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师人文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压力探析

2016-02-03马丽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5期
关键词:学习压力综合性

马丽

摘要:高校人文教育专业是顺应课程改革而产生的新兴专业,以培养综合文科教师为目标。该专业具有综合性和交叉性的特点,由于课程设置内容多、范围广,学生学习方法的不合理以及学生对教育实习的重视度不够,这些都给学生带来了潜在的学习压力。因此,为了该专业学生综合化的发展以及该专业的健康发展,需要从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课程间的层次化、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实习的认识和实践能力几方面入手,以此缓解学生学习中面临的困境。

关键词:人文教育专业;学习压力;综合性;交叉性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5-0090-02

人文教育专业是基于基础课程改革的需要而产生的、为初高中培养综合文科教师的一门综合化的教育专业。2005年,教育部首次批準高师院校设立人文教育专业,第一个人文教育专业是由湖南省怀化学院设立,自此之后云南师范大学、长春师范大学、安庆师范学院等普通高等师范院校也相继开设此专业。

一、人文教育专业学科特点

人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塑造和培养适应新世纪我国社会发展需要,本科人文教育专业需要,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具有一定理论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人才。基于人文教育专业上述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发展的要求,决定了其具有独特的学科特点,即综合性和交叉性。

1.综合性。人文教育专业是人文社会科学相关学科的综合,对于此专业的学生而言,仅仅在学科专业方面,就必须学习社会学、历史学、地理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人文和社会方面综合性问题的能力。人文教育专业学科之间的综合既是纵向的知识的深化也是横向的学科间的融合。一方面加强对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指导,如对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整理、提炼,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摸索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同时也重视讲究创设探究和发现的情境,培养学生自学研究的能力。

2.交叉性。对于人文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不仅仅要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课程,还需要构建全方位、高层次、耦合性的知识结构,多学科之间进行交流与渗透,将所学习的知识融会贯通,真正打通社会学、史地政等学科之间的融合。因此,人文教育专业又具有学科交叉性的特点。

二、人文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压力分析

1.课程设置内容多、范围广。高校人文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大致包括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课等,从具有代表性的长春师范学院(见表1)、大庆师范学院(见表2)和湖南怀化学院三所高校的课程时数和课程结构来看,学生所修的科目较多、知识所包含的范围较广,所设置课程更像是各个学科的大拼盘,主要是按照历史类、地理类和政治类分门别类的设置课程。这三所高校的人文教育专业均包括广阔的知识体系,表格背后隐藏着该专业存在分科教学的现象,大学资源的有限性,且由于受教师资源的局限,各科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又具有“学科本位观”,长期的分科教学模式,导致教师教育思想的禁锢,难以突破学科的界限。

2.学生缺乏合理的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人文教育专业的过程中不能单纯去复制其他专业的学习模式。人文教育专业在我国起步晚、发展速度较慢,是师范院校的一门探索中的学科。从研究者到学习者,还未真正探索出一条较为科学合理的教与学的模式。学生缺乏合理的学习方法,从对于老师和学生的访谈可以看出。

访谈者一,F老师说:学生课堂注意力不集中,死记硬背,不注重理解与思考;知识点多,需要反复理解和记忆,学生不愿意投入精力;师生和生生缺乏沟通与交流。

访谈者二,W学生说:没有根据自身自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盲目学习,效率低下。没有及时与老师沟通,不能确定专业学习的重点,影响学习效率;学生在学习中不能结合实际,仅仅拘泥课本,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就业前景缺乏信心。

访谈者三,Z学生说:学生往往机械式的、零散的记忆知识点,无法形成对综合性知识的融会贯通。

从访谈中可以看出学生普遍存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高,不愿意投入精力努力学习;生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知识的交流少而浅薄;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关注度不高;学生无法结合自身实际学习,不能正确地自我评价等等。通常,人文教育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的课程较其他专业的内容多、范围广,综合性和实践性要求都较高,所以机械学习模式就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造成的学习压力也是显而易见的。学习方法不合理,导致学生学习能力下降、效率低,学习变得枯燥乏味,以至于丧失学习的信心,心理负担加重。

3.学生对教育实习的重视程度不够。高校的教育实习考虑到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有继续深造者、有就业者,采取分散实习与集中实习相结合,这是由学生的实习与就业、实习与考研之间存在矛盾所开设的弹性实习模式,但是这种实习模式在体现灵活自如和人性化的同时,使得实习无法管理和指导,也使得实习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最主要的是学生意识不到实习的重要性,不能够积极参与其中,导致学生缺乏实际的教学能力,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缺乏兴趣,对于今后的教学实践缺乏信心,以至于学生对未来产生担忧以及意识到自身缺乏基本教学技能,逐渐对该专业的学习缺乏兴趣和期望。

三、减轻学习压力的对策

1.增强课程的综合性,注重课程之间的层次化。综合化的课程设置有利于拓展学生学习的视域,增强思考的连贯性;有层次的课程能够让学生在学习各科知识时形成知识之间的梯度,由难到易,由浅入深,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从而缓解学生的身体和心理上的压力。综合文科教学工作所需要的是综合性强的教师,这需要人文教育专业在各方面培养综合能力强的学生,因此,突破分科课程所带来的学生知识面狭窄的问题,加强学科之间、专业之间的融合与交叉,就成了此专业的必然选择。课程设置应该根据各地区对学科师资的要求,适当的对课程做出调整。在确保教学质量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同时,合理设置课程,适当调整人文专业主干课程和综合课程的比例。

2.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培养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基于人文教育专业的学生受个体经验和知识水平的限制,自我整合知识的能力较弱,其自身能力提高的前提就是教师的正确引导,培养学生的研究型学习的能力更成为重中之重。作为人文专业的教师,应该放宽视野,同时鼓励学生对各种问题进行多角度全方位分析与思考,做好书本外知识的适当延伸,多关注现实的社会问题,丰富学生的眼界。知识学习具有社会互动性,学习者之间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交流和沟通,分享学习资源,从而达到彼此之间的提升与发展。

3.提高学生对教育实习的认识能力,调和就业与考研矛盾。人文专业学生的学习压力主要是由于学生对教育实习的认识程度不高以及就业与考研之间的矛盾所造成的,需要从提高学生实习的认识程度和兼顾就业与考研两方面来入手缓解学生的压力。首先,针对学生的实习认识程度不高,可以从学校和学生自身加以解决。学校或者该学院应该加大对教育实习的课堂和课外的渗透力度,并且学校要提供多种实习环境,使得学生针对自身学习经历和兴趣能够有多种选择的权利。其次,教育实习中更加难解决的是学生的就业与考研间的矛盾,针对这个较为棘手的问题,学校应该确立教育实习保障机制和灵活的实习渠道。学校应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并非强制性地要求考研的学生也必须上交教育实习总结之类的证明材料。

人文教育专业作为我国一个新兴的教师教育专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挑战,学生的学习压力是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突破该专业学生学习困境,减轻学生学习压力,需要从改善课程设置、突破传统学习方式和提高学生实习的认识程度等方面加以突破。以此期待人文教育专业未来更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钟琼.论人文教育专业的特点和人才培养[J].科技资讯,2006,(25).

[2]薛春艳,张淑贤.高师院校人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0).

猜你喜欢

学习压力综合性
定制铺丝新工艺降低成本提高综合性能
脑海里放歌的高三男生
高中生学习压力与成长动力的自我体验研究
浅议中学生恋爱之原因
结合实际指导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
小学数学多媒体动态化教学探究
英语师范生学习心理压力的产生及对策研究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在综合性学习中的作用
综合性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