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美术教育中人文素养培养研究

2016-02-04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12期
关键词:美术作品人文绘画

张 渝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高校美术教育中人文素养培养研究

张 渝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在本文中作者描述了人文素养的内涵,阐述了美术教育与人文素养的关系,指出了目前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培养路径或方法。

高校美术教育;人文素养;培养方式

目前在高校教育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育非常重视,而美术教育作为真善美教育和传承的重要途径和方式,用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一种理想的选择,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创作手法欣赏和美术家的博大情怀体验,来创造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良好氛围,培养学生审美的意识,让学生感受到人文素养的真谛,以培养学生高尚健康的情操。本文通过对人文素养内涵的描述,分析目前高校美术教育中对人文素养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了高校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方法和途径,供美术教育实践参考。

一、美术教育与人文素养内涵的重要关系

(一)深刻理解人文素养的内涵

人文,从普通意义上来讲,它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文化作为一个人群、或一个民族、或全人类共同拥有的一种符号、价值观及其规范,是人类文明有别于野蛮时代的根本特征,也是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人文是和自然现象与规律相互对立的另一种事物,人文的核心是人文素养,人文素养主要体现在人们的观念、价值、思维、人格尊严、审美情趣和信仰等方面。人文素养非常关注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强调人与人的平等,关注人的尊严和道德,强调人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共荣共生。人文素养追求真善美,表现为向往自由的一种情怀。目前我们所谈论的人文、或人文思想、或人文精神,是指我们优秀的、科学的、先进的、健康的人类文化中的部分。而人文素养的核心也是指先进的价值观、先进的道德和习惯规范、先进的法律制度。对于高校学生来说,人文素养首先表现在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规范。

(二)人文素养与美术教育的关系

美术教育作为培养和传承美育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是让学生掌握美术专业知识和培养专业技能的教学过程。教师通过美术教学能使学生在获得到美术专业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学生通过运用美术知识进行美的发现、理解和思考,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来塑造美、创造美和体现美。同时,在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美术技能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鉴赏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等综合素质。也发挥着启发人、培养人的重要作用,同时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可以让学生提高生活情趣、陶冶情操、提升人文素养,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所以,美术教育与人文素养存在着不可割裂、相互促进的重要关系。

二、充分认识在美术教育中培养人文素养中的重要性

(一)美术教育是人文素养培育的重要途径

美术教学作为一门人文性质的课程,通过美术学习能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交流和传承,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在美术教学中不但要传授知识、培养专业能力,而且要通过美术教学对学生进行艺术的熏陶,更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因为优秀的美术作品都包含深厚的人文精神,包含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它是人文性的体现,更是人类文明成果的代表。学生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能逐步形成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在思想上也能有更高尚的追求,摆脱物质利益的诱惑,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美术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一是提高审美意识。在美术教学中能有效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对优秀作品讲解,让学生从审美角度、审美观点以及审美视觉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对作品的评价还能增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让学生开拓思维,能增强学生对美术作品创新观念。二是提高创作水平。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所见进行美术创作,不但丰富了学生生活学习的内容,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也有重要作用。三是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在高校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正确评价学生作品,从学生的视角来欣赏其作品,能够有效了解掌握学生心态、心理情况,并能有效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发挥传统文化在美术教育中培养人文素养的作用

(一)美术作品蕴含传统文化内涵

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在历史长河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各种文化历史发展中形成具有稳定的中国文化特征。我国传统绘画也是中国文化的体现,它重在表现写意,运用想象整合空间,以不多的色彩和笔墨来体现无穷的意境。以气韵表达作为最高追求的中国画家非常注重用生命意识来表达自然之美,他们通过对大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体会,运用节奏化的表现手法,以实现表达生命意识之目的。如,我国明未清初画家石涛指出:“山川脱胎于予也,与脱胎于山川也。”说出了美术家的“心”与“物”互相融通、互相契合的关系,这种关系建立在“天人合一”的美学基础之上,他借助笔墨来表达深层次的意境和精神内涵。美术教育借助于联想、意境来改变绘画的方式,通过研究中西绘画中对作品的空间、透视、层次等方面的欣赏和研究,能更好对中国“天人合一”传统文化内涵进行探索,以展现绘画思想性与精神。

(二) 运用传统文化创新美术教学

在美术教育教学中,应培养学生“意在笔先,下笔如有神”的素质,要创新绘画形式和内容,改变单一的绘画表现手法,注重把握绘画的意境和全局,在绘画时强调作品对精神内涵的感受与表现,这样才能使美术作品蕴含浓浓的传统文化气息,就能够实现绘画对最高目标的追求,就能够通过美术实践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要培养学生在绘画中,不仅能进行写实再现,更要处理好作品人文素养的体现,让美术作品产生意境之美。例如,我国明代画家徐渭在《驴背吟诗图》作品中,通过气韵生动画面,让人似乎听到驴蹄的声音,充分体现了作品的意境之美、内涵之美。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赏画、读画、品画的能力,通过学习和体会画家高超的绘画表现手法与技巧,来提高学生的美术作品鉴赏水平和人文素养。因此,教师要树立美术教学的过程,不但是绘画技巧的学习而且也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和美学思想培养的过程。

四、高校美术教育中培养人文素养的有效方式和途径

(一)提高认识,开拓师生视野

高校教师要在美术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就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都要提高对人文素养培育重要性的思想认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需要教师开拓自己的思维视野,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境界。一是,作为学校需要从学科内容和教学制度上来保障美术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适当增加有关人文素养方面的内容和教学课时。二是,对于美术教师来说,同样需要提高人文素养培养重要性的思想认识,要充分认识到人文素养培养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性,在教学时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三是,对于学生来说,也需要提高对人文素养提升重要性的认识,只有认识到美术教育对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才能在平时美术学习中自觉加强对人文素养内容的学习,从而提升自己的整体素养,以更好适应未来发展。

(二)整合资源,加强学科联系

在高校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只对学生传授美术专业知识,而要整合各种有关人文素养教育教学的资源,需要不断加强各学科知识的联系,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知识,让高校学生在学习美术专业知识和美学素养知识的同时,不断加强心理学、文学、教育学、哲学等各方面知识的学习,这样就能够不断改善和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达到增强学生人文素养和艺术情操目的。

(三)多法并用,创新教育方式

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在美术教育教学中,就要更新教学理念,改革传统课堂统一讲解方式的弊端,要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美术教学,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寻找和探索运用多种手段来提高教学水平的途径,给学生提供多种教育教学服务。特别是运用多媒体技术来演示美术作品的魅力,同时也能够动态显示每个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创造性和积极性,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1]沈语冰.20世纪艺术批评[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

[2]杨立梅.综合艺术课程与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

G633.955

A

张渝,女,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重庆市涪陵市人,讲师,研究方向:高校美术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美术作品人文绘画
人文绍兴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美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