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理念与技术进步的编辑出版现代化探析

2016-02-03王颖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5期
关键词:概念界定基本特征实现路径

王颖

摘要:随着编辑出版理念与编辑出版技术的进步,由传统编辑出版业向现代编辑出版业变革的编辑出版现代化步伐日益提速。编辑出版工作者应从编辑出版理念与技术进步的现实出发,明确编辑出版现代化的概念界定,理解编辑出版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并从编辑出版主体、编辑出版技术、编辑出版管理以及编辑出版产品等四个方面探索编辑出版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切实推动编辑出版现代化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理念与技术进步;编辑出版现代化;概念界定;基本特征;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G2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5-0094-02

编辑出版是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学知识、文化传统、思想意识和社会信息的积累与传播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近年来新的社会意识的建立和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与普及,编辑出版理念与编辑出版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以由传统编辑出版业向现代编辑出版业变革为主要内容的编辑出版现代化自然而然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每个编辑出版工作者都应站在时代的前列,对编辑出版现代化的概念界定、基本特征和实现路径有清醒的认识,提高编辑出版的品位和品质,为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一、编辑出版现代化的概念界定

“现代化”既是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过程,也是对社会生活、文化品位和科学技术崭新状态与丰硕成果的描述,更是先进生产力主导下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趋势。编辑出版现代化从表面上看是告别落后的“铅与火”,迎来现代的“光与电”,但与其实质内涵相关联的概念界定依然有待于商榷。一个时期以来,在編辑出版理论研究领域,对编辑出版现代化的理解和认识存在着一些差异,特别是对“什么是编辑出版现代化”和“如何实现编辑出版现代化”的看法不尽相同。通过对大量相关学术理论成果的学习和研究,笔者认为:编辑出版现代化是社会不断进步的标志,是科学技术现代化在编辑出版领域的集中体现。具体的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一是编辑出版主体将世界上最先进的编辑出版理论应用到各类出版物的编辑、出版、管理工作中,作用于编辑出版客体,并促使编辑出版人员不断更新自己的编辑出版理念、思维方式和编辑出版手段。二是以计算机和互联网等高新科技为操作平台,以WORD、WPS、Office、Openoffice等文字处理软件及网络媒体数据库等现代信息技术程序为工具,对文章和书稿进行快捷、高效的审理、编辑与管理,不断提高编辑出版技术水平。三是编辑出版现代化是一个动态化的发展过程,编辑出版主体要及时更新编辑出版理念与技术,在与时俱进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编辑出版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事物的特征决定着事物的属性,对于编辑出版现代化这一全面系统、影响深远的变革过程,洞悉其基本特征是促进编辑出版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基础。从总体的角度看,编辑出版现代化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本质上的进步性。编辑出版现代化是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进步而来的。首先是编辑出版主体思想观念的解放,传统的编辑出版思想观念、工作模式被逐渐摒弃,先进的编辑出版理念及经营管理方式得以确立。其次是原有的编著合一的编辑出版机构被分工明确的、专业的现代报刊社和出版社代替,计算机编排、激光打印、电子出版等现代技术淘汰了手工作坊式的雕版印和铅排机印,编辑出版的效率与质量成倍地提高。

2.内容上的复杂性。张积玉教授在《编辑出版现代化综论》一文中指出:“现代编辑出版从内容上已经与整个社会的现代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科学等多层面。”由于现代社会的多元化,编辑出版现代化内容日趋复杂,不仅体现在出版物品质的扶良逐劣,编辑出版市场竞争的错综复杂,而且出版物的内容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都远远超出了既往的范围,编辑出版各方面因素的内部联系更趋整体性和系统性。

3.状态上的地域性。尽管“现代化”是一个全球范围内的进程,但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域不可能同步并进,编辑出版现代化也是如此。由于各地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不平衡,编辑出版落后地区要学习先进、赶超编辑出版先进地区,所以从铅排机印时代到广泛应用计算机进行编辑出版乃至网络上电子出版的编辑出版现代化进程会出现地域上的差异,在不同的地域编辑出版现代化的体现也不尽相同。

4.过程上的长期。编辑出版现代化不是一个静止的概念,而是一个长期不断的行进过程。例如,从20世纪初到现在,中国编辑出版在现代化的道路上走过了一百多年的艰难行程。编辑出版主体由具有民主科学思想或初步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转化为社会主义精神文化产品的创造者,编辑出版技术由石印与铅排机印进入了电子与网络时代,编辑出版经营管理由资本主义性质的私营出版企业衍变为社会主义的现代企业。这种进程生生不息,永远不会停止。

5.发展上的加速性。社会发展的现代化是一个加速过程,编辑出版现代化的进程也是如此。据相关资料数据:由雕版印刷发展到铅排机印经过了上千年,从铅排机印到电子排版印刷用了将近二百年,而近三十多年来,以计算机与网络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桌上出版系统主宰了当今的编辑出版王国,现代出版业发展神奇的速度与诱人效率已非日新月异所能形容。

三、编辑出版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编辑出版是一项社会经济活动,编辑出版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应从编辑出版主体、编辑出版技术、编辑出版管理和编辑出版形式等四个方面去思考和努力。

1.编辑出版主体的现代化。编辑出版主体作为编辑出版活动的实践者,是编辑出版现代化的关键。在编辑出版活动中,如果编辑出版主体缺乏现代编辑出版思想意识、人格素质和知识结构,即使有再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制度,也难以奉献出高品质的精神文化产品,自然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目前的社会条件下,编辑出版主体的现代化主要体现在主体意识和主体人格素质的现代化两个方面。编辑出版主体意识的现代化就是要具有与时代相适应的编辑出版思想观念和科学知识,有强烈的开拓意识和进取精神,与社会的变革和进步保持高度的同步性,主动跟随社会、文化的发展更新观念和知识。编辑出版主体人格素质的现代化主要表现在多侧面、多角度思考问题,以现代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处理问题,善于发现和选择有价值的选题,能够对文稿进行创造性的编辑加工。

2.编辑出版技术的现代化。编辑出版技术的现代化是现代科学技术与编辑出版相结合的产物,是编辑出版现代化的最突出表现,是提高编辑出版产品质量的根本性保障。在目前的科技条件下,编辑出版技术的现代化包括以下几种表现:①选题策划手段的现代化。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对预出版选题各方面信息进行综合全面的搜集、分析和整理,通过模型分析获得不同选题方向的可行性,以概率统计探寻市场需求空间和发行前景。②编辑加工技术的现代化。现代信息技术将作者、编者、出版者、印刷者、发行者、读者紧密联系在一起,作者用电脑写稿,通过网络投稿;编辑在计算机屏幕上审稿,用各种应用软件进行文字、图片的加工处理、编辑排版和后期校对,不仅提高了编辑出版的效率,而且能够使图书版面更加美观、内容更加丰富、结构更加合理和人性化。③印刷装订技术的现代化。利用计算机网络平台实现印刷物的虚拟化预览,以排版、校验、印刷、装订一体化和自动化缩短编辑出版周期,既降低了装帧工作量,更提高了装帧质量和艺术品位。

3.编辑出版管理的现代化。编辑出版管理的现代化首先是管理体制的现代化,在这一新的管理体制下,编辑出版的目的不仅在于保存积累文化,更重要的是在尽可能广阔的范围内传播文化,生产可用于交换的精神文化商品。其次是管理机制的现代化,在编辑出版机构内部,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以奖优罚劣的激励机制调动编辑出版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高度责任感。在编辑出版外部市场形成竞争机制,以编辑出版企业间的公平、有序竞争促进编辑出版活动的高质量与高效益。第三是管理法制的现代化,国家和政府制定和完善《出版法》、《著作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从国家层面、以法律的形式保护编辑出版业的合法权益,引导编辑出版业的和谐健康发展。

4.编辑出版产品的现代化。编辑出版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其根本目的是生产满足具有现代意识的读者精神需求的出版产品。随着社会科技发展的不断进步,读者的需求日益多元化、高科技化,能否使编辑出版产品具有鲜明的现代性特征便成为编辑出版现代化的重要检验标准。第一,在内容上要以传播先进的文化思想和科学知识为己任,走在社会发展的前列,满足不同类型读者群体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第二,在表现形式上采取多元化战略,在充分市场调查的前提下,不拘一格地生产群众易于接受、喜闻乐见的精神产品。第三,在出版载体上,打破纸质型载体独大的旧格局,加快电子出版物、音像出版物的编辑出版,为读者方便、快捷的阅读和快速了解、检索资料信息提供强大的信息支持。

四、结语

编辑出版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个动态的、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复杂而长期的变革过程。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永无止尽,编辑出版现代化也自然需要不断完善。广大编辑出版工作者要树立起与时俱进、终身学习、止于至善的思想观念,打破旧有思维习惯,增强服务意识和竞争意识,寻找时代发展和文化传播的最佳契合点,在编辑出版现代化内涵和外延的积极探索中提高编辑出版活动的质量和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建新,赵宏榜.从对编辑活动的认识谈编辑出版现代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29).

[2]马俊.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现代化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新闻世界,2013,(06).

[3]黄崇亚.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现代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传播与版权,2014,(04).

[4]赵薇薇.对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现代化的分析与思考[J].傳播与版权,2014,(11).

[5]幺新鹤.浅析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的现代化[J].山东社会科学,2015,(S1).

[6]连斌.对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现代化的分析与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2015,(04).

猜你喜欢

概念界定基本特征实现路径
深刻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本特征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特需医疗服务概念新探讨
长株潭水生态系统基本特征及保护修复
海外劳工概念之界定
浅议人民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实现路径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
少数民族聚居地课程社会化内涵探究
我国学术期刊的价值设定与实现路径
中国古代军队系统管理的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