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猪行业变化的八大热点 2016该如何应对?

2016-02-01河南惠农联科集团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2期
关键词:养猪猪场生猪

河南惠农联科集团



养猪行业变化的八大热点 2016该如何应对?

河南惠农联科集团

“变化”是始终贯穿2015年的关键词,所谓变化,在这个风云变幻的畜牧圈几乎每年我们都会有所感悟。何曾想过,2015年,变化如此之剧烈。可以说,2015年作为“元年”,各种“变化”滋生出了行业未来几乎所有的可能性,只是最后到底有哪些“变化”会成为“行业选择”,现在仍无法给出准确的研判。不过,这一年所有如雨后春笋般的新变化逻辑或许给行业带来了更多对2016年的思考……

1 猪周期“盛夏”来袭

“回暖”、“苦尽甘来”等字眼,成为了2015年主导生猪市场的关键词,八九月份,不断高企的价格兴奋了每一个养殖户的神经。

2015年8月4日,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在新闻发布会上发言称,“此轮生猪价格上涨,是对两年多来大幅下跌的修复。”

回顾历次的猪周期,2007年的国家鼓励政策导向、2008年的外资巨头涌入、2011年的养猪买车建房风潮,均造成了整个市场非理性的井喷式增长。

然而,与往年不同,2015年猪价上涨的内在基础和外部环境均存在明显的变化,因此,如前般的暴涨行情并未如期待般出现。

2015年11月份,农业部公布了4000个监测点生猪存栏信息:生猪存栏环比下降0.9%,同比下降7.4%,能繁母猪存栏环比下降1.2%,同比下降12.1%。据此,众多机构预测春节猪价将呈上涨态势。虽然,今年的猪价与往年变化都不一样,“猪周期”并未如愿显灵,但至少,2015年,猪价开始了一个良性的发展变化!

期待今年会更好。

2 政策高压,环保养猪怎么走?

2015年1月1日实施《环境保护法》:明确指出国家采取有利于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在新法的威慑下,畜牧养殖行业进入了环保高压期,轻则被罚款整改,重则被停产拆迁。

2015年4月16日国务院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下称计划):计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核心条文:《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第七条,禁止在下列区域内建设畜禽养殖场:①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及缓冲区;②城市和城镇中居民区、文教科研区、医疗区等人口集中地区;③县级人民政府依法划定的禁养区域;④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规定需特殊保护的其他区域。

政策高压下,如何应对严法,已经成为影响规模化养殖场生存之路的当务之急。同样的,正是因为这样的“严法”才使得养殖业面临着更多的机遇,例如,资源化回收技术成熟了,莫不如趁着这样的契机大家共同努力解决养殖环保问题。

总之,养殖环保已是新常态,环保会为有准备的人提供更多机会。

3 猪场拆迁,告别养猪,我们该何去何从?

2015年,随着“史上最严环保法”的实施及《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的发布,猪场拆迁的形势更为紧迫。政府对被列入拆迁范围的猪场,手段往往就是一纸拆迁通知,继而派出浩浩荡荡的清拆队伍;而刚刚从猪价下跌中缓过气来的猪农在强大的行政力量面前,往往最终的结果就是被迫拆迁,投入全副身家的猪场在环保风暴中顷刻间化为一堆砖砾。再加上面临2014年的深度亏损,2015年年初很多养猪企业资金链断裂,年初,养猪业内出现频率最高的莫过于各地此起彼伏的猪场转让、出租、贷款、破产等消息,这也导致猪源进一步减少。

养猪业向来不受地方政府喜欢,在中央和省级政府特别支持养猪业的时候如此,更何况又有了环保新政的权杖,养猪业的牺牲也成为必然,养猪人跟着牺牲更是自然。

我们知道不能回避污染问题,也明白发展不能走捷径,这是硬道理,养猪人也都懂,但是要拆除猪舍,卖掉母猪,损失也确实相当大。所以,拆停猪场关系到民生,这是养猪人的雷区,丢了生计,背后是无数个家庭吃饭的问题,这个根本要动必然出问题。

吃肉的也要考虑养猪的,请给养猪人应有的尊重,请不要忽视养猪人的诉求,请听听养猪人的声音;猪场可以改造调整的,请不要一味驱赶。必须拆停的,请给予合理的补偿,也授之以渔。

4 禁抗令出台,无抗化乃大势所趋

5 史上最严《食品安全法》启航

食品安全问题年年有,2015年特别多……

2015年6月,海关总署在国内14个省份统一组织开展打击冻品走私专项抓捕行动,成功打掉专业走私冻品犯罪团伙21个,初步估计全案涉及走私冻品货的价值超过30亿元人民币,包括冻鸡翅、冻牛肉、冻牛猪副产品等10万余吨。

媒体报道多以“70后”猪蹄、“80后”凤爪、“僵尸肉”等关键词定义走私冻肉,从而使得相关报道在网络中更具有传播性,“僵尸肉”话题甚至一度登上了新浪微博热搜榜,吐槽、调侃等言论蜂拥而至。“僵尸肉”话题的出现再次将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以“僵尸肉”最为惹眼的2015年,还有诸多的事件不断的刺激着民众敏感的神经。广东“秋风行动”收缴病死猪肉60多吨,官方通报日均数吨二氧化硫严重超标的猪脚筋被出售至广州、广西。鸡脚、牛百叶、鱿鱼、病死猪以甲醛浸泡出售;16.48吨有害冷冻猪肉中检出口蹄疫病毒;二氧化硫含量严重超标的猪脚筋出售至广州、广西,日出货量达数吨……

诸多事件的累加,使得民众愤怒、无奈、不满等情绪交杂,要求加强监管,强化问责,完善法规成为舆论中的主流声音

与此同时,2015年10月1日起执行的修订版《食品安全法》,该法可谓是“史上最严”食品安全法。其在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追究、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等方面做了多处改动,第一次提出千元保底、首负责任制等硬性规定。而且在处罚的内容上更加广泛,并大幅度提高了行政罚款的额度。如第一百三十二条规定,经营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或者生产经营其制品尚不构成犯罪的,最高可以处罚货值30倍罚款。新法既是畜产品生产者的指导条例,亦是消费者保护权益的利器。

6 养殖保险联动无害化,环保与保险双赢

自2007年起,国家支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能繁母猪重大病害、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保险制度,根据地区

间财力差异,按“应保尽保”的原则推进能繁母猪保险,对能繁母猪保险业务给予适当保费补贴。到了2015年,中央财政提供保费补贴的地区为中西部地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中央直属垦区。其中,中西部地区保费由中央财政补贴50%,地方财政补贴30%,养猪场户承担20%;东部地区由地方财政提供一定比例的保费补贴。

不光是能繁母猪,对于风险巨大的养殖行业来说,保险业的扶持显然是不可或缺。而针对以往生猪保险一般只约定保险公司直对死亡生猪进行赔偿。有些养殖户领到保险赔偿后还是乱扔病死猪,甚至重复索取赔偿的现象。2015年各省相继启动生猪保险与无害化处理联动政策,养殖场病死猪想要获得保险赔偿的话,养殖户就不能随意丢弃,而需要先配合相关企业做好无害化处理。这样就建立了“政府监管、财政扶持、企业运作、保险联动”的生猪无害化处理市场化运行机制,实现了养殖户、保险公司、生态环境等多方共赢。

7 养猪补贴,与时俱进,惠民强农

常言道“猪粮安天下”,生猪养殖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性产业。为了扶持生猪养殖产业的稳定发展,防范生猪市场异常波动,自2007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惠民养猪补贴政策。

2015年,针对目前部分主要农产品价格内外倒挂明显、农产品库存庞大等问题,国家在“十三五”期间将进行一系列补贴制度和涉农财政资金投入方式改革。2015年的主要补贴有: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畜牧良种补贴、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疫苗补助、畜禽疫病扑杀补助、养殖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农业保险补贴等。

8 互联网+,当以“另眼”相看

2015,互联网+的飓风无处不刮,各行各业都被卷入了惊涛骇浪之中,而畜牧业这个后生小弟也在风雨飘摇中驶向了风口。关于农牧企业涉足互联网,有人总结为3大方向:一是建立养殖服务平台,为养殖户提供服务;二是建立金融体系,为养殖户提供资金支持;三是建设电商平台,销售自身产品或为行业提供平台。

2015年,随着新希望、大北农、正邦投入巨资玩互联网,双汇、金新农、通威、禾丰牧业等也纷纷提出了自己互联网+的计划。无论是屠宰企业还是养殖企业,还是饲料企业,都希望通过互联网近自己的用户,为用户提供一个更直、更方便、更实用的服务平台,另一方面通过延伸产业链,利用互联网+让链条中的各方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实现效率的最大化和最佳用户体验。如果说过去是在线下圈地,那么现在的大企业投入互联网或许也是在跑马圈地,利用互联网占据更多的用户。

在互联网+的浪涛下,没有哪年让电商有如此鲜明的旗帜,今年的大热门,除了电商还是电商。不但有行业人人皆知的平台、服务站等,甚至席卷全国的电商风暴双“11”也有农牧产品的身影。

然而,互联网+大潮呼啸而过,畜牧业只是沧海一粟,未来的路还很长,机会也很多,风口在那里,但不会一直在那里,若不想昙花一现,就要运筹帷幄、步步为营,方能在漩涡中找到出路,拥抱明天。

9 结束语

2015,在惊涛骇浪中安然走过。2016,不管是对于畜牧行业,还是农牧企业以及行业内的你、我、他,都将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我们该如何去迎呢?各位同行们,让我们一起再次出发吧。

摘自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http://www.feedtrade.com.cn/livestock/pigforecast/2016-02-04/2180145.html

猜你喜欢

养猪猪场生猪
生猪中暑的诊断及治疗
分类做好猪场防暑措施
夏季猪场如何驱赶蚊子
冬季养猪防病四注意
生猪贴“秋膘” 管理要跟上
猪场降本增效 聚焦五个重点
养猪
在现代猪场工作 一天要洗8次澡
入伏后,怎样防止生猪中暑
生猪 广西生猪自成一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