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教育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

2016-02-01栾晓杰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10期
关键词:音乐幼儿艺术

栾晓杰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音乐教育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

栾晓杰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慢慢意识到音乐对孩子教育的影响。音乐与幼儿成长这个领域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文献,证明这两个看似没有多大关联的词实际上有着很大的关联。但是音乐教育对幼儿的成长到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

音乐教育;幼儿成长

现在很多幼儿都在家长的带领下接触音乐,很多家长会说:“学音乐的宝宝们都会比一般孩子聪明!”。 音乐教育和智力发展的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科学家们对人的大脑进行了大量研究,人的两个大脑半球的功能有非常专业的区分,但大脑的左右脑并不是完全毫无联系,大脑要在两个半球共同活动时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但传统的的教育侧重于读书,算数,却忽略了艺术教育,在无形之中锻炼了左脑,而右脑却未得到足够的锻炼。在《爱因斯坦的音乐脑》中提到:美国科学家对爱因斯坦的脑细胞组织进行了切片研究,发现“棘突触”比普通人多(这是大脑发达的表现),这与他从小拉小提琴、弹钢琴和参与艺术活动有关。这些艺术活行为锻炼了爱因斯坦的艺术脑,即右脑,给了他最佳的思维能力,所以他在科学领域才获得了这么多伟大的成就。所以音乐教育对幼儿的智力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而那些所谓的“传言”其实也是真实存在。

陈鹤琴先生说:“听觉乃知识之门”,耳朵是音乐的门户,是表达音乐,感受音乐的生理基础。幼儿听觉器官的发育要早于其他器官,当幼儿还不会语言表达,他已经能听到声音和乐音,并能感受到音乐作品里包含的情感,比如幼儿听到欢快的乐曲就开心、会跟着欢快的音乐做一些动作。听到温柔的音乐就会安静下来。在幼儿音乐教育中,首先应当培养幼儿的听觉,在幼儿欣赏音乐时,会对节奏、音色,音高,力度等方面有一定的听辨能力,这就使幼儿在听觉方面有很好的提高和锻炼,并经常将听与唱结合起来,引导幼儿用广阔的视角去探索和发现。听觉是可以培养的,乐感是可以建立起来的,关键在于成人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培养。调查显示,在幼儿时期接触音乐的孩子们在成人后,乐感和节奏感等方面都会比同时期没有接触过音乐的孩子们要好很多。

很多幼儿最初接触的音乐就是歌谣,从哇哇坠地开始,妈妈用歌谣安抚着每个婴儿,宝宝通过音乐这种载体开始接收一种叫语言的东西,语言和音乐是密不可分的, 语调的高低,语气和音色都与音乐是相通的,语言是交流思想和感情的主要工具,音乐的很多特性都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有利于幼儿语言的发展。幼儿的歌唱直接促进了语言的发展,在幼儿吟唱和聆听儿歌的过程中,无形地增加了词汇量、锻炼了语言能力,对幼儿的语言有很大帮助。

音乐是一种转瞬即逝的时间艺术,这就对幼儿的记忆力有要求,音乐具有直观性,有的家长会每天早上给幼儿放一些欢快的歌曲,久而久之,孩子们就可以跟着音乐一起唱,这些看似是顺嘴顺下来歌曲,实质是这些潜移默化的被记忆下来。在幼儿音乐教育中,歌词的内容,旋律的走向,配合的动作,这些开始并不熟悉的东西,跟着老师一遍又一遍的模仿下来,直到自己可以独立完成,这都是记忆力加深的过程。而一些幼儿难理解和背诵的古诗和古文,一旦配上音乐,再让幼儿去学习接触,那么幼儿背诵的起来就简单许多。

音乐教育的益处却可能比想像中还要大,研究结果显示,幼儿早期的音乐教育对提高儿童的口头记忆能力有很大的帮助。香港大学的心理学家做过一个测试,在测试中找了110名年龄在5到10岁之间的幼儿,其中55名上过音乐培训课的幼儿,和55名从未接受过任何正规的音乐教育的幼儿。测试结果发现,那些接受过古典音乐训练的幼儿可口头复述出更多的词汇,研究认为,音乐训练刺激了幼儿的左脑,而左脑正是负责口头学习的所在。音乐教育事实上是一种对大脑的横向训练。诸多测试调查结果都证明了音乐教育对幼儿的记忆力有很大的影响。

英国学者说过:“煤炭和石油都不是英国最丰富的资源,英国最丰富的资源是英国人民的想象力,而想象力是通过艺术教育促进和发展起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一直都是中国人的短板,那么对于新生的一代来说,怎样促进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显得十分重要,音乐教育,这个看似和想象力和创造力无关的领域,却对幼儿的想象力和想创造力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

丰富的音乐活动,灵活且有弹性的教材,教学形式的多样化,都是成功的音乐教育的前提。在音乐教育活动中,比如老师在钢琴上弹奏音阶,就可以引导孩子们想象着爬楼梯,每高一个音,就想象着多登了一个台阶。 如教师在唱《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曲时,引导孩子们在纸上画出春天的景象,不同的孩子就会有不同的想象。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来激发幼儿的想象,让幼儿自由发挥,在角色之间自由对话,将孩子们带入想象中的童话世界。

很多伟大的音乐家会把故事改变成歌剧,这些伟大作品的诞生离不开创造力。而幼儿的创造能力也是不可小觑的。给幼儿播放一段音乐,让他们自由想象并写出一个小故事,这些都是有效提高幼儿想象力与创造能力的方法。

计划生育实施这么多年,独生子女的诸多问题也就日益显露。四个老年人,两个中年人,一个幼儿的金字塔结构也导致幼儿有很多不良的心理状态,比如性格孤僻,不合群,动作协调能力差,对音乐没感觉。一部分幼儿性格急躁,没有耐心,无法持续完成一件时期。还有的幼儿缺乏自信息,很自卑。

音乐可以调节情绪和情感,为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条件,用音乐来给幼儿创造健康的人格和塑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让音乐教育的特殊功能得到发挥。幼儿音乐教育可以培养良好的性格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幼儿坚强的意志和自信心。音乐教育带给幼儿正面且积极的情绪,也可以提高幼儿整体的心理发展水平。

幼儿的情绪很冲动也很敏感,有明显的两级性,从生物学上说这是因为神经系统抑制过程的不平衡造成的。因此让幼儿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十分重要。音乐作为一门听觉艺术,可以通过听觉直接对人产生刺激。正如荀子《乐论》所写道:乐者,乐也!说明自古就有音乐可以调节情绪的观点。在幼儿教育中,可以充分利用音乐的调节功能,使幼儿通过音乐欣赏,获得平静愉悦的情绪,使身心都处在一个良好的状态中。

自信是一个优秀的人必不可少的心理品质,对个人来说非常重要,自信心的培养也是心理教育的重点领域。但是,在陈旧的教育观念中,让孩子听话是教育的主要色彩,这种老旧的观念会抑制幼儿的自我认识和健康的人格,从心理到思想上都收到了约束。音乐教育从另一方面锻炼了孩子们良好的品格,无论是学习一种乐器还是学习声乐舞蹈,这些学习都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和毅力才能完成,半途而废就不会成功。无论是学会简单的歌曲还是可以演奏难度较高的曲目,这些成果都会让孩子们信心倍增,由此从音乐活动也可以延伸到生活中其他的事物。音乐教育可以渗入到幼儿的生活中,让幼儿的身心达到平衡的状态。

论聪明的头脑,中国人并不缺少聪明人,因为从诺贝尔奖上就可以看出,华人获奖者其实很多,但是没有一个华人团队或者说中国团队提名或者获奖,团队精神也是中国人很缺乏的一种精神,这也是由于现在社会独生子女多,造成幼儿不懂得与他人合作,普遍比较自私。很多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合群”会让孩子们参加各种各样的早教和其他活动,其中就包括了音乐教育活动。音乐不仅仅是个人的活动,其实更是团体的,有组织的活动。让幼儿参加有组织的音乐活动或者音乐表演可以让幼儿走出自己的小天地,走到音乐的“小社会”中来。这是锻炼幼儿交往能力和合作技能的好办法。现在很多幼儿园和小学都会有合唱班和小乐队,这两种音乐表现形式就要求高度协作能力,孩子们经过互相的协调合作,筹划统一的编排。才能合奏或者合唱出美妙的歌曲和音乐。也让孩子们知道了自己不是唯一,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因此,通过这些团体的音乐活动,让孩子们可以提前适应团队协作的氛围,也为将来走进社会,走到工作岗位提前做准备。 由此可见,音乐是对幼儿进行综合培养的课程,它对于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完美人格的塑造,以及为幼儿的未来的社会生活提供一个好的开端,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音乐教育对于幼儿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音乐教育的根本是希望幼儿在自由,愉悦的艺术活动过程中获得艺术感受。在正确规范的引导下学会用感受艺术和用艺术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也通过音乐教育来完善幼儿的人格和心理状态,这些都就要求家长和社会足够的重视幼儿早期的音乐教育,积极地配合和大家不断地探索,让他们感受音乐的美,得到创作的快乐,为以后的人生奠定扎实的基础。

[1]吕琳.学前音乐教育对儿童发展价值研究初探[J].咸宁学院学报,2012(7).

[2]刘隽.学前音乐教育的价值浅析[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18).

G613

A

栾晓杰(1992-),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于2011年考入211大学,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主修键盘教育,本科四年对幼儿音乐教育和钢琴演奏有一定研究。

猜你喜欢

音乐幼儿艺术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纸的艺术
音乐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音乐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