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子丰黄金帝国的传承之路

2016-02-04孙凯王朝高蒙萌部分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珠海 2016年12期
关键词:李子澳门黄金

文/孙凯 图/王朝 高蒙萌(部分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李子丰黄金帝国的传承之路

文/孙凯 图/王朝 高蒙萌(部分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The inheritance road of gold empire

作为目前澳门最大的本土黄金珠宝集团盛丰珠宝的掌舵人,李子丰以白手起家,从1983年开办首家黄金珠宝门店到现在的三十多年里,李子丰见过了太多同行在澳门这片土地上起起落落,也见到了太多国际资本的进进出出。他们在行业兴盛时期大举进驻,然后稍有风吹草动就大举撤离,而李子丰则一直坚守在这里。形形色色的人群在这座城市的时光轴上上演了一出出光怪陆离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属于李子丰的故事,却深深地嵌入了这座城市的基因深处。他对本土商业的坚持、他对这片生养他土地的热爱,从父辈开始延伸,一直到他身上。现在,三个儿子均已学成归来,接过父辈的旗帜,在这片土地上继续他们和这座城市的故事。=

子承父业的黄金路

李子丰是土生土长的澳门人,早在解放前,李子丰的祖父和父亲就已经在澳门生活,上世纪40年代的太平洋战争时期,大量的东南亚华人及当地富商逃离故土,这让许多澳门的商家看到了机会,他们利用澳门特殊的政治位置大量进行黄金转口,精明的澳门人在这种大量的黄金交易中开始从事起了黄金加工的生意,澳门的黄金产业在这两方面的促进下迎来了一段时间的短暂繁荣,也带动了当地黄金行业的起步发展。

李子丰的父亲,就是那段时间进入黄金行业,成为了一间黄金铺的打金匠。与掌握资本的大商家不同,李子丰的父亲并未在黄金行业中赚到多少利润。因为家境贫寒,李子丰的父亲每日起早贪黑地帮人“打金”,经常一坐就是十多个小时。看到父亲的工作如此枯燥,年少的李子丰对“打金”连带整个黄金行业都充满了厌恶,李子丰曾经暗暗下定决心,一定不要进入这个行业。虽然自幼对这个行业充满敌意,但在父亲的耳熏目染之下,年幼的李子丰也掌握了一定的黄金知识,这为他以后从事黄金行业埋下了基础。

如果说父亲当初的选择还带着些许无奈和对生活的屈从,那么李子丰进入黄金行业则是自己深思熟虑后的结果。在做过出租车司机、当过小商贩之后,上世纪六十年代,李子丰敏锐地察觉到了未来黄金行业的发展机会,他决定打破自己的坚持,投身黄金行业。

其实,确切来说,李子丰进入的时机在当时并不好,经历过解放前的短暂繁荣之后,澳门的黄金行业已经开始低迷,当时的澳门金业同业公会,也只有二十多个会员。所以李子丰并未急着去进入市场,他认为自身的经验积累还不够,于是他去往香港几家大型黄金珠宝行打工积累经验,回澳门后继续在金行从事销售工作。

1983年,市场经济回暖趋势日趋明朗,来自日韩的游客也开始给宁静的澳门带来许多生气,李子丰也感觉自身有了足够的积累,开始了他的首次创业。在澳门的旧区炉石塘,李子丰开办了一间名为“新月首饰”的小店面,以售卖翡翠玉饰和K金饰品为主,半边铺面和二楼的工作间就是这家门店的全部内容。

洞悉心理需求的商业运作

上世纪80年代,大量的南亚移民在这一时期开始涌往港澳两地,来自日本韩国的游客也日渐增多,澳门的旅游业开始兴盛,连带黄金行业的蓬勃发展。在炉石塘经营了5年之后,李子丰将店搬迁到了人流更为集中的南湾和新马路一带的旺市区经营,店名也改为了如今的“盛丰珠宝”。

当时的澳门在旅游竞争力上远远比不上香港,基础设施的落后,人少地狭,可供游客观赏游玩的景点也不多。大多数旅客都是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很少有人在澳门过夜。李子丰深知:无法留驻人流就不能留下生意,所以他以出资、合作等多种形式与香港的旅行社合作,招揽吸引更多的人前来澳门购物消费。在拓展自身业务的同时,也促进了澳门旅游业的发展。

2000年,澳门回归前后的这段时期,是李子丰事业生涯的转折期,早在上世纪90年代,因为经济危机和其他各方面的影响,前来香港澳门的游客就已经开始锐减,许多本地企业开始变卖资产变现,外资背景的商家开始撤离澳门。而澳门本地较少的人口基数也无法消化游客离去之后的巨大市场。作为高端消费品的黄金行业对此更为敏感,一时间,许多知名黄金企业都开始在澳门陆续撤出,整个行业开始低迷。

受到市场影响的李子丰一方面深入经营自己多年来积攒下的本地客户资源,另一方面则开始将重心放在内地游客身上,并针对内地游客的消费习惯,推出了许多新产品。在经历低谷的时期,李子丰也看到了巨大的机会,大型商业财团的撤离为市场留下了大量空白,商业资本的转移也让他能够以更低的成本从容布局自己的商业版图。等到澳门回归后,社会趋于稳定时,各大财团又开始回归澳门。而此时的“盛丰珠宝”已凭借着澳门回归前的这段时期和回归初期的稳健扩张,成长为本土黄金珠宝行业的佼佼者。

“黄金帝国”伴随着回归而迅速扩张

借着回归后中央政府对澳门的大力扶持,博彩业的开放和内地游客港澳自由行政策的推进,澳门经济迎来了爆发式增长,访澳的大陆游客开始成为澳门旅游业的关键支撑。在本地拥有多年基础和内地游客接待经验的李子丰也开始加快了扩张的步伐,他的珠宝集团开始了全面扩张:于2004年在上海开设了首家内地分店;随后又在李子丰祖籍的佛山禅城开办分店;集团总部也被他搬迁到了珠澳跨境工业区(珠海园区)内。

在“盛丰珠宝”“黄金帝国”的光环之下,李子丰还有另一个身份,澳门金业同业公会理事长,这个注册于1985年的黄金行业的同行业者联盟,在创立之初就致力于推动澳门黄金产业的标准化、专业化和规范化发展。李子丰也是最早加入同业公会的“元老”会员之一,现在就任理事长的他一直代表着本地黄金行业从业者通过公会与政府沟通对话,并帮助政府实施对行业的规范监管。

通过自己几十年的从业经验,李子丰认为扎实的专业知识是一个人立足这个行业的基础。在“新月首饰”的5年从业生涯中李子丰就是凭借自身扎实的功底和精良的手艺,征服了许多刁钻的客户,让他们成为了自己的忠实顾客。公司规模扩大后,李子丰依然非常重视新人培养,定期开办各类培训课程,让员工及时了解潮流动向、市场变化等。

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推广,李子丰从不会满足现状,他积极推动公会与劳工局开办各类相关教育课程,把过去“学徒式”改为现代“教育式”;还延请全球各地相关的专家学者前来讲座。

李子丰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借同业公会的平台,将澳门的黄金行业凝聚为一个健康的产业整体,共同推动黄金行业乃至澳门整体的城市发展。

家族继承续写薪火相传

1948年出生的李子丰如今已经年近七旬,盛丰集团发展到今天也已经经历了30多年。昔日白手起家闯下的一片基业,李子丰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继承和发展,但同时,李子丰也深知这条路的艰难。在全球各地尤其是香港的珠宝行业中,许多老字号的家族企业都已经开始聘请职业经理人,向着西方现代化的集团公司经营模式转变。新一代有着与父辈不同的成长环境,他们有自己的价值观;而黄金行业的高门槛和深奥枯燥的专业知识也让许多“二代”望而却步,想帮忙,却不知从何做起。

为了能够让自己手中的接力棒在下一代继续传承下去,李子丰在三个儿子小时候就开始有意识地引导他们接触行业,并将几个儿子分别送去日本、韩国、英国等地的专业设计学校进修,爱子心切的李子丰在长子学成回澳后就开始放手让儿子尝试集团的经营,鼓励他多去尝试,在实战中积累经验。

让李子丰欣慰的是,几个儿子都学有所成,也愿意接过家族的事业:长子李居仁已经开始独当一面;次子李居元也开始成为哥哥的有力臂助;小儿子李居明在学成回国后,在父亲和两位哥哥的支持下经营集团旗下的全新珠宝品牌,主打年轻人市场。如今,李子丰已开始逐步放权,将公司交给自己的儿子打理,而自己则安居幕后给予指导和建议,开始谋划着自己的退休生活。

从李子丰的父亲开始,李子丰一家三代经历了澳门黄金行业的发展:从最初因战争而畸形兴起的短暂繁荣,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旅游热潮,再到回归后的蓬勃发展,行业的潮起潮落也反映出澳门社会的辗转沉浮。

一个人的一生就是时代的缩影。透过他,我们看到了濠江岸边明灭的灯火、看到了莲花宝地的过去未来。关于澳门,关于黄金珠宝,关于未来,还有更多的精彩在等待新一代接班人来为我们谱写。

容乃义 香港容记工程公司、澳门容记机电消防工程公司、天津展华工程公司等中港澳多家公司董事长、创建人;香港电器工程商会会员;桂林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顾问;澳门模拟赛车电竞会创会会长。

猜你喜欢

李子澳门黄金
黄金雨
一次难忘的生日
秋天
李子有多少
盛逝
奔跑吧!李子柒
澳门回归20周年:“一国两制”的回溯与思考
六连跌后,黄金何去何从
澳门回归日
买入黄金好时机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