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一种温暖叫家风

2016-02-02陌上花开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16年3期
关键词:消炎药大伯红薯

陌上花开

入学前,四五岁的时候,因为父母工作繁忙,无暇照顾我,我在奶奶家生活了两年。

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经济依旧落后,物质匮乏,村里连个代销店都没有,那时候对我来说,零食堪称奢侈品。

好在奶奶手巧,擅长用普通食材做出各种美食,比如红薯干、柿饼、炒糖豆、豆沙包、枣泥糕、鸡蛋羹、玉米发糕……我最爱吃的,是奶奶做的玉米发糕。面粉和玉米面粉按一定比例揉好后发酵,掺上蒸熟的红薯泥,加入白糖,揉成一整块大大的圆形面饼,地锅大火蒸熟,晾凉,切成大小适中的方块,吃起来,香甜可口。

只是奶奶做的这些美味零食,我从来不能独享,每次做好后,要先送去前院的五爷爷家、后院的大伯家、村西头的堂姑家……转一圈后,剩下的,才属于我。

不只零食,每次爸爸寄来的糖果点心、保健品甚至普通的消炎药、感冒药,奶奶也会根据各家情形让我分别送去。五爷爷年纪大了,保健品归他;大伯家孩子多,家境不好,冬天孩子们容易感冒,感冒药也就归了大伯家;左邻的三奶奶患气管炎,入冬便咳个不停,消炎药便派上了用场……七分八分,不管什么东西,最后所剩寥寥无几。尤其对五爷爷,奶奶照顾备至,入冬的棉衣和夏天的薄衫,都会早早备好。后来我知道了,五爷爷腿部有残疾,一辈子没有娶妻,自然也没有子女,照顾他,成了整个家族的义务,下一辈,更要承担和子女相同的责任,嘘寒问暖、养老送终。那时,爷爷已病故多年,奶奶也是一个人,可是因为有子女,她便尽心尽力照顾五爷爷。

我的记忆中,五爷爷是个慈眉善目的老人,略瘦,须发皆白,非常疼爱小孩子,每次我去给他送东西,他都会高兴收下,然后,打开屋里一个陈旧的柜子,给我拿别家送去的零食,水果、糖块、罐头……只要有的,一股脑地塞在我怀里。

自然,我也常常自大伯、堂姑或左邻右舍那里,得到不同的物质宠爱。尤其邻家的三奶奶,冬天的夜晚,在昏黄灯光下给我做新棉衣的情形,多年后,我仍记忆犹新。

当时年幼,只顾得贪吃,还不懂这些零食的来来往往的背后,是一种关于分享的幸福,是家风的温暖延续。只是耳濡目染,觉得人与人之间,相互照顾是本分。

后来回到城里读书,发觉父母也是喜欢分享的人。家里做了好吃的,或者大伯他们从老家送去的花生、绿豆、红薯等,母亲总会分成几份,让我和哥哥分别送去邻居家里。小时候,逢父母有事不在家,我和哥哥,便在邻居家吃饭,他们会做一些好吃的款待我们--都是父母平日舍得分享的缘故。

多年后,我也学会了分享,记得所有亲人的生日,春节前,也会给老家年迈的长辈寄钱。淘宝购物,常常是一件物品一式两份、三份,分别给自己,给父母或者哥哥嫂子,也常常给堂哥家的女儿、表姐家的孩子买礼物,在他们生日时……每个月的薪水,也就这样花掉了。当然,他们也用不同的方式宠着我,比如我小时候喜欢的红薯干,大妈每年都晾晒好很多,等我春节回去带;堂哥家种植花生,收获之后,总会给我寄来一些;还有舅妈,常常一针一针地用很多时间,给我织一件温暖牌毛衣……

分享,早已成为了我们整个大家庭的生活习惯,我一直记得外婆说过的一句话:一块糖,你自己吃了,甜了一个人;大家每人吃一口,甜了很多人。

话很朴实,也很动人,这是关于分享最甜蜜的定义,更是温暖家风。

猜你喜欢

消炎药大伯红薯
半条被子(四)
我挖到了大红薯
消炎药和抗生素是一回事吗
泰然处之
使用消炎药,把握三要点
咽炎别随意用消炎药
门前那棵冬青树
有趣的挖红薯
红薯的滋味
少一些抱怨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