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事故预防与调查处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16-02-03谢财良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5期
关键词:翻转课堂微课教学模式

谢财良

摘要: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其良好的教学效果已被同行所证实。但为了避免微课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认为应该提高对微课的科学认识、采用微课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完善微课教学管理与促进微课资源的有效利用等。

关键词: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5-0054-02

微课是内容短小精悍、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近年来出现了一系列以在线学习视频为主的新型学习模式,如可汗学院、翻转课堂、大规模网络公开课(Mooc),这些新的学习模式被广泛地推广应用,于是各种“微”形式的教学内容出现,更多人有了碎片化学习的需求,希望学习内容短小精悍,因而拥有知识点共享、辅助教学、分享技能功能的微型化在线视频网络课程——“微课”应运而生。本文结合《事故预防与调查处理》微课教学实践,讨论如何在高职院校开展微课教学,实现传统教学与微课教学的有机结合,使学生由“点”及“面”掌握课程教学内容。

一、微课教学在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一)基于工作过程开发、制作微课

笔者首先将《事故预防与调查处理》课程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分析与开发,将其中大部分重点、难点和关键点采用Camtasia studio录屏软件制作了事故接报微课、事故调查权微课、事故调查查组组建微课、事故直接原因分析微课、事故间接原因分析微课、事故责任分析微课、事故定性微课、重大责任事故罪微课、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微课、事故调查报告标题撰写微课等十多个,《事故预防与调查处理》微课程已基本形成。

(二)微课使课堂教学相对轻松

据调查,大多数高职院校专职教师教学任务繁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完课后大多会觉得精疲力竭,而微课则可以切实解决这一问题。就本人所教《事故预防与调查处理》课程而言,一般每学期至少有五至六个平行班,由两个老师主讲,前期仅笔者对微课教学进行了专门培训学习,通过学习制作,将时间与精力放在微课建设上,虽然所花费的时间远远大于传统教学的备课,如知识点提炼、教学目标的确定、课件制作、脚本撰写、录音、录屏、辅助教学资料的制作、教学管理及课后作业的批改上。但是,制作者在课前和课后花费的精力取代了教师在课堂上的精力付出,使课堂教学显得轻松,能增强课堂活力,提高教学效果。

(三)微课与翻转课堂结合,教学效果初步体现

在微课的试行过程中,笔者将每周两次课的教学任务中的其中一次课进行微课教学,在第一节课开始时提出问题,然后发放学习卡,之后反复播放微课,第二节课由学生完成相应的作业,基本实现了微课与翻转课堂结合的教学模式。《事故预防与调查处理》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在微课制作中要采取事故案例的教学方法,在制作的十多个微课中,都会提出相应问题,需要学生进行解答并作为作业成果提交,从提交的七次作业及测试情况看出,学生对微课内容掌握较传统课堂更全面、细致,同时采用微课教学时,学生的参与程度高,讨论激烈。另外,笔者也发现,在间隔采取传统教学方式教学时,上课睡觉、看手机现象严重,教学效果不佳。

二、微课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教学模式,在实践中也当然突现出了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一)教师对微课认识的片面性

虽然微课的优点已经被大多数人认可,但仍有很多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抵制微课,认为微课不过就是昙花一现的新鲜事物,就是微视频而已,不利于教学管理。这种不愿接受新鲜事物,不愿对所授课程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改进教法与管法的“懒”老师,当然不可能是新时代的好老师。另外,也有人盲目地追捧微课,放大其功效,这同样是不对的。

(二)学生对课程系统性掌握不够

任何课程都有其系统性的特点,微课是将系统的知识分解为若干个小的知识碎片,这些知识碎片可以采用微课进行教学,但对整个课程或章节的系统性教学则不适宜用微课教学,只能采用传统的授课模式,而学生大都厌倦传统上课方式,因此对课程系统性认识与掌握不够,学生对于课堂的认识与掌握大都停留在一些知识碎片上,因此,采用传统的考核方式或试题,就会使学生出现大量不及格现象,这既打击了教师微课教学积极性,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管理措施相对迟缓

好的教学效果不仅仅是任课教师一方主体所能达到的,还需要教学管理部门的有机配合。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技术、方式,如前所述,教师为此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远远超过传统教学方式,如果教师仅仅为了个人兴趣而采用,则这种新教学形式的优势将不会被放大。因此,不仅教师本人要有对微课教学的兴趣,学校相关职能部门也应该学习微课,了解微课,共同探讨、创造条件做好教学管理,鼓励教师开发高质量微课、提高教学效果。

(四)微课教学资源不足

在全社会还没形成微课教学常态,尤其是在高职院校,先行开发微课时感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都很大,尤其是在制作微课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业人员指导,制作过程中可能因为一个很小的问题得花上一天甚至更长的时间去解决,很多事情成了无用功,时间成本高。另外,也由于没有专业指导和专门管理,微课建设出现杂乱、零散状态,系统性不够。

三、改进微课教学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微课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上述问题,笔者认为,无论是教师本人还是其他教学管理者,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一)提高对微课的科学认识

微课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新事物,它的开发、制作、使用、管理等都还没有现成的经验来借鉴与学习,只有依靠大家一起去摸索、去研究。但它的出现满足了一部分人的需求,正如黑格尔所说“存在即合理”。

另外,高职教育的实践性、应用性,使微课有了广泛的发展空间,但也应看到其使用过程中带来的问题并加以克服。正如毛泽东同志在其《矛盾论》中所说:“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方面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斗争,决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微课作为一种新事物,它同样具有其优秀的一面,但不可避免地有其缺陷,我们既要看到其优点,发挥其优势,同时又不能忽视其缺点,改善其缺陷。

(二)微课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无论是微课教学还是传统教学,其核心都是传承知识。将教师的思想格式化为电子文档,搬上银屏,当然是现代计算机科学的一大进步,但传统教学自有微课教学所不可替代的优势,如教师的临场发挥、系统性教学、教学管理等,另外,还有些课程内容不适合开发成微课,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开发以及教学方式改革时,注意根据课程情况开发相应的微课,采用传统教学与微课教学相结合的模式。

(三)完善微课教学管理机制

据笔者了解,无论试行微课的学校,还是微课、MOOC课开发相对成熟的院校,都没有就微课教学及MOOC课开发制定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教师开发制作微课主要基于对教学工作的热爱和对新技术的兴趣,但如果这种巨大的时间与精力付出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则只能使微课在短时期内产生效应,而不能使这项教学模式持续地发展起来,因此,笔者认为无论是学院领导、教学管理部门还是教职员工都应该积极学习微课、使用微课并出台相应措施激发教师开发高质量微课的热情,如采用微课开发与评优评先相结合、微课程建设资助、MOOC开发与经费支持等,使这一教学模式可持续地发展起来。

(四)促进微课资源的有效利用

在全社会范围内,希望经验丰富的微课制作人员尽快将微课的制作技术形成视频材料或纸质材料供他人学习,借鉴。另外,有关部门能组织在一定区域、特定学校微课先行者们的经验介绍活动。此外,微课花费了制作者巨大精力,但对于微课的使用不能仅仅用于某一门课或某一个教师,制作良好的微课可以供其他教师、其他课程参照使用。比如,事故直接原因分析微课既可以用于《事故预防与调查处理》课程,也可以用于《安全管理课程》等,只不过进行必要的改动而已。

教师是善良的学习者,将微课制作并利用好,不仅是对自身的解放,同时它也将引领一场教育领域的新革命。

参考文献:

[1]李婉喜,徐晶.微课开发与应用研究[J].软件导刊,2013,(11):59.

[2]于淑娟.学校微课建设的问题与反思[J].教育与管理,2015,(7):76.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A].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05.

猜你喜欢

翻转课堂微课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