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田野中的文化呈现
——哈尼族丧葬礼俗的“哭丧”仪式

2016-02-04李春文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7期
关键词:阿爹礼俗哈尼族

李春文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德宏 678400)

田野中的文化呈现
——哈尼族丧葬礼俗的“哭丧”仪式

李春文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德宏 678400)

丧葬礼俗是民俗的一部分,其出现是一个事实,和自然界里的其他事物的出现一样,缘起于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各种各样的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的,是一种综合性的产物。哈尼族的丧葬习俗传至今天已经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一套丧葬礼俗,其中的“哭丧”仪式别具一格,耐人寻味。

哈尼族;丧葬礼俗;哭丧

“民俗对人的控制,是一种‘软控’,但却是一种最有力的深层控制。”丧葬礼俗是民俗的一部分,哈尼族的丧葬习俗传至今天已经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一套丧葬礼俗,其中的“哭丧”仪式别具一格,耐人寻味。本人以一个哈尼族村寨——云南元江县车垤村的田野调查中呈现该民族丧葬礼俗中别具一格的“哭丧”仪式。

一、哈尼族

哈尼族是我国西南边疆历史最为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尚书·禹贡》记西南民族有“和夷”,这虽不是某一民族的专称,但无疑包含有“哈尼”的先民。自“和夷”一词出现后,哈尼族自北向南的迁徙路线清晰可寻。绝大部分集中分布于云南南部红河(礼社江)下游与澜沧江之间的山岳地带,即哀牢山和蒙乐山的中间地区。

这一分布区域,约当北纬21度以北到北纬26度,东经99度以东到104度之间,处于汉、彝、白、傣、拉祜等族分布地点中间地带,并有苗、瑶、回、壮、布朗等族分布其间。各民族分布的特点大体是:傣族分布河谷平坝;汉族分布于城镇和交通沿线;哈尼族和彝族分布于半山区;苗族、瑶族居于高寒山区。在同一地区内各民族多以村寨为单位交错杂居,杂居共处的也不少。

车垤,云南元江县的一个哈尼族村寨,村民全部为哈尼族。本文即是在对该村寨的哈尼族丧葬礼俗文化做了长期大量个案调查后的一个初探,以期对这一民族的文化研究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二、哈尼族的丧葬礼俗历史沿革

丧葬礼俗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社会活动和文化行为。每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迁徙与自然斗争求生存求发展的历程中都相应地形成了一些稳定的社会文化,这些稳定的社会文化在人们生活、生产活动中随处可见,丧葬礼俗亦是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甚至举止谈吐都受到相应的约束。作为人类文化传统中最具有民族性 、地域性 ,同时也是最具有稳定性和传承性的一部分 ,丧葬礼俗往往是特定社会关系、社会组织以及特定精神世界的最集中、最生动的反映 。

哈尼族十分重视丧葬仪式,历史上也曾一直沿袭火葬习俗,据清乾隆《开化府志》卷9载:“窝尼丧无棺,吊者击锣鼓摇铃,头插鸡尾跳舞,名曰洗鬼,忽饮忽泣三日,采松为架,焚而葬其骨,祭同牛羊,棕扇环歌,拊掌踏足,以钲鼓芦笙为乐。”这就是古代哈尼族先民丧葬舞蹈表演的历史情形。也表明古代哈尼族先民其实最先实行的还是火葬,直到明中叶以后,土葬才逐渐取代了火葬。

哈尼族居住的环境一般比较封闭,所居之地,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土地肥沃,从事山地农耕。生活习惯熏陶着人们的思想。在长期的历史迁徙长河中,哈尼族形成了今天特有的丧葬礼俗,这种丧葬礼俗是因为人们“普遍地生活在相对隔绝的地域和社会中,正是因为生活在相对隔绝的共同地域和社会经济生活中,经历了对于当地生态环境和社会需求所做的各种漫长的历史适应,人们才形成了自己的族群文化特点。”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与环境,促生了哈尼族多彩多姿的民族文化,而丧葬文化,又成了哈尼族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现象之一。

三、哈尼族丧葬礼俗中的“哭丧”仪式

哈尼族的丧葬礼俗主要程序有备寿衣、接气、浴尸、报丧、备丧、哭丧、纳棺、办丧、送魂或指路、吊丧、出殡、择墓地、埋葬、清屋、叫魂、守灵。在这样一个庞大的丧葬过程中,不同个体有不同的需求,需要通过丧葬仪式来发泄自己内心的恐惧或情绪,从而通过这些仪式寄托愿望,使得内心的需求得到满足,让恐惧的情绪得到释放。

“事死如事生”,哈尼族认为,人的死亡这种现象不仅仅是一个人生命的终结,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使活着的其他的宗族成员产生对永生强烈无比的渴求。

一旦家人死了,尤其是老人去世,都难免悲哀,这种悲哀通过眼泪和哭泣来表达,而哭泣中又有诉说的言辞,便是哭丧。所以,丧家亲人和部分村中族人除了应付各种应酬外不失时机地对丧者哭诉。

族人的哭诉有三种情形:一是儿女及家人发自肺腑的、悲伤的哭泣,诉说老人养育之恩或难分难舍的心情;二是为不会哭的姐妹、亲友和不懂事的小孩代哭,特地告诉过世老人,“虽然他们不会哭,但他们有孝心,尽了儿女的义务,望不要责难他们”等等;三是请村中“哭娘”来哭,需要送哭娘一块头帕,目的是使丧事活动始终充满悲戚的气氛。

请来的“哭娘”多半以拟人化的比喻手法来诉说死者身世,或者把死者比作一棵大树,叙述其生长直至枯萎的过程,并把死者从头到脚的各个部位表述一番。又劝慰死者:你在阳间一世,做完了应该做的事,繁衍了子孙后代,现已儿孙满堂,不必有何牵挂,安心于阴曹地府。由于非亲非故,致使哭娘哭得假意虚伪,甚至不会流眼泪,只是为丧事活动增添了特定的气氛和完成她的使命而已。然而,她是妇女们的崇拜者,有许多妇女羡慕她哭的本领,就是男子也会为之倾倒。在死者灵柩前哭诉的多半是妇女,这也许是妇女们易于伤感悲哀的缘故。为了多学到一点哭诉的本领,一些妇女常常守于棺前听人哭诉。

哭诉的音调富有歌唱性,但充满了伤心悲哀的情调,然而,与本民族的情歌、哈巴等的区别就在于此。哭诉的音调多用于丧事活动中,故视其叫做“哭丧调”。

“哭丧调”在韵律上没有多少变化,要说有什么不同,也只是语句的不同或语言高低的差异引起的微小变化。而哭诉的词意或语句是不固定的,这只能靠哭诉者的即兴发挥,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想说什么便说什么——当然不可能超出现实背景的范围,只不过在言词中不可避免地沿用先人的语言表达方式或言词罢了。然而,“哭娘”的哭诉言词属传承,它的语句词义较为古老深奥,有一定的稳定性,在“哭诉”时严格按照原始的词句、格律和段落进行,不轻易即兴发挥。

从形式上看,哭丧可分为自由型和传统型两种。

自由型哭丧,是由远房亲戚、邻居、村寨族人在茶余饭后的闲暇时间,为填补丧家因忙碌于杂事冷落死者灵堂的空隙而即兴哭诉的一种方式。其哭诉的基本内容为:

听见村边大树倒,

原来是德高望重的老人仙逝啊。

平日里象一把撑开的大伞,

多少孩儿受到关照,

多少族人接受指教,

如今,

您老人家虽已“昏睡”,

我们依然渴望得到你的教诲。

我急忙丢下碗筷来看你,

跪在你的灵前,

止不住的眼泪犹如雨下,

淋湿了手袖和衣襟。

……

传统型哭丧,是指亲生女儿、儿媳、直系亲属在习俗约定的时间中的哭诉。

有三个传统约定的哭诉时间。

黎明鸡鸣时分为第一哭诉时间。儿媳,或其他家人在灵柩前这样哭诉道:

我家阿爹,

吃谷子的公鸡叫了,

吃米粒的公鸡叫了,

您有双眼睛请睁开看,

您有双耳朵请竖起听。

吃谷子的公鸡叫,

叫醒孩儿早起床,

吃米粒的公鸡叫,

叫醒儿媳早做事。

……

早、晚用餐前为第二哭诉时间。家人在开饭前向死者祭献食物时哭诉道:

我家的阿爹,

身躯死了心不要死,

身体睡了灵魂不要睡,

小孩桌前哭闹是饥饿,

我在阿爹面前哭泣是守灵,

美味佳肴阿爹来享用,

清香美酒阿爹来品尝。

……

午夜时分为第三哭诉时间。午夜时分是新旧一天的交替时间,据说,此时乃人鬼混杂、万物显灵、死者复苏之时刻。于是,儿媳哭道:

我家的阿爹,

夜深人静万物入睡,

唯有儿媳跪在你面前。

莫道田头青蛙呱呱叫,

别说地边知了闹吱吱,

听到的是儿媳的悲戚声,

洒下的是儿媳的伤心泪,

儿女力单挑不了重担,

家人财薄办不了大事,

在世时能够体谅儿女的不足,

到阴间也要包容家人的短处。

……

在上述哭诉言词中不难看出,不同时间的哭诉或不同的人物哭诉,有着不同的内容和情感表述。

在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上,人生“通过仪礼”中不能缺少关于死亡这一项目,对于各个民族对待死亡、丧葬也应值得关注。哈尼族的丧葬历史是一个民族文化深厚积淀的表现,也是展示一个民族文化的全景窗口,本文仅是从哈尼族丧葬礼俗中的“哭丧”仪式做了一个粗浅的述论。

[1]钟敬文著.民俗学概论(第1版)[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2]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第1版)[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3]刘曙光.丧葬礼俗起源初探[J].中原文物,1994(2).

K892.22

A

李春文(1983-),男,云南元江人,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助教,研究方向:文化人类学。

猜你喜欢

阿爹礼俗哈尼族
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松滋礼俗——毛把烟、砂罐茶
ABCG2、SLC2A9、SLC17A3和PRKG2基因单核苷酸位点多态性与哈尼族人群痛风的关系
CLOSE TOHEAVEN
长街古宴 宴宴热闹 哈尼族长街宴
维生素D辅助治疗云南哈尼族儿童肺结核的疗效观察
走向深处
阿爹 , 我回来了
墓与塔——南北朝丧葬礼俗的新变化
Contents and Abstracts
无声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