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孔子经济思想的四重维度*

2016-02-04

山西青年 2016年14期
关键词:颜回子贡财富

崔 翔

河北大学,河北 保定 071000



浅析孔子经济思想的四重维度*

崔翔**

河北大学,河北保定071000

摘要:孔子经济思想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历史资源。孔子在其作品中提到许多关于经济运行方面的重要观点,在历史影响深远。本文通过分析孔子经济思想的基本观点,加深对先秦儒家思想的深入认识,对当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孔子;经济;义;利

一、发展经济与道德教化的同时并举

古今中外普通人生存的重要目的就是获得更多的财富,追求更好的物质享受。孔子并不否认这一点并积极肯定是人的本性,所谓“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人民喜好富贵厌恶贫贱,只要以正当的方式去追求就可以接受。而有德行的人必须按照一定规范为人处事,即使生活困顿也不等更改。在充分肯定复制追求的基础上,孔子更加看重人更高的精神需要,就是知仁懂礼的道德要求。孔子意识到不对百姓进行教化,物质水平的上升会使人产生行为放纵,没有具体生活目标的混乱行为,在对弟子冉求询问卫国人口众多以后怎么办的回答中,孔子首先回答道“富之”继而在“富之”的基础上加上“教之”,富裕只是基础,提升修养才是更高层面的升华和保障。

二、生产消费上的有选择性

孔子主张各个阶级成员有着不同的行为规范,首先在工作选择中,对待普通体力工作他主张由劳动人民来承担,士人阶层的价值体现在治理国家事务上,两者的择业标准有着不一样的要求,就是所谓的“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孔子对待弟子樊迟向老师讨教农业劳动的知识,孔子批评他为小人,他认为身为君子要通过向统治者进言规劝来影响国家大政方针来实现人身价值,只要统治者施行德政,有效发展生产是促成国富民强,士的社会贡献就得到了体现。其次,在消费中孔子也主张各阶层要按照社会地位进行选择,对待诸侯越礼的奢侈行为他十分谴责,呼吁统治者“克己复礼”,合乎德政仁义,来缓和日益严重的社会矛盾冲突。对身处穷困的颜回安贫乐道的行为高度赞赏,称赞其为贤人。孔子对待自身消费也极其严谨,在徒弟颜回死后的举动堪称表范,颜回死后因家贫无棺材下葬,颜回的父亲向孔子请求卖掉所乘的车子来葬颜回,孔子尽管痛惜爱徒之死但没有答应,他认为这有所违背大夫的礼节。

三、商业活动中的规范有序

春秋末期,战争多发,交通不便,商人旅途不便。鲁国大臣臧文仲对商人态度恶劣,不仅设置多处关市并且大幅增加征税额度,商人苦不堪言,孔子认为这种行为“不仁”,虽然在短期增加国家收入,但商人积极性受挫,从长远来说是不利于商业发展的。弟子子贡不擅长学问,但有很强的经商才能,孔子欣赏子贡的这一才能,并加以赞赏:“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学问高的颜回贫穷终生,学问差的子贡因为不默守陈规,敢于创新、勤劳能干、善于捕捉商机却十分富裕。他注重开发自贡的商业才华,当面对自贡关于怎么处理美玉的提问时连说“沽之哉!”,将美玉卖掉来换取金钱,子贡在以后的经商过程中越来越顺利,终成能与国君相提并论的大商人。在商业经营活动中,孔子提倡“信”,所谓交往有“信”,交易双方在往来时“信必行,行必果”,注重对行为的负责,提高运行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统治者也要秉承诚信原则,“谨而信”、“信而后劳其民”,以赢取百姓信任支持。在义利之分中,孔子不反对获取财富,只是侧重于获得财富的手段是否正当,手段正当则予以支持,反对不择手段的谋取私利,这样的富贵就如同“浮云”。

四、财富分配上的相对合理

孔子在主张“富民之道”,发展经济作为社会稳定基础的同时也强调分配的重要性。只发展经济,社会财富总量扩大,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认同国家统治,但如果分配不公平照样会使社会动荡。孔子的分配思想在《论语·季氏》有集中的体现,他说:“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诸侯君主要重视尽量合理分配财富,财富的公平分配重于财富的分配程度,对境内安定重于人民的多少,只要做到分配公平就会不觉得贫穷和人少。当然,孔子不是强调财富的绝对平均分配,根据朱熹的解释重点在于对孔子“均”的正确理解,他认为“均”不是绝对平均而是在于分配的各得其分,也就是在一定的标准下使得各阶级都能获得相对合理的财富,只要分配做到相对公平社会就会相对安定。孔子推崇周礼规定标准的公正合理性,也就意味着分配本身具有层次性。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5.

[3]梁启雄.荀子简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85.

[5]张鸿翼著.儒家经济伦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7]孙钦梅.中国传统节约思想的现代嬗变[J].社会科学战线,2015(07):207-211.

[8]张凤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消费文化刍探[J].山东社会科学,2015(10):144-149.

[9]陈晓龙,崔迎军.传统俭德的多维内涵及其当代价值[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62-67.

**作者简介:崔翔,男,汉族,河北沧州人,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经济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B9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14-0036-01

*2015河北省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儒家道德定位研究”(课题号:S2015012)。

猜你喜欢

颜回子贡财富
子贡文化心理释义
颜回偷食
不知不识
Being Humble Enough to Consult One’s Inferiors不耻下问
颜回之乐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好奇心是一生的财富
如何应对第三轮财富洗牌?
颜回之乐
“火红财富”的拥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