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背景下微量物证教学

2016-02-03杨丽娟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5期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

杨丽娟

摘要:在当今科技信息化日益发达的今天,犯罪形式呈多样化趋势,并且犯罪手段也越来越“高超”,导致常规痕迹物证难觅。在这种形势下微量物证在案件侦查中的作用凸显。然而微量物证量小体微,又需要借助各种仪器寻找、发现、提取,在实际办案当中,微量物证的利用率并不乐观。因此,微量物证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必须提高,特别是从事微量物证技术的专业人才培养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从微量物证人才培训教学入手,针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其进行梳理、剖析,结合实战应用,积极探求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对策,以期为一线培养和输送专业化人才,提高微量物证在一线办案的利用率。

关键词:信息化;微量物证;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5-0205-02

当今时代随着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我们面对的社会环境复杂多变,在此背景下犯罪形式也趋于多样化,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手段也越来越“高超”,反侦查伎俩越来越多,造成在犯罪现场上留有的传统的痕迹物证(诸如:手印、足迹、工具痕迹、生物物证)越来越少。此外我国法制体系越来越健全,诉讼制度越来越严密,这些都对公安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有犯罪就会留有痕迹,常规痕迹物证难觅,我们就要从细小量微的痕迹物证即微量物证入手。微量物证是指能够证明犯罪的微小的物质材料或痕迹。微量物证形成的理论基础是物质交换原理(也称洛卡德互换原理Locard Exchange Principle),即只要两个客体相互接触,在接触面上就会发生物质交换现象,从而导致物质的转移即增多或减少,这些增多或减少的物质就可以作为微量物证。构成微量物证的种类极其繁多且量小体微,比如一粒种子、一撮泥土、一根毛发、一个纤维、一滴油脂、一片羽毛等等,由于案件性质不同、现场环境复杂、犯罪分子和被害人的职业身份等情况而导致微量物证在案件中呈现不同个体,也正是由于这种不确定性,造成刑事技术人员在发现提取过程中非常艰难。然而,如果能够获取一些有价值的微量物证,通过对其进行检验鉴定,可以证明发生接触的物体的相互关系,以此确定其来源;或者某些物质能够反映其原所属物体的某些特征,从而显现作案过程及罪犯特征,为侦查破案提供线索或证据。微量物证正在被人们越来越重视。

近几年,微量物证的使用在案件侦查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例如一个盗窃现场,可以根据被撬物品表面的微量油漆痕迹,确定撬压工具的一些特征;如爆炸现场的烟雾向四周的扩散,根据爆炸而形成的气体产物、物质燃烧变成的灰烬等等来分析爆炸物的类型等特征;再比如根据现场留下的一些铁锯末、钻屑,木匠的木钻屑,花粉草籽,居住地的土壤颗粒等等,能够为分析案犯的职业特点或生活环境提供参考。办案实践表明,在信息化日益发达的社会背景下,微量物证技术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警察和法庭科学界高度重视。

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微量物证鉴定网点,配备了常用的检验仪器,也培养了一批技术鉴定人员。但在实际办案当中,微量物证的发现和提取,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一些现刑事技术人员对于微量痕迹物证不够重视,勘查现场时,只把注意力集中在足迹、指纹等一些容易发现提取的常规痕迹上,而忽略了对微量物证的发现和提取,再加上现场微量物证的勘查所需仪器设备较多,携带不方便,特别是在勘查盗窃、抢劫等“小案件”时,技术人员从主观上就不愿去寻找使用微量物证,致使微量物证利用率低;另外,还有些微量物证提取了,由于技术人员专业不够扎实、操作不够规范,导致在包装和送检的过程中物证污染或变质;此外,许多微量物证所需仪器设备价格昂贵,基层部门不能完全配备,这也影响现场勘查人员对现场的微量物证提取、送检的积极性,不利于微量物证的利用。

基于上述现象,要想有效利用微量物证,刑事技术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必须提高。从事微量物证发现、提取、鉴定的现场勘查人员,要首先从思想上重视、技术上深入研究、方法上规范操作,使得微量物证的价值充分实现。

公安院校作为培养和输送刑事科学技术专业人才的主渠道,要适应新时期公安工作的要求,全面提升五个能力建设,特别是科技信息化应用能力建设,微量物证专业课程体系的教学,必须符合培养具有现场勘查、检验鉴定和科研创新能力目标的要求。要想实现这个目标,笔者认为微量物证专业课程教学应注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首先从思想上增强学生的微量物证意识

微量物证量小体微,易被污染、易丢失,分析难度大,但其在现场中出现几率高,不仅对公安机关侦破案件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案件的刑事诉讼阶段不可忽视,微量物证作为一定的信息载体为司法人员查明案件事实提供依据。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让学员树立微量物证意识,通过一些成功或失败的案例,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微量物证的重要性。

二、改善教学手段,多形式开展教学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力手段。微量物证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学会一些物理、化学等理论知识,还要掌握仪器的操作,大多数学生会觉得很枯燥。如果希望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要改善教学手段,多形式开展教学。例如: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问题教学、案例教学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可组织一些参观讲座活动,带学生参观一些鉴定中心,通过一线人员对一些工作中真实案例的讲解,建立并强化刑事科学技术鉴定的一些基本原则和理念,培养学生对物证检验鉴定的兴趣。

三、提高实训比重,科学设计实训方案

微量物证课程的教学,最终是要应用于现场勘查和物证检验鉴定方面的,因此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很重要。在学生了解了常见物证的组成、性质和特点,掌握了物證发现、提取、包装、保存的方法和常用仪器分析理论知识后,再经过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这就奠定了学生应用能力的基础。通过实训,使学生更直接认识微量物证的特点,学会各种仪器的使用,知道微量物证量小体微、易消失,通过具体操作,让学生了解到,在不同类型案件中不同种类的物证,会呈现不同状态,发现提取的方法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拘泥于现成的结论,要善于应变,敢于创新。

四、需要在教师培训方面加大投入

如前所述,犯罪现场勘查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这就对专业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专业教师不但要有较雄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对所涉及的各学科基础知识要有所了解,要有比较宽的知识面,而且要具备丰富的实战经验,能熟练、规范地操作,能为学生做出标准的技术示范。因此要给专业教师提供一切可利用的时间机会,下派锻炼、带队实习、专业调研、开展培训来充实自己,通过向基层实战部门的业务骨干学习,亲临现场参与勘查工作,再结合自身理论专长以融会贯通,进而指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

五、激发学员创新能力

微量物证难寻,现有的发现、提取方法有限,如果能把微量物证知识的价值通过教学过程顺利地转化为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员在掌握基础知识前提下能够研究创新方法,使微量物证在侦查中发挥更大作用。激发学员创新能力,讲究科学的教学方法是一个关键性问题,设计良好的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地对微量物证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和反馈,使此信息的双向传递呈现出最佳值,因此就必须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而不能采取简单的灌输方式。实践证明,培养创新能力对新事物的产生是行之有效的。教师就应首先从整体上把握微量物证技术的结构,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做到逻辑严密、条理清楚,使学生注意前后知识的相互联系,产生系统观,这样才能加深理解,便于应用,达到创新。

综上所述,微量物证教学首先要从思想上增强学生的微量物证意识,培养学生扎实掌握发现提取微量物证的技术;其次培养学员在新技术、新方法上进行科研创新,从而提高微量物证在办案中的发现和提取率;同时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建立过硬的教师团队,为微量物证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建华,张晓霞,陈宁.试论微量物证分析学课程与刑事科学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2).

[2]井晓龙.犯罪现场勘查教学问题思考[J]公安教育,2014,(06).

[3]杨明太,戴长松,王雯,吴伦强.浅谈微量物证及其提取[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12,(04).

[4]阳雁.对我国刑事科学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的思考[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08).

[5]吕洁.微量物证在侦查中的价值及其发展构想[J].河北公安警察職业学院学报,2010,(02).

[6]李金光.论微量物证在侦查破案中的作用[J].辽宁警专学报,2009,(02).

猜你喜欢

信息化教学
“云会计”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中的应用分析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