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治江缩窄条件下钱塘江河口段滩涂资源变迁及趋势分析

2016-02-04唐子文

浙江水利科技 2016年2期
关键词:钱塘江

唐子文,曹 颖

(1.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20;2.浙江省河口海岸重点实验室,浙江 杭州 310020)



治江缩窄条件下钱塘江河口段滩涂资源变迁及趋势分析

唐子文1,2,曹颖1,2

(1.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20;2.浙江省河口海岸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20)

摘要:利用钱塘江河口断面资料,统计了钱塘江河口段近60 a来滩涂资源总量,结合钱塘江河口的治江缩窄进展,分析了各段江道滩涂资源的总量变化以及相对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钱塘江河口段治江缩窄的不断推进,河口段滩涂资源不断减小,但由于缩窄后潮量减小,河口出现淤积,滩涂资源总量(已围面积加上围区外滩涂面积)不断增加;滩涂资源分布随着治江缩窄的推进不断下移,鼠尾山至澉浦河段逐渐成为滩涂资源分布的主要河段。

关键词:钱塘江;河口段;滩涂资源

1区域概况

钱塘江河口为著名的强潮河口,从富春江水电站至杭州湾口,河口区共长282 km(见图1)。根据动力条件不同一般分为3段:从富春江水电站至杭州市闻堰附近与浦阳江汇合处,河长75 km,为近口段,以河川径流作用为主,河床基本稳定;闻家堰至海盐县澉浦的长山闸与余姚西三闸的连线断面,河长122 km,为河口段,是径流和潮流共同作用的河段,河床冲淤多变,为典型的游荡型河口;澉浦以下为口外海滨段(习称杭州湾),湾长85 km,以潮流作用为主,河床相对稳定。

钱塘江河口段受喇叭形平面形态和沙坎底坡形态影响,潮强流急,涌潮汹涌,主流迁徙无常,滩涂坍涨不定[1],因而滩涂难以开发利用;洪水位及潮汐强弱受河床冲淤及河槽平面摆动的影响,变幅很大,水流的顶冲点时常变化,堤塘险段不定,防守困难,历史灾害频繁;航槽多变,水浅潮强,航运困难。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明确了“减少进潮量,加大山潮水比值”的治理原则[2],制订河口段全线缩窄的治江围涂规划,同时逐步实施、逐步调整。截至1970年止,海宁盐官以上河段,左右岸堤距已较建国初期(1950年)缩窄了约1/3~2/3(见图2)。至1980年止,海宁八堡以上,两岸已基本达到最终的规划堤线,堤距已缩窄了1/2~3/4,尖山断面也缩窄了近1/2。2001年《钱塘江河口尖山河段整治规划》以及2007年《钱塘江河口综合规划》实施以后,尖山河湾已基本形成走南为主的河势格局,为曹娥江大闸建设创造了条件,至2013年前后钱塘江河口澉浦以上的河口段基本到达规划线,共围垦土地9.33余万hm2,为两岸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钱塘江河口段滩涂面积变化

2.1钱塘江河口段滩涂资源总量变化

钱塘江河口宽浅,滩面分布广阔,在治江缩窄前(1956年)河口段总面积约14.33万hm2,其中滩涂面积达6.67万hm2左右。图3为1956年以来钱塘江河口段滩涂资源和累计围涂面积变化过程图。

考察治江围涂的进展,1980年之前累积围涂近5.33万hm2,其中以1967—1980年治江围涂速度较快,共围涂4.53万hm2;1980年以后围涂约4.00万hm2,围涂的速度减缓。

分析滩涂资源变化,1980年前潮滩面积减小速度较快,1968年前河口段平均滩涂资源约为7.33万hm2,至1980年潮滩面积约3.33万hm2左右,减小了4.00万hm2;而1980年以后潮滩面积减小较慢,其中1980—1990年潮滩面积减小1.00万hm2左右,1990—2005年虽受丰枯等因素影响出现波动,但变化不大;2005—2015年滩涂面积减少近1.33万hm2。

探讨滩涂资源总量(已围面积加上围区外滩涂面积),随着治江围涂的进行,总滩面面积处于不断调整、逐年增加的趋势。1980年前,总围涂近5.33万hm2,而滩面面积减小4.00万hm2,说明这期间总滩面淤涨了1.33万hm2;1980—1997年,虽然围涂继续进行,但总滩涂面积变化不大,保持在8.67万hm2左右,说明期间滩面淤涨缓慢;1997年至今,滩面淤涨近1.33万hm2。

此外,总滩面面积的增加一般发生在连续枯水年的最初几年。如1964—1970年淤涨1.33万hm2左右;1970年以后转丰,潮滩冲蚀,面积明显减小;1978—1980年钱塘江河口遇枯水年,潮滩淤涨0.47万hm2左右;1997—2005年钱塘江河口又遇枯水年,潮滩淤涨近1.33万hm2。潮滩的冲蚀除了1970—1974年比较明显,1986—1996年钱塘江河口的丰水年则不明显。

2.2钱塘江河口各段滩涂面积变化

虽然从总体来看,随着治江围涂的不断进行,钱塘江河口的潮滩面积不断减小,但从各河段来看,潮滩面积变化不尽相同。图4和图5分别为曹娥江口以上河段以及曹娥江口以下河段潮滩面积的变化过程。从图4和图5可知:

(1)盐官以上河段1983年以前变化较大,1983年以来变化较小,且有“丰减枯增”的规律;1973年前由于高滩围涂主要集中在该河段,因此该期间面积显著减小。

(2)盐官至曹娥江口段在1973年前变化较大,跟此期间高滩围涂较为集中有关。1973—1977年期间钱塘江河口处于丰水年系列,滩面面积有“丰减枯增”的规律,总体来说这段时间滩面面积并没有净增加;1978—1986年钱塘江河口处于连续枯水年,尖山河段主槽走南,南岸围涂较为困难,因此进展缓慢;1986年后钱塘江河口遭遇连续丰水年,主槽走北,南岸滩面淤积明显;2003年以来钱塘江河口遭遇连续枯水年,该段滩面面积又有所增加,但总量不大。

(3)曹娥江口至鼠尾山河段由于96丘围涂,1996—1997年该河段滩面面积显著减小,减少约0.27万hm2;1997—2005年则变化不大,2005—2014年随着上虞和余姚治江围涂的实施,滩涂面积减小0.17万hm2左右。

(4)鼠尾山至澉浦河段大致可以分为3个时期,第1个时期1956—1960年,此期间由于1954、1955年2 a大洪水,钱塘江河口的泥沙带入该河段淤积,滩面较大;第2时期,1961—2000年,该时期潮滩面积虽有涨有蚀,总体来说在0.67万hm2上下波动;第3时期,2001年以来,治江缩窄主要集中在本河段,该段滩面迅速减少。

2.3滩涂面积的相对变化

2.3.1占澉浦以上总滩地面积比例

图6和图7为钱塘江河口各段滩面面积占澉浦以上总滩面面积百分比。由图6和图7可知,曹娥江口以上河段,这一比例总体上不断减小,反映了曹娥江口以上江道在大规模缩窄整治后滩涂资源大幅减少;曹娥江口至鼠尾山河段在1996年之前,不论河势变化,滩涂资源占比总体上逐渐增加,而1996—1997年随着北岸尖山围垦和南岸96丘围涂的实施,滩涂资源显著减小,1997—2005年在20%上下波动,2005年以来平均在15%左右;鼠尾山至澉浦河段总体上是逐渐增加的,其中1997—1998年有一显著增加过程。由上述分析可见,钱塘江河口段滩涂资源的分布,由原来集中在盐官至曹娥江口河段,逐渐下移至鼠尾山至澉浦河段,反映了在剧烈人类活动作用下河口下移的特点。

2.3.2各河段滩地面积占本河段总水域面积比例

图8和图9为钱塘江河口各段滩面面积占本河段面积的百分比。由图8~9知,曹娥江口以上河段,滩面所占比例总体上是不断减小的,但枯水年滩面所占比重明显增加,说明曹娥江口以上江道在枯水年滩面淤涨明显;曹娥江口至鼠尾山河段1995年之前总体变化不大,在50%上下波动,1995—2010年期间本河段明显缩窄,滩面面积所占比例明显减少,2010年以来平均在20%左右;鼠尾山至澉浦河段在1998年以后比例有所增加。

3结论

随着治江围涂的不断进行,钱塘江河口澉浦以上河段滩涂资源总体呈减少趋势,但不同江段变化不尽相同。从滩地面积的绝对数量来看,曹娥江口以上河段滩地面积明显减小,而曹娥江口至澉浦河段自1961—2005年没有趋势性变化,说明该段随着围涂的进行,滩面也在不断淤涨;2005年以来滩涂资源则明显减小。各段滩地占澉浦以上河段滩面总面积的比例,曹娥江口以上滩面面积所占比例有所减小,曹娥江口至澉浦河段滩面所占的比例增大。滩面面积占本河段水域面积的比例,上游滩面所占比例减小,下游滩面所占比例增加,淤积的部位逐渐下移。

参考文献:

[1]韩曾萃,唐子文.钱塘江河口治理与改善两岸平原的排涝条件[J].泥沙研究,2010(2):1-5.

[2]韩曾萃,戴泽蘅,李光炳.钱塘江河口治理与开发[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3]钱宁,张仁,周志德.河床演变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4]余炯,曹颖.钱塘江河口段长周期泥沙冲淤和河床变形[J],海洋学研究,2006,24(2):28-38.

[5]余炯,曹颖.治江缩窄后钱塘江河口泥沙淤积和成因探讨[J].泥沙研究,2006(1):17-24.

[6]王建华,赵昕,陈甫源.钱塘江河口综合规划修编概论[J].浙江水利科技,2013(2):12-15.

(责任编辑姚小槐)

Beach Resources Evolution and Trend Analysis of Qiantang River Estuary Sectio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Narrowing River

TANG Zi-wen1,2,CAO Ying1,2

(1.Zhejiang Institute of Hydraulics & Estuary, Hangzhou 310020, Zhejiang, China; 2.Zhejia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Estuary and Coast, Hangzhou 310020, Zhejiang, China)

Key words:Qiantang River;estuary reach;beach resources

Abstract:Using the data of Qiantang River estuary section, this paper summed up the total beach resources of Qiantang River estuary in recent 60 years. Combining with the narrowing progress of Qiantang River estuary, it analyzed the total amount change and relative change of each segment’s river channel tidal resources. The result shows that with the segment of Qiantang River estuary narrowing steadily, estuary beach resources continued to decrease; but after narrowing, estuary was deposited due to the reduced amount of tide, and total beach resources (already reclaimed area plus the beach area outside the reclaimed area) increased. With the progress of narrowing, distribution of tide flat resources shifted downstream, the river reach from Shuwei Hill to Ganpu gradually became the main area for tide flat resources distribution.

收稿日期:2015-12-25

基金项目: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401010);浙江省科研院所专项(2015F30004);浙江省水利科技计划项目(RB1516);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2014F10036、2014F10007);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财政[2014]183号)。

作者简介:唐子文(1978-),男,高级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河口海岸工程研究。E-mail:tzwzju@163.com

中图分类号:TV1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01X(2016)02-0020-03

DOI:10.13641/j.cnki.33-1162/tv.2016.02.006

猜你喜欢

钱塘江
钱塘江边喊潮人
我在钱塘江边长大
钱塘江观潮
寻迹钱塘
“横卧”与“横贯”
浙江海宁:钱塘江再现“交叉潮”
钱塘江
横卧
钱塘江大桥
钱塘江海塘及涌潮景观申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