发挥MDT的作用,在依靠临床专家充分参与的前提下,最好能得到医院管理层的支持,充分进行顶层设计,必要时引进行政介入,充分发挥协调作用,才能有望更好发挥MDT治疗的作用,行政不是干预临床,而是协调团队的运转并提供人、财、物的支持。

3 开展MDT过程中的困难思考

多学科合作必须协调建立诊疗流程,建立多学科合作模式,解决具体过程中的困难,做到学科之间的无缝连接,但实际工作中还存在诸多瓶颈需要克服。第一,恶性肿瘤的治疗可能涉及外科、放射科、病理、内镜、超声、核医学、肿瘤内科、放疗科、营养科等,如此诸多科室专家的协调,要做到不流于形式,不是某一专业专家一言堂,而是充分利用各学科优势,综合评价每一治疗方案的利弊,优化治疗方案,有机整合各治疗手段,过程中还是存在许多困难。第二,学科之间的认识差异带来治疗方案的争议,也会给MDT的运转带来困难。第三,MDT的合作运转,各学科之间的利益分配不合理会给MDT的开展带来不利影响。第四,MDT的负责人如果缺乏领导素质,沟通协调能力欠缺将直接影响MDT的深入合作和发展。第五,MDT合作没有预期的成果实现也会给团队带来负面影响,不利于MDT的发展。第六,MDT运转过程中,专家意见经常会超越临床研究成果和大数据资料成为决策依据,不利于科学决策。

多学科合作在国内已有诸多成功的报道,但在大部分公立医院中还只是形式上的合作,难以形成深入的相互融合,直接影响MDT深入合作和可持续发展。目前个案的成功经验难以被复制与推广,建立可供推广和复制的模式还有待于临床研究和探索。

[1] 狄建忠,李琨,任庆贵,等.多学科团队诊疗模式在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院,2016,20(1):79-80.

[2] Slavova-azmanova NS,Johnson CE,Platell C,et al.Peer review of cancer multidisciplinary teams: is it acceptable in Australia?[J].The Medical journal of Australia,2015,202(3):144-147.

[3] 狄建忠,张弘玮,韩晓东.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的初步临床经验[J].上海医学,2013,36(3):259-262.

[4] Jose RJ,Periselneris JN,Bromn JS.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J]. C u r r e n t o p i n i o n i n p u l m o n a r y medicine,2015,21(3):212-218.

[5] 张力伟.颅底外科MDT的价值与思考[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2,28(8):757-758.

[6] Brodbelt A.Delaying emergency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bscesses and brain tumours: a consequence of the neuroscience MDT?[J].British journal of neurosurgery,2012,26(3):325.

[7] Mody L,Krein SL,Saint SK,et al. A targeted infection prevention intervention in nursing home residents with indwelling devices: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JAMA internal medicine,2015,175(5):714-723.

赵 蓉: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医疗事业部主任

E-mail:zhaorong@shdc.org.cn

Thoughts about multidisciplinary team in public hospitals in China

DI Jianzhong, ZHANG Hongwei, CAO Jianwen,YANG Jiahong, ZHAO Rong// Chinese Hospitals. -2016,20(7):1-2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临床管理优化项目(SHDC2014613)

①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200233 上海市宜山路600号

②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200041 上海市康定路2号

2016-03-18](责任编辑 张晓辉)

猜你喜欢

公立医院学科方案
【学科新书导览】
烂脸了急救方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定边:一份群众满意的“脱贫答卷” 一种提供借鉴的“扶贫方案”
“超学科”来啦
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
公立医院的管与放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
公立医院“联”还是“不联”?
离开公立医院这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