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6-02-01宋丽萍

文理导航 2016年3期
关键词:目标性启发性层次性

宋丽萍

【摘 要】课堂教学的落脚点是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发展是衡量有效教学的唯一标准,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教是为学服务的,对应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的教要有启发性;对应于学生学习的独立性,教师的教要有针对性;对应于学生学习的发展性,教师的教要有目标性。

【关键词】有效性;目标性;启发性;针对性;层次性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不但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更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如何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呢?下面就此来谈谈自己的几点教学体会。

一、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创设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

如在教学“分数的大小比较”时,用生动形象的动画、优美的背景音乐,创设唐僧师徒取经的故事情境,唐僧师徒4人去西天取经。快到火焰山时,天气特别炎热,师徒4人口渴难耐,于是让八戒去找西瓜解渴。不一会儿,八戒抱着一个又大又圆的西瓜来了。悟空说:“把西瓜平均分成4份,每人1/4。”八戒一听不高兴了,嚷道:“西瓜是我找来的,不给我1/8也得给我1/6吧。”悟空乐了,赶紧切了1/8给八戒。八戒一看,怎么比1/4还少啊?想不同意。悟空说:“这是你自己要求的,还能反悔?”八戒挠着头皮说:“我真傻,为什么会比先前分的少呢?”大家都笑了,而八戒还是莫名其妙。这时停止播放。问:“同学们,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探讨这其中的秘密。”这样学生一下子就投入到教学情境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指出:“教学过程是以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会提问的老师,能将一堂得课变轻松自如,将学生引向知识、能力、觉悟的目标,为学生创造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因此要注重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要做到有效的提问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要做好充分地备课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提问只有明确、具体,才能为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

例如,在教学“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我直接出示了一幅情境图:森林公园地貌类型乔木林占总面积的二分之一,灌木林占总面积的十分之三,草地占总面积的五分之一。教师问:“看了这幅图之后,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生1:乔木林和灌木林共占总面积的几分之几?

生2:草地和灌木林共占总面积的几分之几?

生3:乔木林和草地共占总面积的几分之几?

生4:乔木林、灌木林和草地共占总面积的几分之几?

正当其他学生仍然举手要求提问时,老师由于心急,抢过话问:“那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森林部分比草地部分多百分之几?”学生回答:“想。”一个孩子在下面讪讪地说了句:“我刚就是要提这个问题呢。”课后我也反思了这节课上应该如何引导学生的提问,当生1提出乔木林和灌木林共占总面积的几分之几?这个问题时,我就可以顺势提问:“那乔木林和灌木林就是什么呢?”从而引出森林的概念,然后继续提问:“要解决这个问题,你要怎么列式?这样的列式我们要怎么计算?”这样的引导不仅节省了教学时间,而且也适时地引导了学生的思维。可见,只有教师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才能帮助学生在数学化的过程中提取更多有价值的问题。

2.课堂提问应具有启发性

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提出问题,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提出教师适当地停顿,给学生留足时间,通过提问、解疑的思维过程,达到诱导思维的目的。如教学应用题:一间房子用方砖铺地,用面积是9平方分米的方砖需要96块,现在改用面积是12平方分米的方砖,需要多少块?教师提问:“要求用面积是12平方分米的方砖,需要多少块?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通过这些有序的启发,引导学生抓住数量关系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课堂练习的有效性

数学课堂练习是一堂数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设计游戏练习,充分调动学习兴趣

爱玩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游戏练习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为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环境。例如,学习乘法口诀后,在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设计“玩扑克”游戏的练习,先找出1~9的扑克牌,游戏规则为:找2个同伴,大家同时翻出一张扑克牌,看看谁先回答出乘积是多少?扑克就归谁。到最后比一比,谁的扑克多谁就获胜。这样的练习设计既巩固了乘法口诀,又让孩子与同伴玩,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二)练习设计要有层次性

在练习设计上要注重个体差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不同的人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例如,教学《8的乘法口诀》时,我设计了如下练习:

1.基础题

(1)写出每道题相应的口诀

4×8=( )   8×7=( )

口诀:( ) 口诀:( )

5×8=( )   6×8=( )

口诀:( )   口诀:( )

(2)填上合适的数

( )×8=24    8×( )=64

( )×2=16    8×( )=40

2.拓展题

想一想,能填几?

8×5+8=8×( )   8×8-8=8×( )

总之,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始终追求的最理想效果。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只有我们不懈地追求我们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会真正全面的提高教学质量,把实施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目标性启发性层次性
目标性社区护理对预防冠心病发生心肌梗死的价值
谈舞蹈教学中启发性语言的运用
某三甲医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
摭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探析辨证论治的层次性
价值观层次性浅析
耕地多功能的层次性及其多功能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