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创新

2016-02-04

山西青年 2016年14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环境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策略

黄 恺

西安石油大学,陕西 西安 710065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创新

黄恺*

西安石油大学,陕西西安710065

摘要: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也开始日渐普及到各个领域,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的关键,其应该在信息技术环节下实现创新以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求。本文从信息技术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特征入手,具体分析信息技术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最后结合实际研究出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的策略,以期进一步推动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环境;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策略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实现了迅猛的发展。互联网信息环境已经成为了教育发展的重要的条件。信息技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带来了颠覆式的影响,其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如何开展,积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充分发挥其价值,成为了教育行业关注的重点。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就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基础上,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向学生进行教育的活动。其能够为学生提供信息技术的学习环境,并且通过信息技术传递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包括两个内容:1)单纯的指信息技术给思想教育工作、教学方式、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带来的影响。2)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实现网络信息化。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1.互动性

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通过信息技术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传统的教学方式是片面、单向的,而信息技术可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与手段,从而从各个方面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因此,信息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区别就是互动性[1]。

2.潜化性

潜化性就是指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以平等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摒弃了传统教学中教师说教的方式。这样能够有效的防止学生出现厌烦情绪,学生接受知识信息会更加的容易。例如高校的论坛能够实现多向互动,如果将其进行合理利用就能够正确的把握论坛的思想方向,在潜移默化中运用思想政治教学理念解决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3.开放性

信息技术在不断的发展进步,信息交流也愈加的便捷。网络用户能够通过互联网获取各种信息,并且可以针对各种问题展开交流。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互联网的信息内容十分丰富,人们可以通过搜索引擎获取信息与知识。在网络信息不断开放的基础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量与开放性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可以更大程度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将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能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将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由片面发展至综合。进一步丰富其内容,丰富其教学手段,使得其更加符合当代大学生的需求,贴近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能够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生开展更加深入的交流,正确引导学生展开学习和生活[2]。

二、信息技术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1.对大学生的正确价值理念造成负面影响

在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网络已经深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中了。网络具有蔓延速度快,应用范围广泛、信息传播迅速等特点,能够对大学生的正确价值观造成深刻影响。网络上存在大量不健康、错误、虚假的信息或观念,很容易干扰辨别能力低的大学生,以致其误入歧途[3]。

2.对大学生的正常生活与交际产生影响

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大学生长期处于虚拟世界中会使得沉迷其中,长期以往会导致大学生缺乏与周围朋友、家人的沟通、交往,大大影响了对大学生的沟通交往能力。由于网络存在虚拟性,所以大学生在接触网络的过程中缺乏监督,就很容易降低道德底线。现实生活中不敢做的事情,在网络上可以轻易实施。大学生在虚拟的网络中遨游,不用理会现实中的道德束缚,十分容易造成道德人格缺失。

3.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挑战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比较固定,缺乏灵活性,教育观念传统单一,不具有开放性,教育内容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网络信息化的当代社会,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始出现转变。信息技术改变了空间与实践的限制,信息的开放性向传统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挑战。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

1.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效率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般都是在教室或心理咨询室进行,教师一般都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沟通,教育往往集中在一个时间段或一个地点。信息传递条件较差,教学内容也十分单一,大大降低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与价值。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与信息技术结合,能够有效促进信息传播速度与效率,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教师可以第一时间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讯息进行传递,供学生随时阅读,学习[4]。

2.提升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网络的匿名性是其独有的特性之一。在网络面前不论身份、地位、年龄、职业,人与人互相之间都是平等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使用QQ、微博等通讯软件发表自己的看法与建议,与教师实现平等的实时交流。在信息技术的网络环境下,教师能够及时的了解大学生的真实想法,并且做到及时引导,从而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时性。

3.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般都是在课堂中进行,教师进行传授,学生倾听。这一模式就是向学生传递受过滤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枯燥乏味,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课堂缺乏活力与生气。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从数据、文字、图形、视频等多个方面表现,使得大学生实现多种感官认知,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对促进教育工作者的热情与积极性产生了巨大的积极作用。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一)更新教学理念

教育理念创新的关键就是实现观念的转换与创新。信息技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创新首先就应该实现观念创新。网络是一个国际性、开放性的平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始终秉持着国际化、民主化的理念。不单单要扩大网络教育的范围,突破地域限制,更为重要的是还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主动进行信息搜索与整理,接受正确的思想理念,将健康的思想与价值观深入。

(二)创新教学内容

网络上的信息资源十分丰富,包括整个社会生活范围。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更新传播速度十分快速。首先,教师应该从网络上获取最新最快的信息与成果,通过文字、视频、图像等方式体现出来,从而实现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再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添加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课程,这是由于大学生还未全面接触社会,很难分辨信息的正误,容易模糊是非。高校设置网络心理教育课程和心理咨询服务能够及时获知学生的心理变化,有针对性开展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培养其正确的网络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与判断能力[5]。

(三)改善教学方法

传统的思政教学模式多为教师单向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主要靠死记硬背来学习及巩固老师传授的知识。这样学生很容易对学习失去兴趣,不会主动积极去接触知识。一方面,教师要实现教学资源数字化,将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制作成视频、图片、文字等数字形式,使教学更加的直观,过程更加的生动形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提高思政教学的质量;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各种网络社交平台与学生平等交流,网络的隐蔽性使学生摆脱现实生活的束缚,展现真实的自己,可以更轻松的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教师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现状并有针对性的对其开展引导教育。

四、结束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我国高校教育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应该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内容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理念为导向,坚持党的指导方针正确的引导大学生,从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等手段入手,打造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从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真正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发钦,覃萍.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研究——以《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6).

[2]王萍霞,肖华.基于网络新媒体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形势与政策》全程网络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01).

[3]陈定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4).

[4]杨欣虎,范晓光.校园文化整体性视野下的和谐校园文化建设[J].教学与管理,2010(33).

[5]韦鸿鹏.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出路[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02).

*作者简介:黄恺(1985-),男,陕西绥德人,硕士研究生,西安石油大学,留学生辅导员,研究方向: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14-0122-02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环境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策略
从教育价值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
不良网络舆论对高校思政教育影响探析
互动与互补:《新周刊》微博传播策略浅析
关于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思考和浅谈
新形势下企业干部管理的创新策略探究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创新
信息技术环境下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活动效益的方法与策略探讨
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科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
信息技术环境下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改革
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风险预警方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