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七千人大会对党内民主实践的探索

2016-02-04苏轶群

山西青年 2016年14期
关键词:党内民主探索

苏轶群

中共商丘市委党校,河南 商丘 476000



浅论七千人大会对党内民主实践的探索

苏轶群*

中共商丘市委党校,河南商丘476000

摘要:七千人大会是在三年大跃进运动后,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经过一年调整期仍然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党内外思想有许多疑问的情况下所召开的。目的是为了总结经验教训,统一全党思想。这次大会对国内形势和问题做了初步总结和反思,在动员全党团结一心共同战胜困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这次大会是对党内民主实践的一次初步探索,比如会议的报告形成过程的民主化、领导干部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允许大家发声讲话开通气会等。总结七千人大会对党内民主实践的探索经验对于今天的我们传承优良作风、加强党内民主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七千人大会;党内民主;探索

一、七千人大会发扬党内民主的特点

七千人大会是指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党中央召开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由于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重工业、农业、轻工业等工业比例严重失调,重创了国民经济。加上1960的严重自然灾害,使国内经济困难状况日益严重,表现在农业上便是全国粮食的严重缺乏。当时在全国各地已经开始出现全国性饥荒。1960年7月,由于中苏关系交恶,苏联片面决定撤走在华所有专家,单方面撕毁了经济建设合同。完全打乱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使得原本就已经非常困难的中国经济雪上加霜。为了总结经验教训,解开一些人思想上的困惑,统一全党思想共同克服困难渡过难关,中共中央召集从中央到地方县委、从企业到部队各级负责领导共计七千多人参加这次大会,故称为“七千人大会”。这次大会在党内民主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在发扬党内民主上具有自己的特点。

(一)七千人大会会议报告稿形成过程的民主化

这次会议报告的产生经历了三个阶段,会前由邓小平、刘少奇组织多位来自各领域的专家、学者成立起草委员会对初稿进行起草和修改。在这个过程中,邓小平和刘少奇曾多次就报告内容跟专家学者们进行商讨,反复讨论和修改。会中在初稿完成后刘少奇同志将初稿报告交由毛泽东审阅,毛泽东提议“整个报告就不要先开政治局会议讨论了,立刻印发大会,根据大家意见再作修改,然后提交政治局通过后正式做报告”①于是在没有举行开幕式的情况下就直接把会议报告初稿下发给各成员进行讨论修改。会后所形成的定稿与会前初稿相比在内容上、形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样所形成的报告是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在广泛聚集中央领导集体和专家学者们的意见和想法的过程中,聚众家之长、集百家智慧所形成的集体智慧的结晶。会议起草方式的民主化也反映出当时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对党内民主的高度重视,希望集众家之力、聚众家之智进行党内科学决策。

(二)七千人大会中高层领导带头自我批评营造了浓郁的民主氛围

七千人大会的召开的导火索是粮食紧缺难以完成粮食征购任务。而这个难题的产生虽然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和国际上前苏联背信弃义撕毁协议的一系列行为有关,但是更为重要的原因在于党中央在决策部署方面出现的较大失误。在七千人大会上,毛泽东作为党中央的最高领袖在全体与会人员面前做了诚恳的自我批评。他说“去年六月十二日,在中央北京工作会议的最后一天,我讲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说,请同志们传达到各省、各地方去。事后知道,许多地方没有传达。似乎我的错误就可以隐瞒,而且应当隐瞒。同志们,不能隐瞒。凡是中央犯的错误,直接的归我负责,间接的我也有份,因为我是中央主席。我不是要别人推卸责任,其他一些同志也有责任,但第一个负责的应当是我。”②不仅如此,毛泽东还对自己进行了深刻剖析,向与会人员承认自己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的不足与局限性。他说“经济建设工作中间的许多问题,还不懂得。工业、商业,我就不大懂。”③毛泽东的自我批评和主动承担责任,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打开了会议广开言路,掀起了反思与自我批评的高潮,也充分发扬了党内民主,对于当时全国人民一起总结经验,共同面对困难、克服困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七千人大会中对党内民主的重要探索

(一)充分肯定党内民主集中制的重要性

在七千人大会上,毛泽东就民主集中制问题在大会上作了重要讲话。毛泽东指出“如果没有充分的民主生活,没有真正实行民主集中制,就不可能实行批评与自我批评这种方法。”“没有民主,意见不是从群众中来,就不可能制定出好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办法。”④不仅如此,在会议召开期间,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人也都对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给予了充分肯定。刘少奇在会议报告中把民主集中制原则列为大跃进以来我们最应该坚持的基本经验之一。他说“无产阶级的民主集中制,是最彻底的民主集中制,是在人民内部实行的根本制度。”⑤邓小平也指出“民主集中制是党和国家的最根本的制度,也是我们传统的制度。坚持这个传统的制度,并且使它更加完善起来,是十分重要的事情,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命运的事情。”⑥这些都说明了随着大跃进运动所造成的全国性的粮食困难问题,加上庐山会议后党内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现象,都使得党内许多领导人意识到发扬党内民主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肯定了民主集中制的重要地位。

(二)探索在民主中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毛泽东发动大跃进的初衷是希望能够尽快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干起来、富起来,早日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然而理想与现实之间是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伴随着毛泽东飞一般速度的不是越来越富裕的人民生活,而是由于不切实际,不尊重客观经济规律所带来的全国性的经济困境。刘少奇在经过亲身调研后得出了“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的结论,并在七千人大会报告中提了出来。并且把调查研究引入到实事求是作风建设上。刘少奇指出正是由于忽视了实事求是精神,没有调查研究就下决定,瞎指挥才导致了困难局面。因此要在工作中加强调查研究。面对着全国上下困难局面,毛泽东也从自身找原因,从实际工作中反思自己。毛泽东在大会上指出“必须通过从群众中来的方法,通过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研究的方法,对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经验,做历史的考

察,才能找出客观事物所固有的而不是人们主观臆造的规律。”⑦

(三)提出发展党内民主监督问题

在七千人大会上邓小平同志作发言报告时提出了要加强对党的各级领导人进行监督的问题。他指出“我们党成为执政党,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但是,执政党也不是很容易当的。”⑧“我们要重视党委内部的互相监督作用这一问题。上级不是能天天看到的,下级也不是能天天看到的,同级的领导成员之间彼此是最熟悉的。这样做,对于同级里面讨论问题,取得一致意见,作出决定,也是很重要的。”⑨刘少奇在此期间也插话肯定,并认为从中央到省委甚至到基层都可以效仿实施。刘少奇还指出为了更好地健全党内生活,严格党纪,党的各级监督委员会在发现违法乱纪行为时可以越过同级党委,直接向上级党委或监察委员会反映问题。毛泽东对这个意见也表示了肯定。认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达到“检查工作、总结经验、交换意见”的目的。这表明党的领导集体开始意识到监督在党内民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并开始有意识的探索监督委员会在监督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履行监督职责。

三、七千人大会在探索党内民主中的局限性

[注释]

①《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16.

②《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296.

③《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302.

④《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294.

⑤《刘少奇文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364.

⑥《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312.

⑦《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305.

⑧《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303.

⑨《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310.

⑩《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316.

*作者简介:苏轶群(1984-),女,河南商丘人,硕士,中共商丘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D26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14-0129-02

猜你喜欢

党内民主探索
党内民主语境下高校学生党支部公推直选机制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视角下的党内民主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面向小学课堂教学的智能闯关游戏设计思路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对禁止“妄议中央”,干部有哪些顾虑
禁止“妄议中央”的必要性、针对性与可行性
不准“妄议中央”≠压制党内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