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微课程在机械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

2016-02-04

山西青年 2016年14期
关键词:机械专业微课程教学

张 清

威海职业学院,山东 威海 264200



浅谈微课程在机械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

张清

威海职业学院,山东威海264200

摘要:高职机械专业课程知识点繁杂、凌乱,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依赖于传统的授课模式学生很难全面掌握机械专业知识,而微课程以其独特的优点被应用到机械专业课程教学中,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微课程的概述作为切入点,分析将微课程应用到高职机械专业教学中的价值,最后阐述微课程应用到高职机械专业课教学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微课程;机械专业;教学

机械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全面培养社会应用型专业人才的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满足不了素质教学的需要,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将微课程应用到机械专业课教学中不仅是高职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而且还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体现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主要策略。

一、微课程的概述

微课程是按照教材的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围绕某个知识点或者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学活动。微课程属于一种创新性的授课理念,其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教学时间短。一般微课程的授课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能够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精力学习到相应的知识,符合人的生理特点;二是教学的内容精简。微课程是以围绕某个知识点而开展的教学,因此微课程具有更强的针对性,能够就某个问题开展全面的分析;三是学习方式比较灵活。微课程突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工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有选择性的学习相关的内容,实现了多样化的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四是具有情景性。微课程能够准确的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教学情况,便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二、微课程应用到高职机械专业课教学中的价值体现

高职机械专业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过教学发现,很多学生在学习机械专业课程时普遍反应课程内容枯燥,知识点比较繁杂、凌乱,因此引入微课程,发挥微课程的特点是高职机械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一)微课程能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高职机械教学中学生普遍反应机械专业知识的交叉性比较突出,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补充其它学科知识,这样一来就会影响到教学的进度,而通过微课程可以将平时比较难以学习的知识点以专题的方式开展,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解决机械专业多学科知识交叉的问题。

(二)微课程能够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机械专业教学质量

微课程改变了以往封闭式的教学资源,通过互联网技术可以将优秀的微课程引入到高职机械教学中,从而丰富教学资源。例如高职院校可以将世界上最优秀的机械专业微课程引入到本校的网络资源平台中,让学生学习,这样必然会提高本校的教学质量,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加优秀的实用型人才。当然通过引入微课程还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降低教师的劳动量,提高教师工作的工作效益。

(三)微课程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机械专业课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性,尤其是针对基础操作方面的知识点,单独的依靠教师的讲解,学生很难深入的了解,而通过微课程则能够就某项实践操作技能进行详细的展示,以此增强学生读机械专业应用技巧的掌握,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三、微课程应用到高职机械专业课教学中的策略

基于微课程在高职机械专业教学中的重要价值,高职院校要重视微课程,提高微课程在机械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范畴:

(一)不断丰富机械专业微课程的内容

机械专业课程与社会实践的联系比较紧密,因此在互联网+的时代环境下,高职院校要不断的丰富与创新微课程的内容:首先要将最新的机械专业技术知识引入到微课程中,提高微课程内容与社会技术的紧密结合性,以此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为例,该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熟练的机械设计基础知识,而且还要及时将市场中最新的设计知识引入到教学中,因此需要教师要不断的将最新的技术纳入到微课程中,以此让学生与市场进行零对接;其次将创新教育引入到微课程中。高职院校要培养具有创新性的社会应用型人才,因此要将具有创新性的知识点纳入到微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优化处理微课程与其他教学环节之间的关系

微课程是整个教学组织中的一个环节,要与其它教学活动环境配合,在微课程中适当位置设置暂停,或者后续活动的提示,便于学生浏览微课程时转入相关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学习单统一调度下学习微课程。在制作微课程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这个特点。另外在微课程实施过程中也要设置恰当的提问,问题的设计要恰当安排基本问题、单元问题和核心问题,灵活使用多样化的提问策略促进学生思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有所启发,而不是死板的去记忆。

(三)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进入了微课程,教师只是一个导师,不是教学的主导。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要根据学习单的指导来看视频,看完视频以后要回到学习单来讨论、练习,要告诉学生使用微课程的技巧,不懂的地方,可以反复看,如有疑问,可以记录寻求老师的帮助。

(四)建立合理的反馈评价体系

微课程属于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微课程的最大特点就是脱离了教师的监管,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为此需要构建完善的反馈机制以此提高微课程教学的效果:首先要对教学环境进行科学的评价,分析微课程授课是否符合机械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是否实现了教学互动,能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等等;其次对教学互动的评价。机械专业微课程教学强调教学的互动,通过互动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思索能力,因此通过对互动的评价能够提高教师制作微课程的积极性,促进优秀微课程资源的推广。

[参考文献]

[1]程敏.微课在高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03).

[2]蒋丽娟.微课在电类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6(01).

中图分类号:G434;O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14-0234-01

猜你喜欢

机械专业微课程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多元思维下中职机械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中职学校机械专业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巧借微课,翻转课堂
紧密对接航空制造产业 创新航空机制专业内涵建设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