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产气荚膜梭菌性肠炎的诊治

2016-02-02陈锦辉郭宏军

中国兽医杂志 2016年6期
关键词:荚膜高锰酸钾产气

陈锦辉,郭宏军

(黑龙江职业学院,黑龙江双城150111)

牛产气荚膜梭菌性肠炎的诊治

陈锦辉,郭宏军

(黑龙江职业学院,黑龙江双城150111)

产气荚膜梭菌,属于厌氧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如土壤、饲料、蔬菜、污水、粪便中,并见于几乎所有温血动物的消化道内,可引起多种动物的肠毒血症和坏死性肠炎,是近年来我国家畜"猝死症"的主要病原.该病发病急、病程短、无任何前期症状而突然死亡,而且死亡率极高[1].下面介绍一起肉牛牛产气荚膜梭菌性肠炎病例.

1 流行情况

2015年10月下旬,黑龙江省安达市某肉牛饲养场饲养的200余头肉牛,有几头牛表现食欲减退,精神沉郁,有的排少量带血的粪便,有的不表现临床症状突然死亡.有30头牛陆续发病,3 d内有20头牛死亡.发病率达15%,死亡率为10%.该肉牛场放牧饲养,在草甸子放牧,喝浑水,缺乏草料,且气温变化较大,寒流侵袭,饲养管理不良,且圈舍以前养过羊.

2 临床症状

病牛体温升高不明显,食欲明显减退,精神沉郁,目光呆滞,有的排少量带血的粪便,听诊心内杂音,心率不齐,有的不表现临床症状突然死亡,临死前有神经症状,抽搐,角弓反张,磨牙,四肢游泳状划动,死亡后腹部明显膨胀,尸僵不全,血液颜色发暗,肛门突出.

3 剖检病变

剖检死牛3头,主要眼观变化为皮下毛细血管充盈,血液凝固不良,皮下脂肪呈胶胨样,腹腔、胸腔、心包有淡黄色积液,大网膜、胃肠浆膜树枝状充血,甚至出现大面积出血性浸润,真胃黏膜和肠黏膜弥漫性出血,肠道内充满大量酸臭气体.胃肠内容物糊状混有血液,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出血.肝脏肿大、变性,呈土黄色、质地变脆呈泥状.肾肿大、变性,呈土黄色、质软如泥状.心包积有多量淡黄色液体,心外膜出血,心肌无光泽,似煮熟样,肺脏呈点状出血,有的甚至出现暗红色实变区.

4 实验室诊断

4.1直接涂片镜检肠系膜淋巴结,肺脏,心血进行抹片检查,发现大量革兰阳性大杆菌,有荚膜,放置数小时后可观察到芽孢.

4.2病原分离和培养特性无菌采集病死牛的肝脏、脾脏、肠系膜淋巴结病料,划线接种于厌氧培养基、鲜血营养琼脂平板和S.S.平板,37℃培养24 h观察结果[1].在鲜血琼脂上分离到一株革兰阳性大杆菌,形成圆形、表面光滑隆起、边缘整齐、浅灰色菌落,周围呈β溶血环.在厌氧肉肝汤中扩菌培养,结果分离到兼性厌氧的革兰阳性杆菌.有荚膜,有芽孢,在肾脏样品中分离到双球菌样,短小革兰阳性球杆菌.接种于厌氧肉肝汤培养基培养.37℃培养24 h观察结果,呈圆形、球状凸起、半透明,表面光滑.菌落周围呈β溶血环.经实验室检验确诊为厌氧产气荚膜梭菌感染,因条件所限未鉴定产气荚膜梭菌分型.

5 治疗

使用常温自来洁净水配置0.1%高锰酸钾水,供牛自由饮用,每2 h换1次水,连续饮用3 d,疫情基本得到控制,没有新增死亡病例.

6 防制

6.1由放牧改为舍饲,对圈舍进行彻底清扫,用20%漂白粉进行消毒.修缮圈舍,提高圈舍内温度,保证清洁饮水.

6.2更换饲料,给予适口性好的干净的饲料.对病死牛焚烧、深埋.

6.3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后,采用产气荚膜梭菌A,B,C,D型浓缩苗进行紧急免疫接种.

7 讨论

产气荚膜梭菌属典型的条件性致病菌,本病例中牛的饲养管理条件恶劣,喝浑水,缺乏草料,且气温骤变,牛抵抗力下降是本病发生的重要诱因.加之圈舍曾饲养过羊,梭菌性疾病是羊的多发传染病,饲养户未进行消毒处理,环境被梭菌污染的几率较大,与本病的发病有密切关系.

产气荚膜梭菌因能分解肌肉和结缔组织中的糖,产生大量气体,加之本菌在体内能形成荚膜,故名产气荚膜梭菌,本病例中肉牛产气荚膜梭菌病主要表现肠毒血症和坏死性肠炎,表现猝死或主要表现腹泻,排血便症状而很快死亡.有报道本病多数治疗及时预后良好,如果治疗不及时则一般在2~3 d后死亡[3].

在治疗方面,大多采用抗菌消炎、对症治疗等方法,经药物敏感试验确定用药如诺氟沙星、痢特灵等[2];青霉素、链霉素、百病头孢等[3].针对产气荚膜梭菌是厌氧菌这一属性,本病例采用廉价易得的强氧化剂高锰酸钾作为治疗药物,因高锰酸钾是强氧化剂,在水中可分解,可释放出氧.虽然产气荚膜梭菌对厌氧程度的要求并不太严,但在有氧条件下难以存活,从而起到杀灭病原体的目的.高锰酸钾杀菌所需浓度较低,0.01%~0.1%作用10~30 min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病毒和破坏肉毒杆菌毒素.一方面氧作用于菌体蛋白,破坏其结构,从而使细菌死亡、毒素消失.另外也提供了有氧环境使产气荚膜梭菌适宜的生长环境遭到破坏,从而发生死亡.因高锰酸钾在温度高(超过30℃)的情况下会加速分解,所以采用凉水配置;且长时间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从而失效,故2 h更换高锰酸钾水1次.

免疫方面,近年国内各地发生的牛产气荚膜梭菌性猝死症以A型为主要病原菌[4],但B,C,D,E型产气荚膜梭菌也都是病原菌之一.在预防时采用产气荚膜梭菌A,B,C,D型浓缩苗进行免疫;也可采用羊四联苗进行免疫.

本病例采用高锰酸钾溶液饮用的方法治疗产气荚膜梭菌病,成本低,效果好,为治疗本病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1]倪宏波,石星明,朴范泽,等.牛产气荚膜梭菌肠毒血症的诊断[J].中国兽医杂志,2006,42(6):53-54.

[2]刘彦敏,唐克伟.成年奶牛产气荚膜梭菌肠毒血症的防治[J].中国奶牛,2008(3):58-59.

[3]冉多良,黄嘉驷,苏艳,等.马鹿产气荚膜梭菌性肠炎的诊治[J].中国兽医杂志,2005,41(4):54.

[4]吴雅玲.产气荚膜梭菌所致动物猝死症[J].甘肃畜牧兽医,2002,32(4):34-36.

S858.23

B

0529-6005(2016)06-0049-01

2016-01-22

陈锦辉(1979-),女,讲师,硕士,从事动物疾病诊治方面教学,E-mail:chenjinhui_2004@163.com

猜你喜欢

荚膜高锰酸钾产气
产气荚膜梭菌引起仔猪腹泻的研究进展
甘肃省牛和羊源产气荚膜梭菌耐药性分析
湿垃圾与病死猪混合厌氧消化产气性能研究
羊毒素型产气荚膜梭菌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临床中高锰酸钾坐浴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Meso-mechanical model of concrete under a penetration load
肺炎链球菌荚膜教学标本的制作方法研究
贝复舒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高锰酸钾眼部烧伤的疗效观察
煤层气排采产气通道适度携煤粉理论
煤层气排采产气效果影响因素分析:以延川南工区谭坪构造带排采井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