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控策略

2016-01-31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5期
关键词:血清型雏鸡鸡群

代 玲

(重庆市江津区中山畜牧兽医站,重庆 402260)

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控策略

代 玲

(重庆市江津区中山畜牧兽医站,重庆 402260)

鸡大肠杆菌病,因大肠杆菌埃氏菌某些致病血清型菌株诱发的肠道传染性疾病。初步诊断,根据典型症状,结合流行病学,可判断。但是,确诊此病,仍需结合实验室诊断。综合防治此病,应注意环境净化控制、恰当适量药防、留意鸡群变化、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等等,要点性知识以供参考和借鉴。

鸡大肠杆菌病 防治 诊断

鸡大肠杆菌病,因大肠杆菌埃氏菌某些致病血清型菌株诱发的肠道传染性疾病。致病菌大肠杆菌为条件性病原微生物,鸡群抗病体质降低,遭遇外界不良应激的刺激,细菌致病性将彻底表现出来,导致此病发病。此病常和某些传染性疾病混染或继发感染。

1 流行病学

此病四季皆发,不同日龄阶段,都有发病的可能。1月龄内鸡,易感性最强。此菌多数经粪便排出,污染蛋壳、胚死亡时传播感染此症,为典型的垂直感染。同样,可经水平感染,被病菌污染的饲草、饮水、空气、笼子等,均为重要的传染媒介。

2 临床症状

比较常见的几种病症,笔者在此罗列介绍。

雏鸡脐炎型和卵黄囊型:在孵化过程中发生了感染,孵化后雏鸡腹部膨大,脐孔不闭合,周围呈褐色,卵黄囊不吸收内容物呈灰绿色,病雏排灰白色水样粪便,多在出壳后2~3日发生败血症死亡,耐过鸡生长受阻。常见于小规模孵化场或操作不严格的场子。多数在购买雏鸡时就可发现。

急性败血症:本型大肠杆菌病可发生于任何日龄,多呈急性经过,表现为精神不振,排出黄白色稀便,可在短期内死亡。剖检急性病例呈败血症经过,病程常的可见浆液性心包炎,纤维性肝周炎及腹膜炎等病变。

气囊炎:引发囊炎常常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所致,其中包含大肠杆菌。病鸡呼吸困难,咳嗽,打喷嚏等,剖检可见气囊壁增厚,心包膜增厚,浑浊,囊内见有淡黄色干酪渗出物,心包膜增厚,心包腔内有多量纤维渗出物,肝脏表面有纤维渗出物覆盖,腹腔积液。

卵黄性腹膜炎:产蛋鸡腹气囊受大肠杆菌感染发生腹膜炎和输卵管炎,输卵管变薄管腔内充满干酪样物质,输卵管被堵塞,排出的卵落入腹腔,人工授精的种鸡常多发,其原因在于没有做好卫生消毒工作。

全眼球和肿头型: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不是很多。鸡舍内空气大肠杆菌含量过高,可感染幼鸡引起的眼球炎,表现为眼睑封闭,外观肿大,眼内蓄积多量脓液或干酪物质,头部肿胀,多为单侧感染,病鸡生长不良,逐渐消瘦死亡。

3 诊断

根据典型症状,结合流行病学,可初步诊断此病。但是,诊治此病,多数仍依靠实验室诊断。疑似病例,实验室诊断。病料镜检,无菌取肝脾组织,涂片镜检,可见大量散落的革兰氏显阴性的小杆菌。细菌分离,无菌取肝、脾等组织,接种培养24h,镜检可见直径1mm左右的圆形湿润菌落,基本与病料镜检结果类似。生化实验,取典型菌落,经生化实验,能将葡萄糖、麦芽糖等产气。同时,经MR试验阳性,VP试验阴性,不产生硫化氢,符合大肠杆菌的生化特性。

4 综合防治措施

4.1 环境净化控制

最近几年,随抗菌类药物频用,“药防”的作用越来越被动。时代发展呼吁绿色无公害,为提升养殖禽畜品质,实现禽畜养殖利益的最大化,更好地防控此病。

综合防治此病,有必要由“药控”向“环境控制”过渡,通过环境净化,切断致病菌传播途径,消除此病诱因,能更好地防控此病发生。实现鸡场环境向标准化过渡,科学选址,合理布局,标注规划,确保生产合理有序。严格消毒管理,加强通风,安装换气扇,清洁鸡舍,冬季保暖,夏季防暑,制定严格的卫生消毒程序。力求通过各方努力,达到净化鸡场,防控此病的目的。

4.2 恰当适量药防

净化鸡场环境的同时,适当适量药防,仍是目前不能放弃的防控措施。合理规范用药防控,能有效增强鸡群抗病体质,提升鸡群饲料转化率,降低此病感染后病死率。另一方面,经药物防控此病,同样能改善蛋鸡产蛋品质,降低此病垂直感染的概率。

可尝试借鉴的药物,如下:黄霉素,按5%~8%的比例混饲;新肥素220,按30%~70%的比例混饲;金霉素,按50%~80%的比例混饲;杆菌肽锌,按50%~100%的比例混饮;粘杆菌素,每1kg饮水中,加20~60mg混饮。雏鸡防控此病,用丁胺卡那注射液,每次每只2000单位,肌肉注射,适用于进雏第一天,防控效果较好。

4.3 加强日常观察

无论采用何种疗法,治疗的同时,应做好如下工作,注意清除此病诱因。

第一,改善雏鸡养殖环境,确保雏鸡健康活泼。第二,改善通风条件,合理控制养殖密度,严格控制室内温湿度,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冬季为此病发生高峰期,注意做好保温措施,增强鸡群抗病体质,达到有效防控此病的目的。第三,坚持封闭化管理,做好饲料、水源等清洁工作,定期清洗料槽、水槽,严格消毒管理。禁止饲喂霉变、劣质饲料,定期检查水源,确保洁净饮水。第四,改善鸡群养殖环境,采取必要的措施,提升多维含量,适量添加油脂,增强鸡群抗病能力。

4.4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根据此病流行情况,结合此病防治效果,制定切实可行的免疫程序。

目前,较适合的接种疫苗,有多价苗和亚单位灭活苗,接种后防控此病效果显著。但是,此致病菌血清型众多,不同血清型间交叉保护能力较差。由此,科学遴选接种疫苗,应注意如下几点:第一,尽量用自家菌苗,取本场典型感染病例,分离毒株制备灭活油苗,供自己使用,防疫效果较好。第二,选用多价菌苗。较为常见致病菌株有O1、O2、O35、O78,将其混合制备为多价油乳剂苗,此类菌苗能有效抑制含血清型的大肠杆菌,防控效果较理想。

接种程序,40日龄,用大肠杆菌灭活疫苗,每只0.5ml;鸡支原体弱毒疫苗,1羽份,点眼免疫;80~100日龄,鸡大肠杆菌灭活疫苗,每只0.5ml。

[1]陈述.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分析[J].吉林畜牧兽医,2016,(3):15-16.

[2]彭彤彤.泰安地区鸡源大肠杆菌病的病原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2.

[3]孟凡娟.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措施[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5,(4):108.

猜你喜欢

血清型雏鸡鸡群
云南省祥云县恙虫病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点及血清型和基因型分析
林下养殖鸡群人工免疫失败的成因及应对措施
引起鸡群呼吸道疾病的因素
FDA批准15价肺炎疫苗Vaxneuvance预防6周龄至17岁人群侵袭性肺炎球菌病
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东莞地区B群链球菌的血清型与多位点序列型的分析
SPF鸡如何定期监测
夏季严防雏鸡中暑
广东地区水禽大肠杆菌血清型鉴定
食醋可防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