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温长征精神 做合格党员

2016-02-04

山西青年 2016年14期
关键词:长征理想信念红军

雷 芸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曲靖 655000



重温长征精神做合格党员

雷芸*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云南曲靖655000

摘要:80年前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中国献给世界的,是一部伟大的、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这场举世无双的远征,不仅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更因此锤炼熔铸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重温长征中书写下的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不畏任何艰难险阻,不畏一切牺牲,仅仅依靠群众,与人民生死相依,患难与共,顾全大局,严守纪律,团结协作等精神,对我们加强执政党和党员的自身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长征精神;合格党员

有人说:“长征赋予了中华民族许多世纪以来所未曾见到过的、异乎寻常的团结和非凡气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温长征精神,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认真把长征精神这笔巨大的精神财富运用好,对今天我们加强党的建设和党员的自身建设都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教育意义。

一、对党的无限忠诚、坚定的理想信念的长征精神是中共党员安身立命之本

长征队伍一部分是来自社会最底层的贫苦百姓,他们目不识丁。一部分是文化政治精英,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政治精英们学贯中西,深谙马列主义理论,视国家民族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他们很少对身边的战士讲那高深的道理,他们深深知道,中国这块土地最能打动人心的就是两字——平等,他们用行动影响着目不识字的红军战士。那些穷苦的老百姓,见惯了污吏贪官,恶霸劣绅。可自从加入这支队伍,领袖和老百姓吃着同样的菜根,穿着同样的衣服,老百姓以前不被那些恶霸当人,现在觉得一下子平等起来了。没有文化的老百姓坚信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胜利一定是属于他们,受苦受难的老百姓一定能得到解放。长征是这样的一支部队,指挥员年龄不足24岁,战斗员不足20岁,14岁到18岁的战士至少占40%,在前有围堵,后有追兵,天上是敌人的飞机,穿着单衣、饿着肚子的情况下,每天急行军50公里以上,用脚板去丈量的,这条征途中平均不到300米就有1个红军战士倒下。是什么支持红军战士完成这漫漫征程,创造了举世震惊的奇迹呢?是信念,是普通战士对平等和做人的尊严的追求,是中国共产党人那坚如磐石、改天换地的革命理想。长征之路是信仰铺就成的路!

信仰的力量是巨大无穷的。美国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不顾年迈历时一年多完成对长征路途的行访,写成《长征——闻所未闻的故事》在中美两国同时出版,正如作者在书中写到的“人类精神一旦被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如革命年代那般坚定的信念,拥有强大内心力量,是当今共产党员身上稀缺而宝贵的精神,但它却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当前我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期,社会的转型期,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西化”“分化”思想不断侵袭,全球化进程中,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蔓延,理想信念被弱化,挡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站得稳立场,坚守住共产主义信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对中共党员来说尤为重要,不可或缺。正如习总书记指出的,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如果缺失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会蜕化变质。近年来,不少领导干部因政治上变质、精神上萎靡、物质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等原因锒铛入狱,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坚守住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得了“软骨病”。党中央一再强调,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的防线就很难守住。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和党性修养,不会随着年龄和党龄的积累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增强。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要抓住“两学一做”的契机,从党章党规和总书记系列讲话的学习中,从实践修炼中不断汲取理想信念之钙,练就金刚不坏之身,既利己又利国。

二、不畏艰难险阻、不畏一切牺牲的长征精神是每个党员要履行的一项基本义务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不畏艰险、不畏牺牲的远征。长征跨越了中国十五个省,转战地域面积的总和比许多欧洲国家的国土面积都大。长征翻越了二十多座山脉,其中的五座位于世界屋脊之上且终年积雪。长征渡过了三十多条河流,包括世界上最汹涌险峻的峡谷大江。长征走过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广袤湿地,那片人烟罕至的湿地的面积几乎和法国的国土面积相等。而更重要的是,在总里程超过两万五千里的长征途中,中国工农红军始终在数十倍于己的敌人的追击下,遭遇的战斗在400场以上,平均3天就发生一次激烈的战斗……强渡大渡河,枪林弹雨中,十七勇士驾着从敌人手里夺回的小船,从浪尖突向对岸;飞夺泸定桥,二十二名突击队员冒死爬上摇摇晃晃的铁索,一名战士中弹跌入河中,又冲上去一名,无一人畏惧退缩……中央红军一支8.6万人的队伍从临时中央所在地瑞金突围,冲破敌人4道封锁线,人员损失过半,仅剩3万多人,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仅剩近8000人。中国工农红军遭遇这样多困难做出这样的牺牲能够完成这次战略大转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红军官兵们理想信念所铸成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英勇顽强、不畏牺牲的战斗精神。

比起80年前那段远征,当前我国要实现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条道路更长、更伟大、更艰苦。需要“梦之队”的每个成员具有战胜万难的勇气,接续奋斗才能实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面对新的风险和挑战,各种矛盾和问题较多显现出来,在这样的情况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一定要把握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不畏艰难险阻、不畏一切牺牲的精神当下同样需要。为了国家的安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大众出行便利等等,仍然需要各条战线的人的奉献和牺牲,牺牲休息、牺牲与家人团聚、牺牲了个人和小家的利益,困难危险时刻,甚至需要献出宝贵的生命。中国共产党员是普通群众的模范和榜样,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一切”,“为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难和危险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既是党章对每个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和义务,也是共产党员模范作用和先进性的表现。重温这一精神,就是要求每个中共党员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履行承诺,兑现入党誓言,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

三、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长征精神是共产党员永保优良作风的关键

长征的军队,视人民为父母,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对群众的财产秋毫无犯。在寒冷天气中宁可背靠大树睡觉、休息屋檐下,也不进入老百姓的家里。面对地里面将要成熟的庄稼,宁可挖野菜吃,也坚决不动群众一棵庄稼。经过少数民族地区时,与少数民族群众坦诚相见成为朋友,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刘伯成与彝族首领小叶丹歃血盟誓,结为兄弟的故事,成为长征中的佳话。红军所到的地方,全心全意为群众办事,打土豪分田地,帮助穷苦人翻身,广大群众把红军视为自己的子弟兵,是穷人的队伍,把红军称为“菩萨兵”。红军优良的军队作风赢得了人民的衷心拥护和大力支持。长征途中遇到的许多难以想到的困难,都是当地群众帮助解决的。强渡大渡河,十几名船工冒着枪林弹雨,一浆一浆地划,用背顶着船,把红军战士送到对岸。面临茫茫草地当地一位六十多岁的藏族同胞带领红军在水草地行军四天四夜,开辟一条让红军大部队通过的生命线。粮食和物资匮乏,各族群众节衣缩食,竭尽所能提供支援。据有关资料显示,红军在过藏区时阿坝人民总共为红军筹集粮食2000万至3000万斤,大小牲畜20万头,土盐5000余斤,还有大量食油和蔬菜等。中国共产党人就是这样心系群众、依靠群众,才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将长征变为党和红军的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最终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

“什么时候我们党切实想到了人民群众,忠实服务于人民群众,我们的事业就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一位老红军这样总结。党员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现在我们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经济大而不强问题依然突出,人均收入和人民生活水平同发达国家还不可同日而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依然需要付出艰苦努力。“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人民是改革发展成果的建设者和创造者,没有人民的参与和创造,社会主义事业将会一事无成。为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需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举全民之力来完成,这就需要广大党员、干部,以优良、模范的行动来感染号召群众。一个党员一面旗,每个党员的言行都代表党的形象,只有做到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群众办实事,人民群众才会相信我们,跟从我们的。所以每个党员要做到任何时候不能改变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忘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能丢弃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历史主义唯物观点,向群众学习,为群众办事,在“为民、务实、清廉”的旗帜下,站正群众立场,强化宗旨意识,在信仰灯火的照亮下,用党员的良好形象来吸引群众、发动群众。

四、顾全大局、严守纪律、团结友爱的长征精神是中共党员提高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条件

长征途中充满了同甘共苦,互助互爱、生死与共的集体主义精神。过草地时,毛泽东不顾自己安危,把担架让给患病发烧的警卫员;彭德怀下令杀死自己心爱的战马,把马肉分给几天没有进食的战士;仅有的一把小米和青稞,大家分着吃;不多的一锅野菜汤,大家分着喝……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党员身先士卒,战士们毫不退缩,总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这种生死与共、互助友爱的精神,使红军凝聚成了一个坚不可摧的战斗集体,增强了战斗力。从长征开始的损失惨重,到决定突围西进向贵州方向进军,红军各部始终自觉维护大局、坚决执行命令,不惜牺牲个人和局部来保证大部队的突围和转移。在遵义会议上,中共领导人不计个人恩怨得失,集中解决当时最为紧迫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对博古等人的批判始终限制在党内斗争的范围;在反对张国焘分裂主义的斗争中,党中央从革命事业的大局出发,既坚持原则又做了大量的说服教育工作,最终避免了红军的分裂。红军各部一致行动最终能实现了三大主力的胜利会师。

顾大局,守纪律是当前党建工作中大力提倡的。顾全大局,对每个党员而言,就是要时时处处以大局为重,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重,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维护中央政策的权威性,保证中央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人心齐泰山移,大局意识是中共党员的重要品质,是党提高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条件,它要求每个党员要克服狭隘思想,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党的任务,自觉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不能为地方或者局部、自身利益拒不执行中央政策,只有做到胸怀大局才能保证党和国家既定目标的实现。严守纪律就是自觉遵守党的纪律,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党纪是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和不可触碰的红线,只有讲规矩,守纪律,才能保证中共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赢得人们的信任,才能保证共产党的号召力。新颁布实施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从立规的角度为党组织和党员划出了不可触碰的底线,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维护党章和党内法规的权威性、严肃性,目的在于让广大党员要牢固树立党章党规党纪意识,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守住纪律“底线”,自觉做守纪律、讲规矩的模范。因此党员要自觉学习条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心怀戒尺,坚持理想信念宗旨,永葆共产党员清正廉洁政治本色。

总之,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次伟大战略行动,它创造的精神还有很多,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和自由解放的精神,百折不挠的乐观态度,不怕牺牲的英雄主义,挑战极限的无畏精神,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精神等等。在全国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之际,在全国贯彻执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之时,重温长征精神对党员心灵的净化和党性的提高很有裨益。

[参考文献]

[1]王树增.《长征》.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10.

[2]李传兵,刘文科.刍议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J].学校党建与思想建设,2016.1.

[3]石仲泉.体验和解读红军长征精神.中国教育报,2006-10-16.

*作者简介:雷芸(1972-),女,汉族,云南曲靖人,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中共党史。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14-0056-02

猜你喜欢

长征理想信念红军
习近平2021年9月1日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我们为参加“七大”走了一次“小长征”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少寨红军桥
十送红军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再唱十送红军
倔强的小红军
长征五号首飞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