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唤醒“音乐的耳朵”
——多维度提高小学低段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策略研究

2016-02-04戴晓晗

山西青年 2016年14期
关键词:小学低段音乐欣赏策略

戴晓晗

杭州市省府路小学,浙江 杭州 310000



唤醒“音乐的耳朵”
——多维度提高小学低段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策略研究

戴晓晗

杭州市省府路小学,浙江杭州310000

摘要:音乐欣赏是听觉的艺术,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当前小学低段音乐欣赏教学的现状分析,明确聆听在音乐学习中的重要性,引导低段学生通过“导课、唱、动”这几个多维度的手段进行音乐聆听,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关键词:小学低段;音乐欣赏;策略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从低段开始就要注重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研究音乐欣赏的策略,引导学生学会欣赏音乐的方法,使学生养成一种倾听的习惯,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中有效地学习音乐!

一、研究的缘起:观《百鸟朝凤》欣赏课的启发

人音版第二册《百鸟朝凤》是一首唢呐独奏曲,旋律优美动听,情绪欢快而热烈。课堂中,教师为学生讲述了关于凤凰的传说,过多的语言讲述,使整节课欣赏效果欠佳!

通过这堂课,让我深深的觉得,教师如何寻找策略,引导学生深入的欣赏,才是欣赏教育的重点。

二、当前小学低段音乐欣赏教学现状分析

(一)缺乏兴趣的聆听

在欣赏教学中,教师摆脱不了传统欣赏课教学的一般程序:组织教学、导入新课、介绍作品、反复聆听、总结归纳,使得低段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毫无兴趣,欣赏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二)漫无目的的聆听

低段欣赏课中,教师总是担心学生未能理解音乐含义,往往过多地用言语讲述或律动等过“热”的方法来进行教学,使得学生静不下心来欣赏音乐,对相关音乐知识也是一知半解。

三、多维度提高学生欣赏音乐能力的策略研究

那么教师如何用不同的方法去引导低段学生来进行音乐欣赏呢?具体策略以下综述:

(一)巧设“导课”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是在活动中培养的,教师只有在欣赏教学中设计有趣的教学环节,把学生的兴趣引到音乐中来,才能使学生静下心来聆听音乐。

案例1:人音版第六册《森林深处的杜鹃》,乐曲中钢琴和单簧管分别表现了幽静的森林和布谷鸟的叫声。笔者在执教时,直接在屏幕上呈现出一张黑屏,播放音乐,什么画面也没有,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被激发出来,关注着屏幕。整个教室也格外安静,学生都期待着谜底的解开。

没有绚丽的课件,只有一段无声的画面,却牢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初次的聆听中马上就感受到了音乐所呈现的“幽静、深远”的意境。在低段音乐教材中许多欣赏曲所要表现的音乐形象很鲜明,教师在音乐欣赏时抛出问题,这样学生才能更加专注地去关注音乐。

(二)通过“唱”主题旋律,品味音乐内容

音乐主题旋律是一首乐曲的核心音调,音乐的发展,变化都与主题息息相关,学生熟悉了主题旋律,才能更加了解音乐的风格和特点。

案例2:《船歌》如何引导学生去感受、演唱主旋律呢?笔者通过划旋律线的方法,让学生感受《船歌》的旋律线是波浪型走向。很多老师教到这里算是完成任务了。但笔者在这基础上继续深入的引导学生解读:“为什么这两条旋律会呈现出波浪的形状呢?”“请你们跟琴唱唱这两条旋律,找找音符排列的特点。”学生唱完后,笔者适时的说:“你们看,这两条旋律,每小节的第一个音都是和前一小节末尾音一样,这样排列组合,像是前面的旋律推着后面的旋律行进,跟浪花一样!”学生一下子就明白过来。

三年级的学生,欣赏时如果只是停留在看、听、动的模式上,那么到了高段,学生会因为知识的匮乏而对音乐失去学习兴趣。

(三)通过“动”的参与,体验音乐乐趣

在低段的音乐欣赏课中,当学生听到欢快、富有动感的音乐时,他们往往会很开心,并不由自主地随着音乐热情舞动;当学生听到低沉、舒缓、抒情的音乐时,他们的动作往往会变得很轻柔。这是学生对音乐的最初感受,他们会用身体语言来表达对音乐的体验和理解。

案例3:人音版第五册第四课《牧民新歌》,是一首典型的蒙古族长调音乐,竹笛演奏的音乐形象地刻画了草原的美景以及生活在草原上策马飞奔的牧民。笔者在给学生欣赏时,用了“柔肩”和“骑马”两个动作来表现不同情绪的音乐,音乐开始时速度稍慢,学生模仿“柔肩”的动作,不仅突出了长调民歌悠长、宽广的特点,更表现了“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意境,而当音乐速度变快时,则用“骑马”的动作随着音乐的节奏进行律动。

这节欣赏课中,学生在“动”中感受到了音乐,在“动”中找到了情趣,在“动”中愉悦了身心,在“动”中掌握了蒙古族民歌的风格特点。

四、多维度引导低段学生欣赏音乐的几点成效

通过上述途径不断地探索与实践,低段学生有了在欣赏作品时从“不爱聆听——乐于聆听——深层次地体验作品”的变化,欣赏能力有所提高,也增强了欣赏教学的实效性。

五、结束语

音乐是“倾听”艺术,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培养倾听能力的有效途径。用音乐来培养“音乐的耳朵”大大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使音乐教育真正实现其教育功能,在素质教育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发现新的教学方法,我们的目标就能够实现,学生的“耳朵“才会被唤醒。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1.

[2]康乃雄.《音乐教学法》.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7.

[3]马达.《音乐教育与科学研究方法》.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

[4]夏慧贤.《当代中小学教学模式研究》.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14-0205-01

猜你喜欢

小学低段音乐欣赏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陶冶情操,培养审美
试论体育教学中语言的巧妙运用
提高学生音乐欣赏兴趣的方法
敢“问”路在何方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