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犯罪心理的矫治与干预

2016-02-04

山西青年 2016年14期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犯罪心理

张 倩 陈 希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青少年犯罪心理的矫治与干预

张倩*陈希*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河南开封475000

摘要:本文通过对犯罪心理和心理矫治的概念的理解,详细论述了对于青少年犯罪心理的矫治措施。从正当宣泄情绪,认知行为矫治和人格矫治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帮助犯罪青少年实现心理矫治。

关键词:犯罪心理;心理矫治与干预;青少年犯罪

一、青少年犯罪心理

(一)犯罪心理

在弄清“犯罪心理”这一概念之前,要先明确“犯罪”的概念。刑法中的“犯罪”是指严重危害社会、触犯法律、依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犯罪心理是指与犯罪行为的发生、发展和完成有关的所有心理活动和相关心理因素的总称。人类所有的行为都受其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的支配。犯罪行为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行为,发生和发展的具体过程都是犯罪心理的外在表现,都要受到犯罪心理的支配。因此,所有的犯罪行为是犯罪心理的外化形式。

(二)青少年犯罪

所谓青少年犯罪,是指已满14岁不满26岁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实施了应受刑事处罚的行为,包括年龄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犯罪和年龄已满18周岁未满26周岁的成年人犯罪。

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目前世界的三大公害之一。据研究发现,青少年犯罪的比例在不断攀升,犯罪类型多样化,犯罪工具科技化,犯罪结果残忍化,这三个趋势让人不寒而栗。同时,青少年犯罪的顽固性和持续危害而让我们不得不重视青少年犯罪心理的矫治和预防。关于预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二、心理矫治

犯罪心理矫治是指促使犯罪的心理和行为发生积极变化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行为矫正等活动的总称。美国当代法律心理学家表示:“从理论上讲,犯罪人心理矫治与干预既包括精神分析,也包括行为方法。不同的矫治活动既可以由专业人员进行,也可以由受过训练的准专业人员在监督下进行。治疗与干预活动可以一对一的进行,也可以在集体情景中进行。”

对于青少年的犯罪心理的矫治与预防更需要专业人员和准专业人员付出给予更多的耐心和关爱,同时,运用适当的矫治与干预的方法。

三、矫治与干预方法

(一)正当的情绪宣泄

据研究发现,多数犯罪青少年总是有许多负面情绪,这些情绪得不到正当处理,在许多生活事件中不断积累,最终导致严重的爆发。尤其是一些来自于破裂家庭的青少年,父母是极端专横跋扈的人,家庭关系紧张,父母多用暴力行为与青少年交流,青少年多年的愤怒情绪得不到宣泄,最终养成青少年冷漠、残忍、暴虐的人格。

因此,在我们对青少年犯罪心理进行矫治和干预之前,首先要允许青少年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并帮助他们寻找正当的方式宣泄不良情绪。工作人员要给予青少年耐心和关爱,让青少年感受到安全和信任,建立良好的关系。为之后的心理矫治与干预奠定良好的关系基础。

(二)认知与行为矫治

认知理论认为,个体对外部事件的想法、解释和自我陈述对其自身情绪和行为功能有很大影响。而个人的情绪困扰源于认知扭曲,即对实际情景事件予以歪曲或错误的解释。研究发现,犯罪青少年对激怒意图不明确的情景(模糊情景)做出愤怒反应更加明显,更倾向于有意归因,更容易出现愤怒情绪,并产生有敌意的报复行为。这样的敌对认知会更加明显,他们会认为攻击是解决矛盾的唯一方式,完全将攻击与犯罪行为当做合理的。因此,想要对犯罪青少年的行为进行干预,需要矫正其认知。

认知行为和认知干预疗法的目的在于帮助个体挑战他们的不合理、歪曲的思维模式,建构更具适应性的信念体系。从改变个体内的思考实现改变行为。认知与行为的矫治主要有四个阶段。

认知准备阶段:让青少年在一些负性事件的角色扮演中意识到自己的认知、行为和情绪,并记录下来进行量化评价。

认知改变阶段:运用验证等方法让青少年意识到自己的认知歪曲,出现认知上的松动。工作人员在改变其认知过程中要表现出最大的耐心和鼓励,并对青少年的改变和进步给予表扬,强化其积极的认知。

行为技能获得阶段:知道青少年重新评价负性事件中自己的认知和情绪。同时进行自我放松训练,加强自控能力;使用榜样示范和角色扮演,让青少年进行社交技能训练和自信心训练,并对青少年的行为积极部分予以鼓励和肯定,及时指出不足之处。

应用与巩固阶段:鼓励青少年在情境中使用已经学会的技能进行社交。这样的实践活动可以个别进行,也可以团体进行。

(三)人格矫治

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原因多样,其中人格缺陷和障碍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导致青少年人格缺陷和障碍多和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和学校教育与社会消极影响有密切的关系。青少年本身就具有自控能力较弱,是非辨别能力有限的特点,这些不良影响会使青少年本身不成熟的人格偏离正道,最终形成不良人格。

针对犯罪青少年的人格特征,不良人格的矫治,就需要矫治不良人格和培养成熟人格入手。首先,要加大对犯罪青少年知识文化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改变其原有的知识和道德水平,建立新的正确合理的知识和道德结构。然后,给予犯罪青少年最大的关心和耐心,让其获得安全感,树立良好的人格榜样。接着,帮助犯罪青少年克服缺乏的自制力,培养其自觉性、自制力和独立性的人格品质。最后,帮助青少年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包括劳动技能,人际交往能力和抗挫折能力等。

[参考文献]

[1]孙莉.犯罪青少年的心理分析及心理矫治研究[D].武汉大学,2005.

[2]吴雯.对高愤怒特质男性青少年犯的认知行为团体干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

[3]杨新焕,成广海,车军社.青少年暴力犯罪成因与心理干预研究综述[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院报,2011,4(6):46-49.

[4]田歆.试论运用社会技能训练矫治青少年犯罪[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6,2:99-104.

*作者简介:张倩(1991-),女,汉族,河南洛阳人,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心理咨询方向);陈希(1992-),女,汉族,河南许昌人,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心理咨询方向)。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14-0105-01

猜你喜欢

青少年犯罪犯罪心理
我国犯罪心理测试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犯罪心理痕迹应用现状与反思
犯罪心理痕迹应用现状与反思
犯罪心理画像初探
论青少年犯罪现状及预防犯罪的策略
浅谈犯罪心理痕迹
有关青少年犯罪的人格理论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对策
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问题研究
找寻犯罪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