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中的整体提取技术

2016-02-04侯文军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12期
关键词:台基石膏文物保护

侯文军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博物馆,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中的整体提取技术

侯文军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博物馆,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整体提升技术,是在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中,针对特定条件采取的文物提取技术,它区别于文物的单独提取。本文阐述了文物整体提取的基本含义及技术采用的前提条件,从方式方法、使用材料的角度,讨论了基本提取技术、套箱提取技术、石膏提取技术、聚氨脂提取技术四种技术的运用条件、步骤及注意事项。

考古发掘;文物保护;整体提取;技术

在考古发掘现场对文物进行保护,是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文物在出土时环境的巨大差异,很多时候会导致文物的迅速腐蚀,因此,在文物发掘现场做好文物保护工作非常重要。在发掘现场的文物保护技术中,最重要的一项是整体提取技术。整体提取技术,指把文物与其包裹物一起进行提取和迁移的过程。因文物经历史变迁,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腐蚀或损坏,本身十分脆弱,再加上环境变化的影响,使提取难度加大[1]。整体提取技术的应用,可有效保持文物的完好,是文物保护最初始、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一、整体提取技术的应用条件

(一)文物破碎

在考古发掘时,如果文物严重破碎,且破碎物分布散乱,就要对文物采用整体提取技术,以确保破碎物不被遗失,使之间的关系保持原状。通过整体提取,将文物迁移到合适的场所,进行整理、拼对和保护,避免在出土时因工作的失误而使文物遭到损失损坏。

(二)文物易碎

如果发现的文物极易破碎,对其进行直接提取就容易导致文物的损毁,此时运用整体提取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文物损毁的几率。在被转移后,可以通过研究制定详细的方案,对文物进行整理保护。

(三)文物与周边环境的关联度高

若文物与其出土环境的关联信息复杂且丰富,短时间内难以理清之间的关系,对文物也很难一一单独提取,此时运用整体提取技术可以最大程度维护信息的完整性,为研究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二、常用的整体提取技术

(一)基本提取技术

这种技术是最基本的整体提取方式,在提取中将文物和其包裹土壤进行整体提取,该技术的运用一般在土壤强度较大的条件下进行,充分利用土壤的强度保证提取的顺利进行。具体的步骤,一是制作台基。首先去除文物周围的泥土,围着文物制作一个承载文物的台基。台基的纵剖面一般为矩形。当土质强度较大时,也可以做成倒梯形,以便减少后续工作量。制作台基时,文物边缘与台基外缘的距离一般为四至五厘米,上下底距文物上下边缘的距离一般为不少于五厘米。二是加固。台基制作好以后,运用特定的材料,对台基周边进行加固处理。处理的方法有绷带法:用绷带对台基进行包裹,对台基的侧面进行螺旋式包裹,缠绕的力度要紧实;石膏法:若绷带法不足以给台基以稳固的保护,可通过石膏对绷带进行进一步的加固支撑;树脂法:以树脂为原料,加热后涂抹于绷带上,增加绷带的强度;三是底切处理。使用刀具、锯或金属丝线沿着台基的底部进行切割作业,使台基与土壤完全分离。在切割的过程中,切忌振动和晃动,以免造成台基崩解。四是支撑迁移。切割完成后,将台基整体通过滑移的方式转移到支撑板上,然后使用支撑板将台基移出发掘现场。为了减少工序,保证作业过程的稳定性,也可以使用一侧带刃的金属板进行切割,切割完成后直接用该金属板作支撑板进行迁移,最大限度地减少不确定因素的影响[2]。

(二)套箱提取技术

套箱提取法是指使用木质的框架,对台基进行加固处理,使台基更加稳固。其运用步骤一是制作台基,台基纵剖面为矩形[3]。二是加固。使用木质材料,将台基周围进行坚实的加固性包裹,然后用绷带在木材外围进行紧密的缠绕,过程中要保持材料与台基侧面贴合紧密。三是底面切割。底面切割与基本提取技术的应用相同,另外还可以采用底面掏空法,即在台基底面以下进行掏空处理,然后将板材插入到空隙处,然后使用绳索或者铁丝将框架与底板缠绕紧实。四是支撑。在底面切割完成后,将支撑板水平放置于与台基平行的位置,将台基推移至支撑板上,然后将支撑板与台基一同迁离发掘现场。如果运用底面掏空插板技术,因台基整体被加固处理,这个步骤可被省略[4]。

(三)石膏提取技术

该种技术是利用石膏的强度,完成对台基的加固支撑,一般用于土壤强度不高的地方。其步骤为:一是制作台基。台基的纵剖面为正梯形,台基上下边缘距文物上下边缘不少于五厘米。纵剖面为梯形的原因是土壤强度不高,而正梯形有利于台基的稳定性。二是框架包围。使用木质材料,对台基周边进行包围处理,木材不与台基边缘接触,而应保持三厘米左右的距离,为浇灌石膏留出空间。为避免石膏对文物造成污染,要对台基顶部进行覆盖隔离。三是浇注石膏。使用熟石膏,浇注到台基与木材的空隙处,使其固化后形成对台基的刚性支撑。四是底面切割。方法与以上所述相同。五是翻转。在底面切割完成后,在木质框架的顶端加装和固定一个木质的顶盖,然后将台基进行180度的翻转,使石膏充分发挥支撑和保持作用。

(四)泡沫提取技术

使用石膏提取技术,虽然在土壤强度不高的情况下保证了文物的安全,但石膏自身质量过大,增加了文物迁移时的难度和危险系数,在文物自重较大的情况下,就不宜采用石膏提取技术,而应使用一种作用与石膏相同,但材料自身质量较小的技术[5]。这种替代性材料就是聚氨脂泡沫。聚氨脂泡沫由于其质量小、支撑、保护和保温功能强,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包装、建筑和运输等行业。聚氨脂泡沫分为硬质、半硬质和软质三种,文物整体提取中运用的聚氨脂材料一般为硬质类型。在文物的提取过程中,要用到聚氨酯硬泡组合聚醚和聚合MDI,当二者混合后,最会产生大量的泡沫,泡沫固化以后非常坚固,可以为物体提供强力的支撑作用。在运用这种技术时,一般要对台基外缘运用塑料薄膜进行包裹,以便完成对泡沫的剥离。因为聚氨脂泡沫具有很强的保温保湿作用,因此在文物需要保持一定湿度时,宜采用这种方法。另外需注意的是,聚氨脂泡沫对人体有一定的毒性,在操作时要加强安全保护;聚氨脂发泡反应对温度也有要求,通常在摄氏10度以上才能正常发生发泡反应,因此要注意操作时的温度;聚氨脂燃点较低,在使用过程中,还应注意与火源和热源进行隔离[6]。

使用聚氨脂技术的步骤为:一是制作台基。这种方法与石膏提取技术相同。二是台基加固。操作过程也与石膏法基本相同,其区别是,木材框架与台基边缘的距离要保持在十到十五厘米,原因是聚氨脂在发泡过程中,会对框架以及台基施加很大的压力,留出较大的空隙可以减缓这种压力对台基的冲击。因泡沫也会对文物造成污染,也要对台基顶部进行覆盖。同时,要分别使用塑料薄膜、铝箔对台基进行两层隔离保护。在薄膜、铝箔衔接处要做好密封处理,一般先对衔接边缘进行折叠,然后用胶带进行粘接,确保泡沫不会污染到文物。三是泡沫灌注。按照规定的配比要求,将聚氨酯硬泡组合聚醚和聚合MDI进行混合,然后立即进行用力搅拌。当开始发泡反应时,迅速将混合物注入框架与台基之间的空隙处。发泡凝固时间与温度有关,一般情况下聚氨脂材料会在十五分钟完成发泡和凝固的过程。泡沫凝固以后,要对溢出框架顶部的泡沫进行切割,使泡沫的顶端与框架的顶端保持水平状态。四是底面切割。操作过程与上述方法相同。

三、结语

在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中,采用整体提取技术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制定详细的技术实施方案,并对实施条件进行考察和研究。因其财力消耗大、耗时比较长、技术细节要求高,只有满足必要的条件时才使用这种技术,并针对土壤特点、文物大小、文物质量选择相适宜的技术[7]。当土壤的强度较高、文物形体较小时,可采取基本提取技术;当土壤强度较高、文物形体较大时,宜采用套箱提取技术;当土壤强度较小、文物形体较小时,应采用石膏提取技术;当土壤强度较小、文物形体较大时,要采取聚氨脂提取技术。在进行整体提取后,要尽快将文物通过安全的方式迁移到文物整理和保护场所,及早去除文物外部的包裹物,对泥土进行清理,不宜将台基长时间保存。

[1]李斌,吴晨,容波等.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方法和材料的新进展[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3):136-140.

[2]王坤.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方法和材料的新进展[J].赤子,2015(6):35.

[3]姚永余.浅析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中的整体提取技术[J].魅力中国,2016(8):57.

[4]谭桂兰.论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的重要性与科学意义[J].北方文学(下旬刊),2015(9):121.

[5]王坤.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中的整体提取技术[J].赤子,2015(5):61.

[6]夏芸.考古发掘中文物的现场保护问题研究[J].环球人文地理,2015(18):142.

[7]张冲.浅析考古发掘中文物的现场保护[J].科技经济市场,2015(10):110-111.

K872

A

猜你喜欢

台基石膏文物保护
预测HL-2A 托卡马克台基结构的MHD稳定性数值研究*
湖北拟立法推动磷石膏污染防治
浅述古建筑建造艺术
博物馆与近现代中国文物保护
古建类博物馆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安全
故宫中的数字与数学
石膏之魂
台基股份:拟定增募资7亿发展半导体
石膏鞋印
名胜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