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弃?爱

2016-02-04马春霞

旅游纵览 2016年2期
关键词:弃婴村头美玲

马春霞

1991年,我听说山东省菏泽吴店乡有位好心人赵贤芝,她36岁时丈夫去世,自己拉扯4个孩子艰难度日,后又收养了3个残婴,日子过得很苦,天天只喝面糊糊,吃自己腌的咸菜,当时心里有些触动,随即我就准备了一些衣物、食品,找到了赵贤芝家里。

先见到的是赵贤芝的养女美玲,一个邻居男孩把她拉到我面前,4岁的小姑娘只有几十厘米高,先天的残疾使她没有长大腿,不到一尺长的裤子还破了几个洞,上身没穿衣服,她瞪着怯生生的眼睛看着我,一时我竟泪眼朦胧,上去拉她的手,她害怕抽了回去,我蹲下去把她搂在怀里,掏出糖、点心给她吃,她这才用很小的声音告诉我娘下地了,两个妹妹在屋里。美玲牵着我的手走进低矮的屋里,有一丝微弱的光线是从房顶一角漏下来的,照在一个用砖头与破木板搭起的床上,上面堆了乱七八糟的破衣物,我努力看了看才发现在一堆破烂中有两个小脑袋在动。另一边墙有口大锅锈迹斑斑,已经好久没有炒过菜的样子。天,这哪是个家啊。

不一会儿赵贤芝也从地里赶了回来,从赵贤芝口中我更详细地了解到她的故事,她36岁时丈夫因病去逝,留给她4个未成年的孩子和1700元的外债。她又当爹又当妈苦苦支撑着一个家。1988年12月一天黄昏,天下着大雪,赵贤芝拉砖路过村头,看到很多人在围着一个弃婴议论,她看了看叹口气,心想自己也没这个能力养活,就赶紧离开了。等晚上天快黑的时候,她回来路过这里,看到裹着破棉被的婴儿还奄奄一息地躺在路边,脸冻得黑紫,她走过去打开棉被——是个女孩,少了上半腿,原来是个残婴。她抱起孩子看看周围已没有其他人,只好先抱孩子回家。她用身体把小孩暖了过来。后来她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养活就送了人,可是过了两天又被送了回来,然后又送人,又被抛弃。这样反复了几次,有天孩子又被扔在村头桥下,赵贤芝跑去抱起孩子,这女孩眼巴巴地看着她,赵贤芝猛然心痛了一下,立刻紧紧地把孩子搂在怀里,亲着她的小脸蛋说:“你就是我的女儿,妈妈再也不把你送人了。”她给她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美玲”。

从此,赵贤芝好心收养弃婴而且比对自己孩子还好的美名传了出去。后来有人捡了弃婴就送到她家里(当时村里没有福利院)。她说:这些孩子父母的心太狠了,自己的亲生骨肉怎么就舍得扔掉啊,送到我家里就是和我有缘,日子再难也要给她们条活路,绝不能从我的手里再扔掉、冻死、饿死。

我被这位朴实善良的大姐所感动,拿出随身带的相机为美玲拍下了第一张照片——与她们的合影。从此,我就与这个特殊的家庭结缘,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春节去看望她们,并给她们拍些照片,洗出来下次去时带过去,为的是让孩子们看到照片开心高兴一点。每到这两个节日的前一天,年龄大点的美玲、金香都会站在门口等着我,见到我就高兴地喊着:“霞妈妈来了,给我们买新衣服带相片了,还有糖吃。”作为母亲的我从此也对她们有了许多的牵挂,时常想起孩子们期盼的眼神,去看望她们已不知不觉形成了习惯,24年从未间断。她们家的大事小事都第一时间告诉我,有需要我帮忙的地方,我义不容辞。有人误解赵贤芝,说她收养孩子是有所图,我拿着照片和他们据理力争。我的摄影包里时常装着她们的照片,为的是让更多人了解帮助这个这位善良母亲和可怜的孩子们,争取有关部门和爱心人士的一些关照、资助。

20几年来,我从拍摄这个故事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弃”“爱”二字的天壤之别,从抛弃残疾孩子的亲生父母身上感到了什么叫残忍,什么叫自私,从赵贤芝这位母亲身上诠释了什么叫大爱,什么叫善良。更体会到只有摄影的功能才能把社会上的美与丑、善于恶忠实记录并直观展示。很庆幸在我20几年摄影的道路上能遇到这位大爱母亲赵贤芝,是她给了这些可怜孩子宝贵的生命以及母亲温暖的怀抱,也让我有机会用镜头记录这个特殊家庭生活和这些孩子的成长经历。

猜你喜欢

弃婴村头美玲
村头
长相思·别故乡
父亲节忆父
春意
美玲:我的幸福是与萌货亲密接触
赵美玲
春天的早晨
弃婴岛的现实困境与法理分析
弃婴岛的良性运行与儿童权利保障
——由厦门弃婴岛关停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