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民族舞蹈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解决策略

2016-02-04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12期
关键词:傣族人文精神舞蹈

姚 成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 绵阳 621709)

高校民族舞蹈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解决策略

姚 成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 绵阳 621709)

民族舞蹈是体现我国民族特有文化的一种艺术行为,也是我国民族文化中一块魅力四射的瑰宝,理应得到高校学生的有效传承和发扬,但在高校舞蹈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了一些民族舞蹈传承和发扬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并且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教学工作的正常展开,因此,很有必要探寻有效的解决策略以提高民族舞蹈教学质量。

高校教育;舞蹈教学;解决策略

为了响应新课程改革要求的促使学生“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一教学目标,开展民族舞蹈教学让学生在练习舞蹈的过程中获得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审美情趣势在必行,以下是笔者针对在民族舞蹈教学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浅谈的几点有效提高高校民族舞蹈教学质量的实践策略,如有不正之处,望各位同仁批评指出。

一、何谓“民族舞蹈”

民族舞蹈,是一种由过去人民生活实践逐渐演变而来的肢体动作表演艺术,以传统生活的抽象化为表演方式,因此在表演中可以看出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国,因此,在民族舞蹈的传承上表现得更为凸出,在56个民族组成的这个大家庭中,虽不能说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舞蹈,但事实也和此说法没有多大的差别,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民族舞蹈有蒙古族的《安代舞》、壮族的《火猫舞》、朝鲜族的《农乐舞》、傣族的《孔雀舞》以及苗族的《芦笙舞》等,虽然这些民族舞蹈在肢体动作的设计上各有不同,但其都有着共同的民族舞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1)舞蹈情节的生动性,具有特色的民族舞蹈在表演上基本都饱涵着一个故事,如傣族的《孔雀舞》相传就是一千多年前傣族的领袖模仿孔雀的优美姿态而学习并逐渐演化成的一种民族舞蹈,相信该领袖在模仿的时候,必定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2)是歌曲和舞蹈的完美结合。这是很多舞蹈通用的表现形式,我们很少看到只有舞蹈而没有音乐辅以节奏的现象,因此,民族舞蹈也采用了这样的表现手法。(3)在很多情况下具有即兴发挥的成分,民族舞蹈的演绎中没有机械的套路可循,表演者往往会跟随自己在舞台上的情绪临场发挥,而由此取得的效果也是编排好的舞蹈动作所无法超越的。

二、高校民族舞蹈教学中存在的几点不足之处

(一)忽视了民族文化中人文精神的传承

部分教师由于自身对民族舞蹈人文精神的缺失,导致了在高校实践教学中只注重了对学生舞蹈技巧的指导,而忽视了各个民族舞蹈中具有的人文精神,其实在民族舞蹈中富含丰富的人文精神,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人文精神是和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的宗教信仰等有着密切联系的,只有在使学生充分了解了民族舞蹈中的这些相关的人文因素,理解其中真正的内涵后方能更好地掌握民族舞蹈的神韵,否则技巧练得再好也只是习得些许皮毛。

(二)师资力量的匮乏和课程设置的不科学

师资力量的匮乏主要表现在,部分专业舞蹈院校在教师的配置上完全不合理,原本应当是一个专业舞蹈教师带领一个或两个舞蹈班级的,该校给设置为一个教师教导三至四个舞蹈班,教师工作量过于庞大,难以保证民族舞蹈教学质量。在课程的设置上也不科学,部分非专业舞蹈院校,虽然开设了民族舞蹈课,但由于并不具有专业的舞蹈教学资质,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就显得有些随意了,更有甚者,有的高校将民族舞蹈的教学设置为选修课,如此不重视何谈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民族舞蹈教学种类偏少

由于高校的办学资质良莠不齐,导致了部分高校在教学设施的配备上稍显欠缺,而由于缺少必要的教学设备,也就造成了某些民族舞蹈无法进行传承的实践困境,例如,蒙古族在舞蹈的传承过程中会经常用到具有其本民族特色的一种乐器,名曰“马头琴”,但是由于在实践教学中缺少这种乐器,利用其他的乐器又无法完美替代它的位置,遂造成了蒙古族舞蹈种类的缺失。又如,新疆维吾尔族人在开展盛大的舞会时,常常会用到诸如独他尔、弹布尔、热瓦甫或者艾捷克等,通过运用这些有其民族特色的打击、吹奏等乐器,使维吾尔族人的舞会变得盛大而又热闹,充分激发他们的舞蹈热情,而在高校实践教学中,学生也需要这些民族乐器,但实践教学中却无法满足学生的这些基本学习需要。因此,就导致了一些民族舞蹈无法获得有效传承的现象,民族舞蹈教学的种类也将随之减少。

三、提高高校民族舞蹈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一)注重舞蹈民族文化的熏陶

民族舞蹈的传承和发扬不应当仅限于动作上的技巧,更应当让学生了解的是民族舞蹈中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和地域特色,因为,很多民族舞蹈是由多年的生活劳动习惯演化而来的,具有浓厚的乡土情节,如果学生对于舞蹈中的人为精神和地域特色不了解,则很难掌握舞蹈中的一些要领动作,因此,为了提高高校民族舞蹈的教学质量,很有必要让学生知晓一些民族舞蹈中暗含的当地风俗信仰和特色文化。

例如,在教学傣族经典民族舞蹈《孔雀飞来》时,教师除了要教给学生舞蹈上的技巧外,还应当让学生知道这支舞蹈的创作背景、傣族的民风民俗以及傣族特有的民族文化等,让学生深入了解傣族的人文情感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支舞蹈的动作要领,让学生在与舞蹈产生良好共鸣的基础上将傣族民族舞蹈演绎得淋漓尽致。

(二)加大师资力量的投入,健全舞蹈课程设置

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领导者又可以称之为发起者,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师资力量的雄厚与否将决定整个教学过程的教学质量,对于高校民族舞蹈教学来说更是如此,缺乏专业的舞蹈教师是无法完成正常的民族舞蹈教学的,为了解决这一教学中的实践困境,其一,校方很有必要在现有的师资力量上加大投入,将更多具有丰富舞蹈教学经验的民族舞蹈教师积极从社会各个艺术团体中挖掘过来,以完善高校师资教学力量。其二,可以对现有的一些非专业民族舞蹈教学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使之达到专业指导教师的教学水准,提升高校民族舞蹈教师的整体教学能力。其三,可以在校内对全体民族舞蹈教师开展舞蹈名家教学讲座,让教师正确认识传授学生民族舞蹈文化的重要性,端正教学态度,从而在实践教学中更好地开展对学生民族舞蹈的指导。

在课程的设置上,应当借鉴国内知名舞蹈院校的课程配置方案,或者组织全校专业的民族舞蹈教师开展教学实践研讨会,详细讨论一下关于舞蹈课程的科学配置计划,从而得出正确的、合理的舞蹈课程安排表,唯有确保了舞蹈教学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才能实现民族舞蹈教学的有效性。

(三)完善基础设施的配置

在实践教学中,高校民族舞蹈教学存在的硬件和软件设施的缺乏和落后的现状,也是导致民族舞蹈教学质量一直难以获得实质性进展的重要原因,教师对于这一问题不容忽视,为了完善舞蹈教学中基础设施的配置,校方应当积极融入更多的资金,或者向上级教育部门申请经费等,解决因基础设施问题带来的教学实践困境,“再穷不能穷教育”,只有将我国的教育制度完善了,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具有高素质人才,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因此,校方加大对民族舞蹈教学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主要体现在:积极补充和更新民族舞蹈教学中所需要的民族服饰、道具和乐器等基础设施或器材,如蒙古族的马头琴、傣族的葫芦丝、彝族的口弦等,让学生在专业的舞蹈教学环境下感受民族舞蹈带来的浓厚魅力,接受民族舞蹈艺术的完美熏陶,真正领略到民族舞蹈中蕴含的精髓,从而很好地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高校民族舞蹈的教学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的,其中避免不了许多坎坷经历,另外民族舞蹈的高效教学质量,在时间上也不是朝夕之间就能达到的,教师应当对此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为了不断提高民族舞蹈的教学水平,舞蹈教师可以通过上述有效策略的实施帮助提高实践教学效果,让学生在练习民族舞蹈的同时得到健美的身姿、强壮的体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为实现高校学生全面素质化教育贡献一切力量。

[1]靳波,邵景霞.高校民族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16(5).

[2]陈申,唐文.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本土化特征——以杨丽萍舞蹈作品为例[J].民族艺术研究,2010,12(6).

[3]冯雅静.云南少数民族舞蹈在高校专业舞蹈教育中的传承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3.

[4]侯晋芳.浅谈高等综合院校舞蹈学专业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10,12(S2).

[5]吴星雨.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藏族舞蹈教材建设的历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11(2).

G633.951

A

姚成(1977-),男,四川省江油人,讲师 ,学士学位,研究方向:民族民间舞蹈研究。

猜你喜欢

傣族人文精神舞蹈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实践创新展现新时代人文精神价值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构树与傣族传统造纸的保护和开发
傣族民俗文化的英译对其民族发展的作用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寻找历史的缝隙——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述评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