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良好学风建设的探讨

2016-02-03颜卫陆华圣沈晓鹏狄和双蒋珊珊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5期
关键词:学风学生管理高职院校

颜卫+陆华圣+沈晓鹏+狄和双+蒋珊珊+赵莎莎

摘要:学风建设对保障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良好的学风,是衡量育人环境的重要标志,也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学风建设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发展。本文从学生管理制度、学生活动、教学风貌、榜样示范、优良班风五方面着手对如何建设高职院校的优良学风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风;制度;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5-0020-02

学风是学校整体精神风貌的综合体现,反映学校的办学宗旨、思想作风、政治态度和组织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在特性。目前,高职院校存在的不良学风主要表现为: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不良行为突出、学习方法、习惯不正确。而良好的学风表现为:认真求实的学习态度,勤奋刻苦的学习毅力,科学严谨的学习方法,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学习精神[1]。创建高职院校的优良学风,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可以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从学生管理制度、学生活动、教学风貌、榜样示范、优良班风五方面着手建设高职院校的良好学风。

一、健全各项学生管理制度

高职院校在管理中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发展需要出发,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需要重点加强学生常规管理和考风建设。

(一)学生常规管理

学生的常规管理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稳定性工作、纪律管理等方面。由于高职生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差,自我约束力不高[2],所以对高职学生的纪律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一些严重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学生,学校应该给予相应的处罚。对于每个学生的日常学习行为表现,可以通过学生的每月德育操行考核来进行,既要考核学生的课堂出勤、学习成绩等情况,也要将学生参与技能类社团活动、各类考证情况纳入其中。

(二)考风建设

学校应该广泛开展诚信考试的宣传活动,营造出作弊可耻的氛围。考前组织监考老师进行培训,强化责任心。对于考试作弊者,在批评教育的同时,要严格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视其情节给予相应的处分,并取消其一切评优、评助资格,以达到教育违纪者改正错误和警示他人的目的。此外,转变单一的学生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评价可以采用笔试、口试、实际操作、课程设计等多种形式来构成,注重学生的平时表现和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开展高质量的学生活动

围绕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着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的实际情况,适时开展各类技能竞赛活动,大力推进技能型社团的发展。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开展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丰富文化艺术节的内涵,将辩论赛、演讲比赛、读书节等活动做好做精。此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服务活动来实现自身的价值。在组织好志愿服务、访贫问苦等传统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创新形式,让社会实践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平台。结合专业知识开展实践活动,如宠物类专业的学生可以深入到居民社区宣传文明养犬,科普养犬知识。组织大一、大二的学生到招聘会现场开展实践活动,通过听企业招聘、看大三毕业生应聘等深刻认识到就业竞争的压力,感受知识的重要性,强化就业意识。

三、保持良好的教学风貌

高职院校良好的教学风貌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专业技能的重要保障。首先,对于高职院校的任课教师来说,除了教授专业知识,还需要注意课堂管理。高职生普遍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和控制能力,任课教师课堂管理的松、严程度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状态,对于管得严的老师,学生会认真一些,而如果老师不理不问,学生可能就会自我放纵。其次,高职院校的职业特性,要求教师在教学方面要紧密结合专业需求,既要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又要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积极运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开展互动教学,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使学生养成积极学习的态度,最终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最后,教师应该加强对实践环节的管理。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实践教学非常重要,实践实训课是高职生锻炼动手能力和掌握专业操作技能的关键环节。实践教学一般分为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在校内实训课上,通过教师讲解知识点、示范操作、学生操作教师指导等环节让学生充分掌握专业操作技能。校外实践时,应该注重与企业的沟通和交流,适时给予学生指导,让学生真正融入企业的实践教学。

四、发挥优秀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

学生群体中一些优秀的学生被选入学生组织,成为主要的学生干部,通过组织学生活动,这些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都提到提升。高职生由于自觉性和主动性的普遍缺乏,往往表现出明显的从众心理,学生干部的言行举止较普通学生更受关注,其行为更容易作为榜样被效仿。通过评选各级先进学生集体、树立一批优良学风班级、学生组织、文明宿舍,加强对学生的激励;通过网络、橱窗等宣传载体,树立勤奋学习的学生典型,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召开先进集体、优秀个人表彰大会,对成绩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给予表扬和奖励,交流经验,及时总结推广好的做法。

五、创建优良的班风

班风是班集体特有的一种风气,是班集体成长过程中长期形成的情绪上、言论上以及行动上的共同倾向,也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3]。良好的班风可以使全体学生有愉快的情绪,对未来充满信心并具有团结友爱的精神,班级成员互尊互爱,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自尊感和责任感,有自制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班风一旦形成,便形成了一种集体的心理氛围,它会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对班级每个成员起作用,成为自觉约束班级成员态度、价值观和行动的因素。高职院校班风建设主要体现在班级制度建设、班级活动开展、宿舍文化建设等方面。

(一)班级制度建设

无规矩不能成方圆,一个班集体如果没有一套完善的班级制度来管理,就不可能有强大的凝聚力。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要在广泛征求全体学生意见的基础上,由班委会制定,然后由全体学生一次次表决,进而一次次修正,直至完成。班主任或辅导员起指导和参考作用。班级管理制度应尽量覆盖班级建设的各个方面,使之系统化并形成规范文件,如《××班行为准则》、《××班上课考勤制度》、《××班奖学金评定委员会成立办法》、《××班班委选举办法》、《××班奖助学金评定办法》等。此外,班级制度的制定并非一劳永逸,在执行过程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和发现的新问题,及时调整和补充完善。班级制度一旦制定,要广泛宣传教育,在全体同学中形成强有力的集体舆论。制度的执行要严格,在实施过程中应该一视同仁、奖罚分明。

(二)班级活动开展

没有活动就没有班集体,班集体是在活动中形成发展的。班级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帮助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小集体与大集体间的关系,同时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4]。鼓励学生不但在学习上奋发努力,而且也积极投身各项班级活动,实现个人素质的综合提升。班级活动有很多方式,例如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班会、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研究制作、旅行野营、文艺活动、公益劳动等等。

(三)宿舍文化建设

高职学生校园生活中大部分时间是在宿舍度过的,良好的宿舍文化和宿舍管理对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宿舍管理方面,制定具体的制度,如《××班级宿舍检查制度》、《××班级宿舍文化管理细则》、《个人电脑使用与管理办法》等。宿舍成员需要养成独立生活、管理自己物品的良好习惯,需要培养集体生活的意识和观念。此外,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喜好装扮宿舍,设计舍名、舍训,宿舍的书架上除了课本外,还可以摆放同学们爱看的文学著作和各种杂志等,墙上挂着由擅长书法的同学写下的每个宿舍成员的座右铭。

参考文献:

[1]李勇.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4(6):32-34.

[2]张耀丹.关于高职院校班风学风建设的一点浅见[J].科教文汇,2014,(3):199-200.

[3]谢学林,王泽忠,傅骏.高职院校班主任创建优良班风浅探[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5(3):38-40.

[4]李永田.新时期高职院校班风建设方法探讨[J].职教新观察,2009,(11):239-240.

猜你喜欢

学风学生管理高职院校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陈嘉庚精神与“诚毅”学风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