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艺良归侨心中的血脉情

2016-02-04Erica高蒙萌

珠海 2016年12期
关键词:归侨澳门印尼

文/Erica 图/高蒙萌

刘艺良归侨心中的血脉情

文/Erica 图/高蒙萌

Patriotic feelings of returned overseas Chinese

从刘艺良办公室的窗口往下望,是位于澳门新口岸的金莲花广场,1999年为庆祝澳门主权移交,中央人民政府致送了这一尊名为“盛世莲花”的雕塑以作纪念。每一日,无数海内外的游客都会到这里参观、拍照,带走一抹属于澳门的记忆。

但凡能有停下来休息片刻的时间,刘艺良都喜欢站在窗边望一望这个极具纪念意义的雕塑,那是一个时代的见证,也见证了他在澳门几十年的发展进程。

如今翻开他的简介,创世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代表……大大小小的头衔有数十个之多,很难想象,这样一位成功人士的所有成就,都是白手起家闯出来的。与澳门回归十几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样,刘艺良本身的故事,也俨然一个传奇。

白手起家,不畏艰辛

祖籍广东潮州的刘艺良出生在一个印尼华侨之家,他的父亲从小有着强烈的归国愿望,在爱国心的感召之下,不远万里从印尼回国,辗转了好几个城市,最后落户在了澳门。上世纪七十年代,刘艺良也来到了澳门,年少的他决心创立一番自己的事业。

“在设立自己的公司之前必须有一个学习、磨砺、了解社会、总结经验的阶段,因为人的社会阅历很重要。那段时间我一直在摸索,同时做好几份工作,一天只睡两三个小时。”从凌晨四点半,工作到第二天的凌晨,山寨厂、早餐小贩、贸易商人、大厦物业管理、房产经纪人……年富力强的刘艺良把每天的时间都排满了,他用火热的青春追逐着心中的理想,每一个昼夜交替的片刻,他都仿佛能从天边的光亮中看到自己的未来。

不怕苦累的他从底层做起,在不同的工作领域中吸取着养分,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终于寻找到了创业的切入点。

“地域狭小的澳门没有什么天然的资源,但是自由港的制度、欧美给予澳门在纺织品、电子玩具等方面的配额优惠、关税优惠制度等有利条件,吸引了很多当时的香港制造商涌过来澳门设厂,渐渐地澳门的出口加工业发达起来,成为澳门四大经济支柱之一,也给劳工创造了更多就业的机会,再加上那个年代很多东南亚华侨被排华回来,又恰逢内地刚好实行改革开放,澳门一下子多了很多不同国家地区的外来人,工业厂房的需求、住宅的需求大量增加,这让我看到了创业的机遇。”刘艺良从物业管理行业作为切入点,承包工业大厦、住宅楼的管理,开创了自己的一份事业。

“很多人以为物业管理是很简单的工作,无非就是保安、清洁,其实不然,物业管理是一个二十四小时运转的工作,里面包含很多专业的知识,只有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好才能确保顺利运营,使业主满意。”在创业的过程中,凭借着诚实可信的为人,让刘艺良收获了不少的人脉和口碑。俗话说“男怕入错行”,而刘艺良却说“行行出状元”。实践证明了他的言论,从物业管理行业开始,到参与创立澳门物业管理业商会,从一个最年轻的普通理监事,到后来当选会长、永远会长,他成为了一个行业的领军人物。

永不放弃,铸就传奇

随着住宅与厂房需求的不断增加,让刘艺良发现了另一个更大的商机,那就是房地产开发。

凭着敏锐的商业嗅觉,刘艺良抓准时机与香港的亲友合资创立了创世房地产公司。

然而从这个时候开始,他的创业人生经历了无数的跌宕起伏。

1987年受香港股灾等因素影响,很多香港商人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与刘艺良合伙的香港亲友也不能幸免,向他提出了撤资的要求。

“不只是不再继续投资,还要把已经投入的资金抽回去!”时至今日回想起这个阶段,仍可以从刘艺良无奈的眼神中想见他当时的窘迫和艰难。

然而这个青年创业者身上就是有这么一股韧劲,在他的字典里,从来就没有“放弃”两个字。凭借着良好的口碑和诚信谦厚的为人,许多亲友在刘艺良最艰难的时刻伸出了援手,四处筹借得来的资金让他把濒临崩溃的公司承接了下来,并将创世地产变成了他的独资公司。

命运对于勇者的挑战总是格外严苛的,此后刘艺良也经历了无数的风浪,包括政治风波、内地宏观调控的影响、澳门回归前由于治安问题导致经济连续四年负增长……房地产是一个与社会整体经济密切关联的行业,在这样不稳定的大环境下,一批房地产商壮士断臂,许多艰苦创立的品牌一夜之间消失在那萧条的市场上,但是刘艺良和他的创世却挺了过来,越挫越勇,最终在濠江边上站稳了脚跟。

“我总觉得无论多恶劣的环境都会过去的,每次的‘危’里一定会包含一些‘机’,虽然过程很难熬,但我坚信,熬过去就会有更好的进步。”

如今的创世集团在澳门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刘艺良也成为了澳门房产业界的知名人物。他说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随着事业发展的多元化,他拓展了出口贸易、制造业、酒店旅游、林业、食品、文化创意、物流、矿产资源开发、金融等行业,事业版图覆盖了港澳台、欧美及广东、湖北、河南、河北、青海等省份和地区。

见证回归,携手成长

1999年12月20日,五星红旗飘扬在澳门的上空,这是一个令举国上下热血沸腾的历史时刻。而在这一年,刘艺良的人生轨迹也有了一个标志性的里程碑,他当选了澳门特区全国人大代表,开始参与国家事务管理。

回归后,澳门的整体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前人心惶惶的治安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甚至成为整个大中华地区治安最好的区域,连续四年负增长的经济在回归的第一年就已经实现了2%的正增长,年均GDP增长率呈现两位数,最高的时候是28%,人均GDP最多的时期达到八万九千多美金,排在世界前列,失业率从6%-7%,跌到1.7%-1.9%,等于是全民就业了。

这些数据看起来可能缺少了一点温度,但却真真切切地凸显了回归之后澳门经济的快速发展,佐证了澳门对海内外游客及投资者的吸引力,更是给“一国两制”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回归以后澳门人民的生活幸福感直线上升,连平均寿命都增加了!”提起此间岁月的种种变化,刘艺良心中无限感慨,“回归十七年,澳门向世界呈现了一个发展的奇迹。”

投身社会,筑建桥梁

怀抱着一颗实业报国的拳拳之心,刘艺良从早年开始便积极参与社会,投入到社会活动当中。他认为唯有大环境得到好的发展,才能以大家成就小家。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建设“一带一路”,澳门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融入“一带一路”的建设,必定会给澳门带来更好的发展机会。刘艺良坚定了这个信念,利用广大的归侨侨眷网络,开始致力于这项事业的推进。

“澳门归侨总会有来自六十多个国家地区的会员,在海外有着很广泛的亲友网络,侨总也与海内外侨社团建立了密切联系,把他们联动起来,就是一股巨大的力量。”身兼澳门归侨总会会长的刘艺良激动地说道,“每一位华侨的心中都是眷恋着祖国的,能为国家做出一些自己的贡献,我们都很乐意。”

特区政府每年会在澳门举办粤澳名优产品展,今年在归侨总会的积极配合下,尝试邀请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的重点国家印尼前来参展。印尼驻港澳总领事馆非常重视,组织了五十家展商前来参展,在印尼以往的海外展览中,这一次的规模是空前庞大的。这当中也离不开澳门印尼归侨尤其是长期在印尼经商的侨总副会长司徒荻林的穿针引线。身兼中国侨联副主席的刘艺良积极联合侨界,利用澳门平台,通过与全国侨联合作,邀请了国家“一带一路”的专家到澳门开展专题讲座,向来自四五十个国家地区的数百名侨领及代表讲解专门知识。

而刘艺良想做的事情,正在做的事情远不止于此,多年来他十分关注澳门经济适度发展,他与所在的社团每年会举办多次国际性会议,横琴新区设立以来,让各地与会代表通过横琴进入内地,无形中加强了两地甚至与海外的人文交流。而未来他要做的事情还很多,他认为澳门是东西方文化交融地,又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政治环境,全世界最美的酒店都坐落在澳门,加上澳门的美食、影视等等文化行业的日渐发展,未来的澳门将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生机盎然的地区。

“从前的地球仪是没有标注澳门的,我们跟外国朋友介绍自己,经常要说澳门在香港的旁边,而如今,许多国家的商店地球仪上已经赫然出现了‘Macau’的名字,我们正在一天天地被认识,也在一次次地让世界竖起大拇指。”

走出刘艺良的办公室,才蓦然发现墙上挂着许多幅巨大的合影,那是一个个热爱着自己的祖国,追逐着生命根源的海内外爱国人士,正是他们这一批中坚力量的坚持和奋斗,才有了越来越好的国家、越来越好的澳门。点滴江水,终能汇成大海,但最令人动容的一点,或许正是刘艺良所说的,树高千丈,根植心中。

李子丰 全国工商联金银珠宝业商会副会长;澳门中华总商会理事;澳门同善堂值理会值理;澳门中小型企业总商会监事长;澳门金业同业公会理事长;盛丰集团董事长。

猜你喜欢

归侨澳门印尼
“九零后”老归侨陈汉民:与时代同呼吸的家国情怀
印尼出手
弘报国家风 为归侨楷模——访南京秦淮区老归侨胡鸿飞先生
澳门回归20周年:“一国两制”的回溯与思考
老归侨谢美英忆述“过番”往事
我在印尼的支教之旅
印尼举行反恐演习等四则
老归侨晒少年“文物”
澳门回归日
一个人在印尼走山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