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图像学在中专美术鉴赏教学中的运用

2016-02-04李宜丹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12期
关键词:美术图像文本

李宜丹

(辽宁师范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9)

简析图像学在中专美术鉴赏教学中的运用

李宜丹

(辽宁师范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9)

随着国家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大前提下,美术的教育意义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与重视,在各院校掀起了美术鉴赏教学的热潮,在中专院校也不例外。图像学在中专美术鉴赏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转变了中专美术鉴赏教学上的一些守旧观念,适应了应试教育改革的需求,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了对艺术的鉴赏能力,实现了学生能力的全方面发展,本文结合对图像学概念与中专美术鉴赏教学问题的分析、研究,结合实际教学中的运用作出了简要的分析,借以给广大美术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中专美术鉴赏教学;图像学;现状;有效策略

伴随高等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化,在各大高校人才培养中,开始逐步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素质能力的培养。美术教学作为全方位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分支,近些年来得到了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和认知。美术鉴赏教学从过去的次要选修课,渐渐演变成为必选课。就当前的美术课堂设置上看,还多停留于简单的“老师教,学生听”,很难在学生脑海里形成印象,教学也多偏离实际,致使课堂教学陷入僵局。图像学的出现,迅速了改变教学现状,适合美术鉴赏教学开展的需要,并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一、图像学的概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生活与生产中离不开图像,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迈进了图像时代。若想在中专美术鉴赏教学中将图像学融入好、运用好,必须先了解图像学的理论知识,才能够在运用中发挥其作用。图像学作为一门研究图像的深奥学科,研究图像主要研究绘画主题的传统、意义及与其他文化发展的联系。在图像学研究中,我们着重研究图像学中的形象、文本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一)形象

图像学中的形象研究,主要包括精神图像和物质图像。物质图像就是我们生活中经常用肉眼所能看见的图画形象,它是对文字表述内容用线条描述出来的图像,也是一种语言的表述形式,它对某一特定内容更具有直观性、易理解性的特点。这也是为什么图像比文字运用更为广泛、更易于人们接受的主要原因。精神图像就是我们通过语言、文字或者图片在脑海中形成的图像意识形态。这种图像上升为精神层面,是人类意识层面对物质的反应,故而具有发散性,但同时也具有不可控制性,图像所能做的就是正确的引导。

(二)文本

文本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中不是孤立存在的,是与图像同时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他们在相互影响中发展,在相互制约中成长。文本与图像看似是相对立存在的,其实质是紧密联系的整体,在发展的历史潮流中相伴而行。文本与图像发展历史构成了部分文化的形成史。在古希腊,文本与图像实现了第一次的相遇。有人将绘画称做沉默的诗歌,将诗歌比作说出的绘画艺术形式。因为画家用线条描述出来的画面是正在发生的事件,而文本表述出来的内容是对发生事件的转述与记载,在时效性上产生一定的延误。进入21世纪,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图像代替文本进行表述的现象日趋显现,特别是在当下电子传媒的强力推动下,图像有向所有人文学科延伸的趋势。这样,就把我们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与观看放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而对文学作品中观看的肯定则意味着对文学图像转向的肯定。从此,文学与图像的关系更加紧密了

(三)意识形态

在图像的精神层面,意识形态隐藏在图像背后,并不是单纯地将图片再现在观赏者面前,任何图像都蕴含着思想观念,都有创作的灵魂所在。首先,图像的意识形态一方面是图像的虚假性,就是制作者处于某种特定的需求,在制作的过程中,根据内容进行有选择性的创作;另一方面是把图像作为一种教化、引导观看者的一种手段,起到积极的宣传作用。

二、中专美术鉴赏教学的概述

美术鉴赏教学,就是人们的感性直观和指导欣赏教育手段的有效融合,把抽象与不易理解的艺术知识理论进行具体分析讲解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对艺术欣赏与分析的艺术能力,让学生在在艺术作品的欣赏中,掌握艺术理论知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实现学生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上升高度。中专美术鉴赏教学亦是如此。

中专美术教学从开展以来,它的重要价值得到了教育界的认可与广泛推广,但在各院校的实际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应试教育下,教师与学校的观念仍旧没有转变,对中专美术教学认识不清,甚至不重视的现象普遍存在。在应试教育体制影响下,众多学校与教师大多以成绩论高下,不注重学生的艺术能力培养,认为美术鉴赏课设置与否对学生的影响作用不大,从教师的观念意识上就存在明显不足。部分院校虽开展了美术鉴赏课,但是由于教师的不重视,只是机械地完成教学任务,对学生的兴趣根本不关注,对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培养并不重视,甚至任由主科老师占用美术课堂时间。第二,教师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方式的守旧意识,是导致学生对美术鉴赏课兴趣不高的主要原因。教师在教学上仍旧采用传统的教学观念、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仍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使得学生只为应付考试而上课。第三,教师自身对美术鉴赏知识的不足,专业素质尚缺,使得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不能实现对艺术的真正诠释,更不能很好地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的艺术性。

三、简析图像学在中专美术鉴赏教学中的运用

随着新课标的改革不断深入,中专美术鉴赏教学在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应紧跟时代的发展,将图像学运用到教学中去,以适应新课标改革的需要,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图像学在中专美术鉴赏教学中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转变了中专美术鉴赏教学上的一些守旧观念,适应了应试教育改革的需求,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了对艺术的鉴赏能力,实现了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一)研究图像学在中专美术鉴赏教学中的运用层面

在中专美术鉴赏教学中,图像学运用层面最为主要有三个阶段:前图像分析阶段、图像志阶段与研究图像学阶段。前图像分析阶段,是对准备的艺术作品进行前期的画面分析以及应用的角度进行讲解,以实现优化艺术内涵。在前图像分析阶段,学生不仅要充分了解艺术作品的基本情况,同时,更应深入到作品中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情景内容的丰富,对鉴赏的美术作品进行深层次的了解与掌握。因此,就目前的中专美术鉴赏教学的课程中,教育工作者应该具备系统的专业性美术鉴赏理论知识,才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研究图像学阶段是让学生通过图像学的理论知识,对美术鉴赏进行理论的指导并提升学生自身的知识储备,为鉴赏艺术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分析图像学在中专美术鉴赏教学中的运用价值

首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调动了学生学习美术鉴赏的积极性。在中专美术鉴赏教学中,课堂上通过图像学的展示,可以将鉴赏的艺术作品更生动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不仅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艺术理论知识,更能够适应中专学生的探奇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教师更好的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学校的教学目标。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教育改革的需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将图像学与中专美术鉴赏课程运用好,并能够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提高学生鉴赏艺术的能力。如,在鉴赏建筑艺术欣赏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各地的名胜建筑视频或者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观看到真实艺术,从而使学生更易于理解课堂内容。

其次,活跃课堂氛围,转变中专美术鉴赏教学的教学观念。通过图像学的多样性的表现形式,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沉闷的氛围,转变中专美术鉴赏教学的传统教学观念,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更能够提高学生的鉴赏、审美能力,以及艺术感深层次的提升。教师可利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以及丰富学生的学习法,如合作学习法、小组学习法和问题学习法、情景教学法等,将这些方法融入到图像学在中专美术鉴赏教学的运用当中去,不仅提高学生的鉴赏兴趣,还能够为学生留出空间,进行消化与理解,达到牢固掌握美术鉴赏理论知识的地步,实现教育目标。

[1]孙江宁. 美术学:美术研究走向学科化——《美术学文库》出版座谈会纪要[J]. 美术观察,2000(11):4-14.

[2]常美娟.浅谈美术鉴赏教学的指导思想、鉴赏方法和兴趣教育[J]. 才智,2010(24):66.

[3]李瑞杰.中专美术鉴赏课的体验教学法初探[J].学园,2016(6):154-155.

G623.75

A

猜你喜欢

美术图像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巧用图像中的点、线、面解题
有趣的图像诗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创意美术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遥感图像几何纠正中GCP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