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猴头菇棚室床架式立体高效栽培技术

2016-02-01耿铮李玉石钰琨杨晓溪武杰邹莉宋景云

中国林副特产 2016年4期
关键词:床架架式猴头菇

耿铮,李玉,石钰琨,杨晓溪,武杰,邹莉*,宋景云

(1.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150040;2.孙吴县林业局)



猴头菇棚室床架式立体高效栽培技术

耿铮1,李玉1,石钰琨1,杨晓溪1,武杰1,邹莉1*,宋景云2

(1.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150040;2.孙吴县林业局)

猴头菇是黑龙江省食用菌产区栽培的主要菇类品种之一,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强、商品性好,适应性广的特征。以黑龙江省亚布力猴头菇栽培为例,详细介绍了该品种的棚室床架式立体高效栽培技术,对广大菇农的生产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猴头菇;床架式;栽培技术

猴头菇是我国著名食用菌,东北四大名菌之一,也是高级宴会名贵四大菜肴之一,其菌肉鲜嫩、菇香清新,是鲜美无比的山珍,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现代医学证明猴头菇对治疗消化不良、胃溃疡等疾病都有很好效果。黑龙江省是猴头菇主产区,作为一种药膳两用菌深受消费者喜爱,猴头菇的各类初深加工产品畅销国内外,因此,猴头菇的生产对我省的农业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1 菌种选择

亚布力猴头菇品种由东北林业大学食用菌创新团队所选育,该菌株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强、商品性好,适应性广,适宜在广大东北地区推广。

2 栽培季节

在东北地区,猴头菇栽培选择冬季1月份生产二级菌种,2~3月份生产三级菌,5~6月份春季出菇,然后停止出菇,夏季高温期过后8月末开始秋季出菇。

3 棚室床架式立体高效栽培技术

3.1棚室建设

应在生产开始前搭建好棚架,建棚位置要求环境清洁、靠近水源、利于通风。可选用木杆、钢筋框架,棚内应设立支柱,确保棚牢固不会倒塌, 一般脊柱高2.5m,两侧立柱1.5m,棚宽不超过7m,棚长不超过50m,棚室一侧留有出入门,四周挖排水沟。棚室建设完成后,在棚室内搭建出菇床架,床架高2m,分4层,每层床架间隔50cm,最底层距地面高30cm,床架宽1m,长度可根据棚室大小设计,每排床架之间留宽85cm的操作道,两侧床架与大棚保持30cm间距,以便于换气或盖棚膜。

3.2栽培种制作

3.2.1栽培种配方。硬杂木屑75%,麦麸21%,豆粉2%,石膏1%,白灰1%。根据配方,称取各种原料后混合均匀,再按料水比1∶1.4 加水充分拌料,使配方的含水量在60%左右,灭菌前栽培料pH值为6.5~7.0。

3.2.2装袋。选用规格为17 cm×34 cm×0.0045 cm聚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袋。装袋使用装袋机,装料高度为20cm。菌袋装料松紧可以通过手感进行测定,一般以菌袋表面手感硬而有弹性,拇指轻轻按下料面能弹起;也可以通过用称称量菌袋重量测量菌袋的松劲,菌袋重量在1.2kg左右,说明装袋松紧适宜,如过轻或过重则可以认为菌袋装的过松或过紧。

用手将装好的袋口捏成小褶,紧贴培养基顺时针拧半圈,使培养基与菌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然后用一根长度为18cm(粗端直径为15~18mm,尖端直径为8~10mm)的锥形菌棍,在培养基打孔处轻轻摁几下将菌棍顺势插入培养基内,用菌棍压挤住塑料袋口。菌棍棍头与培养料面相平,棍头栓一绳扣便于接菌时拉出。将菌袋封口朝下,袋底向上放在菌筐内,待装锅灭菌,同时根据菌孔口大小做好相应的棉塞单独装在菌袋内灭菌。

3.2.3灭菌。菌袋灭菌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高压灭菌。在压力达到1.5kg/cm2时,开始计时,保持此压力1.5~2h。二是常压灭菌,无论是原种还是栽培种都是待温度升高到100℃后,保持此温度10h。无论是高压灭菌还是常压灭菌在升温过程中都应该将锅内的冷气排净,以防锅内有假压现象导致灭菌不彻底。猴头菇栽培种菌袋灭菌一般采用常压灭菌,在4h以内使锅内温度升至100℃,维持在100℃10~12h,灭菌结束后需将菌锅门稍开启,1h后全部打开,3h后将菌袋移出锅。

3.2.4接种。经过灭菌处理后的菌袋,待温度降到30℃以下就可以进行接种了。操作时先在要接种的料袋表面用75%酒精棉球擦洗1次,在无菌的条件下,将猴头菇菌种快速接入栽培种菌袋中,迅速塞好棉塞,避免杂菌污染。

3.3养菌

接种后将菌袋移入事先经过消毒的培养室内进行养菌,接种后5d内菌种定植,此期温度应控制在24~26℃,使菌丝在最适的环境中加快吃料,定植蔓延,占领培养料形成菌群使杂菌无法进入。菌种定植后菌丝进入迅速生长期,此期菌袋温度逐渐上升,自身产生热量,为了避免菌袋上热,应在菌室中央安放换气扇,进行通风降温。此期测量温度时,应将温度计液泡直接插入菌袋与菌袋之间,控制温度在22℃。当温度过高时打开换气扇,温度适宜后再关闭。成熟期即接种35d后,菌丝进入生理成熟阶段,即将从营养生长阶段过渡到生殖生长阶段,室温以18~20℃为宜。当菌丝满袋原基出现时,可将菌袋转入出菇棚。

3.4出菇管理

3.4.1菌袋摆放。将栽培种菌袋靠近顶端和底部的对角线位置,开2个“V”字形口(2.0cm×2.0cm),顶端朝下,站立式呈“品”字形摆放于床架上。

3.4.2环境因素控制

3.4.2.1温度。在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温度要控制在15~22℃,在适宜温度环境下,从原基到成菇,一般需18d,当温度过高时,子实体的菌刺长易形成分枝状、花菜状畸形菇;温度过低时,子实体颜色呈粉红色。因此,在不适宜温度下,猴头菇的商品价值会大大降低。

3.4.2.2湿度。猴头菇出菇期间,不宜直接向子实体喷水,主要依靠地面和空间加湿,提高空气相对湿度以满足子实体生长发育需要。子实体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湿度必须增加至85%~90%,通过向室内空间喷雾,地面洒水,门口通风处悬挂湿布增湿。若空气相对湿度低于70%,菇体干缩,色泽变黄,甚至会产生光秃无刺的畸形菇,空气相对湿度高于95%时,易造成杂菌污染。

3.4.2.3光照。一般要求200~500 lx的散射光,而且光线要均匀。光线在50 lx以下,会影响子实体的形成与生长,光照超过1000 lx,子实体往往发红,生长缓慢,菌刺形成快,子实体小,菇体品质变劣。

3.4.2.4通风。猴头菇子实体生长发育期间,菇房空气必须保持新鲜,每天需要进行通风换气。菇房内二氧化碳若沉积过多,浓度超过0.1%时,会刺激子实体基部不断分化、分枝,形成珊瑚丛集状子实体。因此,床架式立体栽培,菇房要设换气扇,必要时作强制通风换气。通风时,切忌让风直接吹向菇体,以免菇体水分蒸发过多,影响正常生长。

3.5采收

正常成熟的猴头子实体颜色洁白,表面布满菌刺。在孢子尚未散出时即可进行采收,采收时,依采大留小的原则,一只手握紧菌袋,另一只手握住子实体,轻轻旋转即可采下,或用锋利刀片割下。除去菇体基部杂质后,按规格分级。猴头菇棚室床架式立体高效栽培技术生产,在栽培过程中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条件可控性强,受天气影响较小,因此猴头菇的产量高而且稳定、品质优,同时,对土地的利用率较高,是一种非常适合在东北广大食用菌产区推广的猴头菇栽培技术。

2016-03-23

东北林业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201510225130)

耿铮(1995-),男,学生,Email:736051489@qq.com;*通讯作者:邹莉(1966-),女,主要从事资源微生物学研究,Email:shyj@nefu.edu.cn。

S759.81

B

DOI.:10.13268/j.cnki.fbsic.2016.04.019

猜你喜欢

床架架式猴头菇
新疆奎屯垦区厂字型架式对葡萄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葡萄“V”型架式栽培技术
猴头菇的历史文化溯源与食疗文化*
用旧原木床架DIY制作花架
KD407:悬挂器
猴年吃点猴头菇
西洋梨架式栽培架体搭建及整形修剪技术
猴头菇的古今佳话
营养菌王猴头菇
“厂”字架式可提高酿酒葡萄果实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