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针疗法在犬疾病上临床应用

2016-01-31孙克年

中兽医学杂志 2016年2期
关键词:适应症针法穴位

孙克年

(江苏省灌云县下车兽医站,222231)

血针疗法在犬疾病上临床应用

孙克年

(江苏省灌云县下车兽医站,222231)

血针疗法也称放血疗法,是用三棱针或小宽针、圆利针刺破穴位浅表脉络,放出血管少量血液,以外泄内蕴之热毒,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简易疗法。犬常用血针穴位有十多个。血针对某些疾病疗效可立竿见影,多数是配合相关药物治愈疾病。现将犬病的常见血针疗法简介如下。

1 血针的治疗作用

血针疗法具有通经活络、泄热开窍定惊、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环、消肿止痛、排除血液中部分毒素,并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等作用。

2 血针疗法的适用范围

血针疗法解危救急,适用于各种实证、高热症、淤血、经络瘀滞、痹阻疼痛、中毒、休克、狂躁不安、心跳快速、急起急卧等。

3 操作方法

在放血操作之前,首先要将三棱针(或小宽针、圆利针)进行高压消毒,或用70%-75%酒精浸润20-30分钟消毒,用一次性无菌针具更佳。放血操作方法有点刺、挑刺、缓刺、围刺4种方法。

3.1点刺:又称速刺(1)选好点刺的穴位血络,局部用酒精行常规消毒;(2)术者右手持针,左手固定待刺部位,将针尖对准选好的穴位,迅速刺入约0.1-0.3cm立即出血;(3)用手指轻轻挤压点刺穴位周围皮肤,挤出少量血液,用干棉签擦之,再挤压1-2次,放出适量血液后,用干棉球压迫止血。

3.2挑刺:此法多用于胸背部及耳后部放血(1)选好部位,轻轻揉挤四周,使微小静脉充盈;(2)常规用酒精对术部消毒;(3)用消毒后的三棱针或小宽针挑破(或划破)微小静脉,并挤出少量血液;(4)用干棉球擦拭,再揉挤放出少量血液,用干棉球压迫止血。

3.3缓刺:多用于肘部,股内侧的浅静脉放血。(1)选好部位:并在放血部位上方用手自上而下按挤,或扎上止血带,使其静脉管充盈;(2)常规消毒皮肤;(3)用消毒的三棱针或小宽针刺入浅表静脉约0.3cm,再缓缓退出针头;(4)以干棉球擦去放出的血液,松开止血带,再以干棉球压迫止血。

3.4围刺:又称散刺,用于皮肤病等病灶周围点刺出血。(1)点刺部位常规消毒;(2)用消毒的三棱针沿病灶周围按顺序点刺出血;(3)用酒精棉球再次消毒点刺皮肤,必要时覆盖上消毒敷料。

4 放血量

血针泻血量多少,与治疗疾病的疗效有密切的关系。出血量要根据犬的体质、疾病性质、针刺部位、病程长短、所处季节等因素而定。一般体壮、急性、心跳快速、呼吸喘粗、神经兴奋异常、大汗淋漓者、急性湿热证、中毒病等可多放;瘦弱、慢性虚寒病可少放些或不放;春季、夏季可多放、秋季、冬季应少放;颈静脉穴可多放,其他穴位应少放;体型较小或幼犬一般针刺出血即可。

5 犬常用血针穴位及其在临床上应用

5.1山根(素髎)穴(1)穴位部位:鼻背正中有毛与无毛交界处,1穴;(2)解剖定位:鼻唇提肌,眶下神经鼻外支,鼻背侧动静脉;(3)适应症:中暑、休克、感冒、发热、中风;(4)针法:三棱针或毫针点制或直刺0.2-1cm出血。

5.2水沟(人中)穴(1)穴位部位:上唇唇沟上1/3与中1/3交界处,1穴;(2)解剖定位:口轮匝肌,眶下神经上唇支及眼神经的筛神经支;(3)适应症:中暑、咳嗽、休克、昏迷、中风;(4)针法:三棱针或毫针点刺或直刺0.2-1cm。

5.3三江穴(1)穴位部位:内眼角下的眼角静脉处,左右各1穴;(2)解剖定位:鼻唇提肌,颧骨肌、眼角动静脉;(3)适应症:便秘、腹痛、目赤肿

5痛;(4)针法:三棱针点刺0.2-0.5cm,出血。

5.4耳尖穴 穴位部位:耳廓背面尖端脉管上,左右耳各1穴;(2)解剖定位:耳后静脉;(3)适应症:发热、中暑、感冒、中毒;(4)针法:三棱针或小宽针点刺出血。

5.5颈脉穴(1)穴位:颈部旁侧面,颈静脉上、中1/3交界处;(2)解剖定位:上界为臂头肌,下界为胸头肌;(3)适应症:中暑、中毒、肺充血、肺炎;(4)针法:小宽针顺血管刺入0.5-0.8cm,出血。

5.6尾本穴穴位部位:尾根部,腹侧面正中,距尾根部1cm处的尾静脉上,一穴;(2)解剖定位:尾肌,荐尾副肌,尾中动脉;(3)适应症:腹痛、尾麻痹、腰部风湿;(4)针法:三棱针直刺0.5-1cm,出血。

5.7尾尖(1)穴位部位:尾末端,一穴(2)解剖定位:尾神经(3)适应症:中暑、感冒、发热、中毒、腹泻、中风;(4)针法:小宽针或三棱针直刺0.5-1cm。

5.8胸膛穴(1)穴位部位:胸前、胸外侧沟中的臂头静脉上,左右侧各一穴;(2)解剖定位:臂头肌,胸深浅肌、臂神经及臂头静脉;(3)适应症:中暑、肩肘扭伤,风湿症;(4)针法:头高位,三棱针顺血管直刺1cm,出血。

5.9膝脉穴(1)穴位部位:腕关节内侧下方,第一、二掌骨间的掌心内侧静脉上,左右各一穴;(2)解剖定位:掌心浅静脉;(3)适应症:腕关节肿痛、屈腱炎、指扭伤、风湿症、中暑、感冒、腹痛。

5.10涌泉穴(1)穴位部位:第一腕掌关节内侧下方,第一、二掌骨间的掌心浅静脉上,左右各1穴;(2)解剖定位:掌背侧静脉,第3指背侧总神经;(3)适应症:感冒、发热、休克、腹痛、癫痫、前肢疼痛或麻痹;(4)针法:圆利针点刺出血,或毫针从指间平刺至掌间。

5.11前六缝穴(1)穴位部位:第三、四掌骨间掌背侧静脉上,左右各1穴;(2)解剖定位:指背侧固有神经、掌背侧动静脉;(3)适应症:指扭伤、指神经麻痹、休克;(4)针法:毫针平刺1-3cm或圆利针点刺出血。

5.12肾堂穴穴位部位:掌指关节缝中皮肤皱褶处,每肢3穴,股内侧隐静脉上,左右各1穴;(2)解剖定位:腓肠肌、股薄肌、腓浅神经、隐神经、隐静脉;(3)适应症:髋关节炎、扭伤、神经痛、膝关节扭伤、后肢肿痛;(4)针法:小宽针顺血管刺入0.5-1cm,出血。

5.13觧溪穴(1)穴位部位:跗关节前横纹中,胫、跗骨之间的静脉上,或避开血管取穴,左右各1穴;(2)觧剖定位:腓浅神经、深部为关节囊;(3)适应症:腹痛、后肢扭伤、后肢麻痹神经类疾病;(4)针法:圆利针或小宽针直刺1cm,出血,或避开血管,毫针直刺和斜针1-3cm。

5.14滴水穴(1)穴位部位:第三、四跖骨间的跖背侧静脉上,左右各1次;(2)解剖定位:跖背侧静脉,第3趾背侧总神经;(3)适应症:感冒、发热、休克、腹痛、癫痫、后肢疼痛或麻痹;(4)针法:圆利针点刺出血,或毫针从趾间平刺至跖间。

5.15后六缝穴 穴位部位:跖趾关节缝中皮肤皱褶处,每肢3穴;(2)解剖定位:趾背侧固有神经,跖背侧动静脉;(3)适应症:后肢扭伤或麻痹、休克。(4)针法:同前六缝穴。

6 血针疗法注意事项

6.1术前的针具、穴位、术者手指均要经过消毒。

6.2对犬病需在正确诊断之后,确认可施用血针者才能适量放血。

6.3安全保定:针刃要与血管平行刺入,切勿横断血管,放血要适量。

6.4一般情况点刺出血即可,针刺不宜过深以免造成血肿。针刺放血后多能自行止血,若出血不止,可压迫止血或用止血钳、止血药止血。放血后,术部仍需消毒,注意护理防感染。

6.5精神紧张,体质虚弱、腹泻严重及怀孕、失血的症状,不宜放血。

6.6血针疗法适应证广,疗效显著,为了提高治愈率在血针疗法基础上,宜配合使用白针和使用治疗本病的中药或西药。

S858.292文献标识码:B

1003-8655(2016)02-0057-02

猜你喜欢

适应症针法穴位
基于价值的多适应症药品医保准入模式探讨
完整精算法与简易调算法
— 多适应症药物准入评估方法比较研究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通督调神针法结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观察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享乐适应症
朝医太极针法操作规范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适应症的疗效和预后
穴位埋药线治疗心悸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