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纸媒新闻客户端的生产创新策略

2016-02-04王莹璐

传媒 2016年19期
关键词:客户端传统媒体融合

文/郭 嘉 王莹璐

纸媒新闻客户端的生产创新策略

文/郭 嘉王莹璐

互联网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的冲击有目共睹,传媒生产者亟需以互联网思维来考虑如何实现纸媒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当前,移动新闻客户端成为人们阅读新闻的主要载体,也是纸媒与新媒体深度融合的重要方式。本文通过对目前纸媒新闻客户端的深入研究,提出几点生产创新策略,以期为传统纸媒新闻客户端的建设提供参考。

传统纸媒新闻客户端生产创新

互联网发展给传统纸媒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也促使传统纸媒在转型探索中不断前进,在保证信息品质的基础上,对媒体的生产创新做出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如明晰品牌定位、稳定目标受众、整合采编流程和构建社群等,而新闻客户端是传统纸媒与新兴媒体融合的主要方式之一。笔者研究发现,目前纸媒的新闻客户端大多只是把内容进行了搬移,并没有充分发挥移动新闻客户端的优势。一个好的新媒体产品,不仅应专注于内容生产,还要兼顾分发策略、运营方式、产品设计,并且以长远的眼光考虑盈利模式创新。

一、优化新闻客户端界面设计,完善阅读体验

当前,各大“新闻客户端”内容多以单条方式呈现,关联性差、设计感不足,可以采取一些改进措施。首先,在关联性上,可以采用Twitter和Apple曾经推出的“新闻聚合功能”,即先为新闻“贴标签”再进行分类,用户在打开某专辑时可以看到与主题相关的所有新闻,增加了新闻之间的关联性,将新闻以一种更加立体的方式呈献给读者。其次,在设计方面,客户端的瀑布流呈现能突出极简主义的理念,但如果整个客户端风格和排版毫无变化,会让用户产生审美疲劳。多样化的排版和高清、惊艳的图片运用是值得借鉴和完善的地方。最后,可以在客户端内部增加一键置顶的按钮和在瀑布流的基础上增加翻页功能,以方便用户快速定位自己所需的新闻。

二、智能化推送信息,匹配用户需求

研究发现,主打内容制作的新闻客户端后台多数并不支持“算法”,难以达到智能化推送的目的。其推送或是直接按照发布的时间顺序排列,或是编辑根据经验来主观选择新闻信息的呈现及其排序,极少考虑用户平日的阅读习惯和阅读需求,对读者而言,这种阅读无异于在传统媒体上的阅读。而且,由于新闻客户端内容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信息呈现是无限的,会使读者因为海量的信息而感到疲惫。

在供大于求的互联网时代,从海量资讯里快速、精准地推送用户需要的信息是增加用户体验的第一要义。新闻客户端应该做的是:发展后台算法技术,将推荐的任务让渡给算法,根据用户平日阅读新闻的偏好,智能化推送新闻。因为本质上来说,新闻的核心特征正在历经一个从“故事”到“数据”的转化,一个从线性的、质化的、叙述者主导的表达模式向非线性的、量化的、用户为主导的探索模式。

三、追踪传播路线,优化内容生产过程

新闻客户端在报道的速度、独家性和垄断性方面独树一帜,但是总体来说,并没有做过绘制传播路线的尝试,以了解新闻的传播点和引爆点。目前,媒体处在搭建基础平台阶段。在这个阶段,最有价值的活动是创造并运营好这套复杂的系统,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技术、产品、设计、运营和战略,而内容嗅觉只是加分项,新闻客户端并没有做过绘制新闻传播路线的尝试,没有关注过哪些新闻点更具有传播性和话题性。

新闻聚合网站Buzzfeed开发了名为Pound的技术值得借鉴,该技术旨在研究并展示内容是如何在网络上进行传播的,这套技术不仅关注分享次数,更多的是关注详细的传播路径,比如,何处为关键的引爆节点、何处的转化率最高等。因此,作为一款新媒体产品,应该发展相应的技术指导编辑,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更加有针对性地创作。

四、增强运营人员与读者之间的沟通

当前,传统媒体新媒体部的采编体系、运营体系和广告体系之间相对独立,而运营部门的功能更多地落在了产品维护、功能开发等技术的对接上。而负责管理和数据监控的部门也只是在接到通知后进行内容的删除,一方面没有将数据反馈给编辑,另一方面也没有与用户进行有效沟通。因此,运营者和用户、内容生产者(编辑)和用户之间都存在断档。

美国霍普学院学者的一个实验结果显示:在Twitter平台上,新闻工作者与读者互动越多,其被读者感知的可信度就越高。所以,只有当运营人员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对用户评价做出积极反馈,同时将其传递给编辑后,才能连通“编辑—运营—用户”链条,优化内容生产的过程。

同时,新媒体应该根据点击率、转发数、评论正负性或者收藏数等,形成属于自己的内容生产逻辑。只有运营者将这些数据反馈给内容生产者,才能为接下来的新闻生产服务,以产出更好的内容。因此,只有加强与用户对话和互动的机制,才能增强用户黏性,新闻客户端才能有进一步的发展空间。

五、探索盈利模式,让新媒体获得盈利能力

参与市场化竞争的传统媒体依靠广告盈利,而新媒体产品依旧没有跳出这种模式,应努力提高新媒体产品的盈利能力。

首先,注意资本层面的媒介融合。媒体融合不仅要从移动端口和生产流程上融合,更要注意在资本层面的融合。2004年,大众报业集团的净利润不到4000万,而十年后,其盈利水平却跻身于全国39家报业集团的前三名。主要原因之一是其打通了直接融资通道,通过多种形式的合作引进战略投资者。如在山东三地打造文化园区,拥有可开发土地超过2500亩;投资山东广电网络公司,购买10亿原始股等。

其次,创新盈利模式。以英国的《卫报》为例,其开放应用编程接口(ОpenAPI)或许能给传统媒体探索盈利模式带来一点启示。2010年5月开始,《卫报》便向第三方进行内容授权,第三方不仅可以免费获取《卫报》自1999年以来的全部文章及数据,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整合与再创作,但第三方平台必须链接《卫报》的广告,也可以放置自己的广告,但这些广告都需要与《卫报》进行利润分成。这种商业模式扩大了广告的传播范围,也相应增加了媒体的盈利能力。另外,《泰晤士报》《纽约时报》开启的付费墙也是一种新媒体的盈利模式。

最后,关注电子商务、网络游戏等方式。比如,“澎湃新闻”当前使用的海贝商城的思路,虽然现在使用的是虚拟积分,但可以打通各个积分平台,使用澎湃的积分同样可以在其他积分平台办理还钱、充值等业务。开发电子商务平台,以信息内容为出发点,延长产业链,只有让“积分”进入更大的平台,具有实际的货币价值,将所有资产变现,才算是真正的盈利能力。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势在必行,对于一款好的新闻客户端而言,如何发展技术、增加运营能力、与用户沟通、探索新的盈利模式都是其应该思考的问题。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本文系北京市教委社科面上项目“北京传媒产业生产创新研究”(项目编号:SM201610028001)的阶段性成果。

[1]Dr. Seth C. Lewis.Journalism in an Era of Big Data[J].Digital Journalism,2014(12).

[2]郭艳民.从澎湃新闻实践看中国媒介融合——写在澎湃新闻上线一周年之际[J].东南传播,2015(07).

[3]彭兰.领悟新媒体法则——从The Daily的失败中学习什么?[J].新闻记者,2013(01).

[4]陈昌凤.媒体融合中的全员转型与生产流程再造——从澎湃新闻的实践看传统媒体的创新[J].新闻与写作,2015(09).

[5]郭全中.逆袭,大众报业十年闯入全国四强的转型之路[EB/ OL].德外5号,(2016-03-14)[2016-04-24].http://chuansong. me/n/2735441.

猜你喜欢

客户端传统媒体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如何看待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的“断舍离”?
县级台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如何应用手机客户端
孵化垂直频道:新闻客户端新策略
大枢纽 云平台 客户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探索之路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