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化发展视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6-02-04

山西青年 2016年14期
关键词:大学生

何 静

贵阳中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基于文化发展视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何静

贵阳中医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摘要:利用特有的道德准则、政治观念、思想观点等来左右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使之成为匹配社会规范的教育活动,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它成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力。

关键词:文化发展视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一、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的意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文化的发展进步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所以说,思政教育工作者理应吸纳中国繁荣的文化,并逐步在思想政治教育有所使用。我们应该努力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力,利用现代文化来积极教育学生,想方设法充实他们的文化知识,一步步形成文化认同感,从而让大学生能够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不断加大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作用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这也是提升德育实效的必然,成为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的意义主要有两点,一是德育实效的最终结果,二是文化强国的必经之路。

二、当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在当前时代中,人才综合素质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因素。企业选才的第一步是要求人才必须具备相应的学历,然而更关心的还是思想政治面貌和道德思想。所以说,企业更中意的还是那些具备德才的高素质人才。随着我国当前社会环境的不断变迁,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一些学生往往被虚假的信息或者是错误的引导而产生了价值观、世界观等等诸多方面的扭曲,一些人耽于享乐,拜金主义思想严重,所以当前我国高校必须针对大学生在人生观多方面的现象,不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当前我国的思想教育工作却做的不到位,教育方式相对落后,教育内容往往没有出现较大的创新,导致内容上陈旧,方法比较落后,所以教育的效果不明显,所以我们必须从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和当前教育的形式进行创新。我国许多高校大学生作为年轻的一代往往具有较严重的自我意识,大学生很多时候在道德上有所欠缺,个性的同时也是自我的膨胀,一些人崇尚自我主义和拜金主义,还有不少人对于自我的职业规划没有明确的意识,这对于我国大学生的未来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断调整我国的教育方式方法,为国家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

三、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的措施

(一)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高地

1.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国家兴亡的关键,成为全党同仇敌忾的思想根基,理所当然是社会主义文化精髓。作为党和国家将来的主人,大学生理应以此为根基且坚持到底,进而成为最正确的价值取向,所以大学生应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以说,价值体系理应在教学中时时有所体现。利用哲学社会科学来完善文化氛围,进而让大学生正确指引社会思潮,进而再次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位置。结合思想政治教学,必须努力培养、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大学生形成最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所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合理、科学的思想认识。

2.增强全球语境下的文化话语权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领域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首先要具有稳固的本土文化,同时还需要国际思想的冲击。所以说,务必要加大全球语境下的文化话语权,也有利于稳定我们所说的文化主导权。其包括了创造权、表达权、设置权、传播权等。此项工作不仅重大,而且时间紧任务重,成为当之无愧的战略性问题。不断鼓舞大学生开始关心文化领域,并分析研究西方文化话语的政治思想、价值取向等,最终使得文化话语权更加稳定和扎实。还要大力宣传文化话语,加大文化话语权,在改进大学生思想行为的过程中发挥较大的影响力。

3.创新发展我国大学的优秀文化

大学文化底蕴较为深厚,成为传承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存在不可替代的教化作用。不断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高地,才能继承发扬中国的大学文化。由于消费的不同,会产生不一样的生产文化,文化通过传承也会得到创新。唯有在优秀文化的指引下,并逐步开拓创新,才能让师生获得精神文化的满足感。在这种情况下,建设优秀文化已经提上日程,其中包含精神文化、学术文化、艺术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网络文化等,特别是要培养和关注大学精神。

4.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

如今,全球社会经济不断融合、不断发展、不断繁荣。多种文化形态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这也左右了大学生的意识形态、价值取向等,这一情况并持续升温中。在当前时代,不断激励和发展大学生文化已经成为时代所需,更是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高地必然选择。所以说,思政教育理应在优秀文化的指导下,借鉴中外文化的好处,且要满足文化教育权这个前提,逐步增强文化创新水平,让其产生认可和赞同,最终的目的是实现文化素质全面发展,使综合素质源源不断的提升。

(二)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的潜在作用

1.优化、净化大学文化环境

优化文化环境有两点:软环境和硬环境。两者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务必要两者都要兼顾,实现全面发展。网络文化、舆论情况、制度、校风、教风、学风等归根于文化软环境,这种大学精神的建设对大学生成才成长至关重要,能够循序渐进对他们产生影响。所以说,优化软环境至关重要。同时,我们要以网络为出发点,进一步扩大宣传,展开网络文化建设,想方设法给予大学生精神食粮,从而指引他们走健康之路。

2.加强大学的优秀文化传播

第一,要清晰理解大学在文化传承中承担的作用;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最终的宣传对象;第三,广大师生则是它的受众群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想入脑入心,务必要和学生们的现实状况紧密相连,找到问题的根源,知晓现实需求,以创业、就业这些热点和难点为出发点,从而让学生们可以更好的找到自我价值,明确社会价值的意义。同时,还要创新教学方式,利用讲坛、讲座、沙龙等形式让学生们开拓思维、拓展知识,提高自身能力。

[参考文献]

[1]魏荣,王京京.论生态文明建设诉求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3(05).

[2]卢景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态课堂的形成[J].教育评论,2013(02).

[3]李忠安,张博强.大学生生态意识教育的内涵及发展理路[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02).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14-0125-01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国际大学生节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新大学生之歌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