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技术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2016-02-03程志德杨艳燕李顺意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5期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应用

程志德 杨艳燕 李顺意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生化实验教学经验,阐述多媒体技术在生化实验教学中所发挥的优势以及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5-0215-02

生物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理论内容又比较抽象的学科,而实验课作为生物化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和学习生物化学的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的精神。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解决了传统教学中运用一些用具、仪器或药品无法观察到的现象,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更多更先进的实验技术和器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一、多媒体技术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优势

多媒体技术把图像、聲音和动态画面融为一体,在生物化学教学中起到了辅助功能,为推动当前形势下的生物化学教学改革,实行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认知能力,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

1.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对实验课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会自主勤奋的学习。如何才能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凭粉笔和黑板,教学手段呆板、空洞,学生很容易分散注意力,因而学生在学习中容易转移兴趣,造成学习效率不高的课堂气氛。而相对于传统模式教学,多媒体可利用形象的图像、动画和视频等形式,来丰富课堂教学。例如“SDS-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测定蛋白质分子量”实验:在没有引进多媒体教学前,主要依靠大量的讲解和黑板制图来授课。我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讲解预备液和电泳缓冲液的制胶和加样。但是往往单调的讲解和黑板上抽象的图像,不能够让学生很好地接收知识点,所以学生听起来总觉得枯燥乏味,难以理解,久而久之就导致学生对实验课提不起兴趣。在应用了多媒体后,我们运用Flash制作动图展现了预备液及电泳缓冲液的配制、制胶、灌胶、加样、电泳及染色等重要操作步骤并加以讲解,让原来难以理解的浓缩效应概念变成了生动的画面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真正理解了SDS具有拆分亚基和负电荷化作用以及聚丙稀酰胺连续电泳和不连续电泳的差别,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2.教学形象直观易于理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生化实验内容抽象,操作步骤繁琐,在传统实验教学中必须对实验内容进行反复强调和详细讲解,这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也不一定能达到很好的实验效果,并且减少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实验单元——蛋白质分子分离纯化、鉴定及基本性质研究中,多媒体通过直观的图片、声音等各种媒体信息,把抽象复杂的概念、实验操作方法通过逼真的图像、直观的形象和富有配音的画面展示给学生,这不仅能增加教师讲解的主动性和生动性,突破教学难点,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了解学生感受,从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能让学生形成多种感官刺激并节约了大量讲解时间运用到学生的实际操作上,促进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3.充实信息量,扩大知识面。近几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实验教学要求也不断提高,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不仅仅只是局限于辅助理论教学,而是帮助学生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由于实验教学课时间限制,学生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完规定外更多的实验,为了弥补这个缺陷,我们会在课前制作好多媒体课件,把不能完成的生化实验内容通过图片、视频的方式展现给大家,如我们制作的“PCR技术及应用”实验:不仅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述了PCR技术的原理及方法,还通过多媒体带学生回顾了体内DNA的复制方式,让学生思考“如何在体外进行DNA复制”,通过图片影像,使原本抽象枯燥的原理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不仅学习了当前知识,而且还巩固了以前所学课程,做到了真正的举一反三,大大地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整合了学生的知识资源,为学生的创新性实验和继续深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由此可见,多媒体实验教学必将成为生化实验课程教学的主流。将多媒体应用于生化实验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二、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1.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有限,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生化课程专业性很强,老师们制作多媒体课件主要是靠自己进行摸索或是直接从网络上下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培训。大部分老师只会一些简单的PowerPoint技术,对于Flash等更多的媒体制作工具并不了解,把本应该很简单只需要一个模型就能解释清楚的问题,只能用文字描述的方式来进行,结果就只是把书面化的理论电子化了而已。这样不仅没有给学生们想象思考的空间,而且也没有体现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因此,我认为可以从两方面解决这个问题。第一,学校应该定期组织教师们进行专业性的多媒体培训,提高教师的制作能力,让多媒体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它的优势。第二,实验不同于理论,我们应该结合实际情况,以图文相结合的形式,通过多媒体课件把知识点串联起来,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

2.信息量太大,不利于学生吸收。多媒体具有知识多样化、容量大的特点,为了适应实验教学改革的要求,我们在课堂上,除了要传授课本上的知识,还要给学生介绍一些基于课本理论的课外知识和操作方法,用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而教师有时候心切,为了把相关内容一并传递给学生提高教学效率,往往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导致教学内容过多过杂,加大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引起学生厌烦心理,使教学效果适得其反。

因此在利用多媒体进行授课时,多媒体教学内容要注意精选,要求详略得当、突出重点,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接受能力而定,把握好信息量的“度”。应在学生熟练掌握了本次实验操作和方法的基础上,再去拓宽相关的课外知识,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基于掌握课本知识的情况下找到重点,进行举一反三。

3.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忽视其他教学方式。在实验课教学过程中,由于多媒体教学的广泛运用,有些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教学,忽视了传统教学和实验演示等重要方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就我看来传统的板书教学,虽然形式不像多媒体教学多样化,但是能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和做笔记时间,可以让学生聚精会神地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提出疑问,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接收量,适时解决学生的问题和疑惑,形成融洽的课堂氛围,提高学习效率。在遇到实验中比较核心重点的地方,多媒体课件呈现的内容一闪而过,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会让学生在实操中遇到困难。老师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当场演示给学生看,在实验最难的地方应当放慢节奏让学生细致观察,直至完全掌握整个实验过程。

因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把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优势,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实验教学效果。

三、结语

多媒体教学虽然在课堂教学中应用较多,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和不足。我们既需要教师掌握基本的制作技巧和演示技巧,使内容简明化,又需要突出重点并阐述问题,针对每堂实验课进行合理安排,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结合多种教学方式发挥其优越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相信随着进一步的教学实践发展,多媒体教学会在生物化学实验中有进一步的提高,更好地服务于实验教学,提高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彭帆,肖方祥,王艳林.多媒体应用于《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优势[J].健康研究,2009,29(3):236-237.

[2]詹波,代淑娟.运用多媒体技术实现课堂最优化[J].中国电方教育,2010,176(25):79-81.

[3]郭颖,金春亭,杨翠军,等.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河北北方学院,2010,27(4):65-67.

猜你喜欢

多媒体技术应用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初中数学教学探讨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浅析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活学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