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整舞台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探析

2016-02-04杨立鹏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12期
关键词:西施排练人物形象

徐 静 杨立鹏

(山东省寿光市京剧艺术团有限公司,山东 潍坊 262700)

完整舞台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探析

徐 静 杨立鹏

(山东省寿光市京剧艺术团有限公司,山东 潍坊 262700)

完整的舞台人物形象,需要运用多种表演艺术,包括音乐、舞蹈、戏曲、小品、音乐等各种舞台形式中所需要的表演技巧,以塑造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人物形象。作为戏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戏剧表演过程中展现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固然重要,但是其中的核心是塑造符合观众需要的人物形象和人物性格,所以舞台人物形象的塑造必须处于核心位置,以创造出高水平的舞剧精品。

舞台人物形象;《西施》;方法

舞台人物形象的塑造主要通过编剧和编导对于剧本的艺术加工和创造来实现的,但是在人物形象的表演过程中需要演员对人物形象进行全新的演绎。所以完整人物形象的塑造要着重培养演员对剧本中所表演的人物的理解,将人物与故事情节联系在一起,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鲜活。本文将针对完整舞台人物形象的塑造提出几点科学有效的方法,以供参考。

一、舞台上人物形象塑造的创造依据

舞台表演本身具有极强的实时性和创造性,需要演员在对剧本的情节和人物有着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把握剧本本身艺术本体特点,深入挖掘自身与舞台人物形象的相同之处,走进剧本人物的内心深处,通过丰满的人物形象推动剧本的叙事情节,使舞台表演符合广大观众的内心需求。

本文选用《西施》来分析舞台人物形象创造的依据。综合来看这部历史剧,具有浓厚的江苏地方历史文化气息和鲜明的地域特色,符合该地区观众的心理需求,此外,还很好地将不同舞种的特点与人物特点结合在一起,很好地实现了对人物形象及形态特征的塑造。

《西施》以吴越争霸的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为故事背景,讲诉了春秋时期西施与范蠡之间凄美的爱情故事,通过剧本中一系列的戏剧矛盾与冲突,表现了西施对国家的热爱和对范蠡感情的坚贞。从剧本的设定上看西施显然进行了拔高处理,但是《西施》的编剧在故事细节的设计上做出一些改变,如在西施是否选择为了国家远去吴国时,编剧在这段中着重对西施的内心进行了深刻的描写,充分体现了西施内心错综复杂的情感变化。通过这些细节使得西施的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化,更加贴近群众,使观众产生情感共鸣。

二、完整舞台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

舞台人物形象的塑造需要演员深入地了解剧本中的人物,了解导演和编剧的意图,做到“真听”“真看”“真感受”,通过自身经历建立与剧本中人物的联系,在表演过程中将自己融入人物的灵魂中去。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表演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塑造完整舞台人物形象的经验。

(一)迅速通读剧本,仔细研究剧本

剧本是演员进行舞台表演的主要依据,所以演员在表演之前的第一项任务就是通读剧本,以在短时间内了解剧本中的基本故事背景和故事情节、剧本中各个人物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演员需要塑造的角色的人物关系。之后需要以塑造的角色为主线理清这个人物在故事中的一些情节,结合自身表演经验对角色有一个深入的认识,结合剧本的本源载体和观众的需要很好地找到切入点来塑造角色。所以演员要重视剧本对于演员塑造完整舞台人物形象的重要性,充分了解剧本的信息,形成自己对于剧本的理解和独特见解,以使得需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和具体。

(二)坚持排练,塑造完整角色

在演员对剧本的情节和人物进行仔细了解之后,演员需要结合导演和编剧的要求进行排练,以熟练整个演出流程和各个表演细节。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可见排练对于演员塑造完整人物形象的重要性。在演员积极参与排练的过程中会接收到大量来自导演的与角色息息相关的信息,在演员排练之余为了更好地塑造角色形象需要对排练过程中自身所表现出的一些缺陷进行反思,在反思过程中不断地吸收来自各方面关于人物的信息,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其运用到角色的演绎之中去,以更好地在舞台上呈现人物形象。

很多演员片面地将排练理解为一遍遍重复整个故事情节,以最终达到导演所要求的表演意图,使演员的表演更加自然和熟练,这固然是排练的意义之一,但是排练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为导演和演员提供一种行为方式和思考模式,以保证在遵循导演意图的前提下将舞台角色打上演员的印记,最终实现人物的独特性。因此,演员在排练过程中要积极与导演和其他演员进行沟通,以吸取各方面的意见,同时要考虑到基层大众的观看需要,找到自己表演角色的独特方法而不是死板地遵循演出技巧和方法,真正实现排练应有作用与意义。

(三)注意丰富自己的肢体表演,表现心理变化

在舞台表演的过程中肢体表演是演员表现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之一,作为一个真实的“人”,在一般的情况下为了激发心理活动的变化,改变演出的节奏,需要对人本进行适当的刺激,以最终引起心理活动的改变。这个变化需要演员通过外部的肢体变化来不断地调节演出节奏,并在肢体的表演过程中注意到演员的行动与行动线。

为了使演员的表演能够更好地体现舞台人物的形象,需要演员在深刻理解人物的基础上在排练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经验反复地揣摩自己表演时的肢体动作。在表演过程中要注意表演的情节和人物内心表达的要求,使演员的肢体表演不至于超出故事情节,使人物的表演过于夸张,仔细听取导演的意见对自己的肢体表演进行外部调度,以在舞台上通过肢体语言清晰明确地将人物的情绪传递给观众。

(四)在演出过程中要不断地与对手交流,塑造有特点的人物

很多演员认为经典的剧目和名著的演绎要严格依据原著中的人物设定进行表演,不能够脱离原著的樊笼,这种看法是比较片面的。俗话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既然每个读者对于名著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那么在剧本的表演过程中也应该允许演员在不违背故事情节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理解诠释出一个独特的人物形象。所以剧本绝不是限制演员进行表演的阻碍,而是演员塑造具有自身独特特点角色的推动力。

舞台剧的导演是整个表演的指挥者,掌握着整个表演过程中的节奏和方向。导演对于剧本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为了塑造出完整的舞台人物形象,演员需要积极地与导演进行详细的交流,与导演就自己人物表演的各个细节进行交流,听取导演的意见和建议,在演出过程中不断与对手交流,以塑造有特点的人物,给人物注入灵魂。

(五)抓住人物性格特点,塑造多重人物性格

一个完整的舞台人物形象必须是立体的、多重的,这样才能使人物个性更加鲜明。如果演员塑造出的人物只是一个点、一个面,那么这个舞台人物的塑造是失败的,是脱离生活实际的,这个人物终将被观众所遗忘。为了塑造出完整的人物形象,演员需要充分挖掘片段演出的人物角色性格,在表演过程中充分展现出这个情节中的人物性格。在舞台表演中将各个情节连接在一起,在整体把握人物核心性格的基础上,在演出过程中让观众看出一个性格多变,具有多方面性格特点的人物,使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真实。

(六)注意调整心态,防止紧张

上台前紧张是演员需要克服的心理现象,很多演员在第一次演出的时候都会出现心理紧张的现象。这会使演员演出水准失常,不利于舞台完整人物形象的塑造。因此,演员保持积极的心态十分重要,这与技术无关,需要演员具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和自身的调节能力。

笔者从自身的经验上总结出了几点克服上台之前紧张的方法。第一,在演出之前要积极进行排练,熟悉表演的细节和流程,在上台之前要做到成熟于胸,这样可以增加演员自身的自信心,避免出现紧张的情绪。第二,新演员在演出之前要与老演员进行交流,获取一些调节心态的效方法。第三,在上台之前,要不断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使自己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这次表演一定能圆满成功。此外,演员要意识到适当的紧张和兴奋状态,是有助于演员塑造舞台人物形象的,不要过于在意自己的紧张状态。

三、总结

舞台人物形象塑造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整个人物的形象是否能够满足观众的心理需求,而观众需要一个真实的、立体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这对演员提出了一个极高的要求。为了塑造出一个完整的舞台人物形象,演员需要良好的演出方法。在演出之前,迅速通读剧本,仔细研究剧本,坚持排练,塑造完整角色。在演出之前注意调整心态,防止紧张。在演出过程中,注意丰富自己的肢体表演,表现心理变化,抓住人物性格特点,塑造多重人物性格,不断地与对手交流,塑造有特点的人物。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

[1]罗才美.浅议完整舞台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J].牡丹,2016(4):98-99.

[2]许薇.江南舞韵尽显历史春秋——对《干将与莫邪》《阿炳》和《西施》三部舞剧作品人物形象塑造的几点探析[J].艺术百家,2015(5):130-134.

[3]胡岩.论演员塑造舞剧人物形象的方法——从舞剧《原野》中焦大星的形象塑造谈起[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9(2):87-93.

[4]李瑞.论舞蹈中人物形象塑造的几种方式[J].大众文艺,2011(17):88-89.

[5]康文静.论国家形象在舞剧中的塑造[D].南京艺术学院,2013.

J912

A

猜你喜欢

西施排练人物形象
舞动未来
A quieter world during the lockdown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两个大忙人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辛弃疾田园词中的人物形象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合唱排练的方法研究
范蠡与西施毫无瓜葛
《庄子说》(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