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肝片吸虫病的诊断与治疗

2016-01-31李炯晖谢亚鹏

中兽医学杂志 2016年2期
关键词:卧地泾川县羊肝

李炯晖,谢亚鹏

(甘肃省泾川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744300)

羊肝片吸虫病的诊断与治疗

李炯晖,谢亚鹏

(甘肃省泾川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744300)

肝片吸虫病是多种动物感染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本病也是养羊生产中危害较为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主要危害绵羊,特别是幼龄羊,其次是山羊和牛等家畜。多发生于夏秋两季,由于气温适宜,有利于虫卵、各期幼虫在螺蛳体内的发育和繁殖,大量雨水使虫卵、尾蚴和螺蛳散布广泛,并刺激尾蚴大量出螺,在牧草上迅速形成囊蚴,造成家畜的大批感染。肝片吸虫寄生于羊肝脏、胆管内,引起慢性或急性创伤性肝炎、胆管炎,同时伴发全身中毒现象及营养障碍等症,可引起羊只大批死亡。2014年8月初,泾川县王村镇某羊场陆续发生病羊消瘦、黏膜苍白、眼睑下颌肿大、拉稀等症状,放牧时掉群,个别卧地不起。经当地兽医治疗无明显好转,并出现死亡现象。笔者接诊后,根据临床症状、剖检病变检查,诊断为羊肝片吸虫病,并用药物进行了治疗,病情得到及时控制,现将诊治情况总结如下:

1发病情况该羊场2012年6月份建场,10月初进羊。2014年8月羊存栏238只,其中绵羊147只、山羊91只。根据场主介绍,羊群基本上是每天都在放牧,因离泾河岸很近,赶放时不在岸边就在附近山上。在2014年5月中旬发现有个别羊消瘦、采食量下降,精神差,放牧时掉群,甚止出现卧地不起,自已也没在意。直至该年8月初,已死亡羊16只,发病羊约80多只。且周边羊群也出现同类症状。

2临床症状病羊表现轻度发热,食欲减退,虚弱和容易疲倦,反应迟钝,放牧时离群落后。有的病羊磨牙,胃肠蠕动减弱,结膜、口黏膜苍白,出现贫血症状。在颌下、胸部及腹下部发生水肿。腹痛,消化不良,腹泻,粪便带有黏液,恶臭。肝脏浊音区扩大,肝部有压痛感。呼吸急促,呼吸76~94 次/min,心律加快,71~98次/min。体态消瘦,有的行动摇晃,卧地不起,被毛失去光泽且易断。怀孕羊只有流产现象,母羊乳汁稀薄且产乳量下降。严重时最后因极度衰竭而死亡。个别未出现症状突然死亡。

3剖检病变剖检二只病死羊,病变基本一致,体质消瘦,水肿部位有黄色胶样物,肝脏肿大而坚韧,肝脏表面有不同大小的结节,呈灰白色。切开肝脏、肝管用手挤压可见柳叶状成虫虫体。另用水洗净肝脏表面血迹,用脸盆盛半盆清水,将肝脏置于清水中,15min~30min后水中出现大量红褐色虫体。切开胆管流出粘稠污秽的棕绿色液体和成虫。

4粪便检查取50g粪便采用沉淀法或尼龙筛淘洗法检查虫卵,虫卵呈椭圆形,金黄色。镜检有不很明显的卵盖。

5防治

5.1治疗①碘醚柳胺:按每kg体重10mg,一次口服,对驱除成虫和幼虫效果都好。给药7天后再重复给药一次,以达到彻底驱除。

②肝虫灭(氯氰碘柳胺钠注射液):按每kg体重0.1~0.2ml,一次肌肉注射。给药7天后再重复给药一次,安全有效。

③丙硫咪唑片:按每kg体重10mg量,一次口服。给药4天后重复给药一次。

5.2预防肝片吸虫病的预防要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根据当地情况,因时、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预防工作。

①预防性驱虫,驱虫时间根据本病的流行情况而定,一般在秋末冬初和冬末春初各进行一次驱虫,这也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②对粪便进行堆积发酵,杀死虫卵,患病器官无害化处理。

③消灭中间宿主,根据具体情况,可选用化学方法、物理方法、生物学方法灭螺,阻断感染途径,以达到消灭本病的目的。

④注意饮水卫生,防止污染水源,避免饮死水。

⑤尽量选择高燥的地区放牧,避免到潮湿阴洼的草场和沼泽地放牧。在潮湿牧地打草时,割草高一点,牧草一定要晒干存放一段时间后饲

4喂。

⑥患病畜在治疗过程中要加强饲养管理,适当补饲,增加抵抗力,促使患病羊尽快恢复健康。

6体会

肝片吸虫病的临床病状的表现程度,主要取决于感染强度、动物体态、年龄及感染后的饲养管理条件。如一个成年畜,寄生少数虫体往往不表现病状;但对于幼年畜,虽然寄生少数的虫体,也可能呈现极其有害的作用。所以,除平时做好预防、加强饲养管理外,在饲放时应加强注意观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S858.26文献标识码:B

1003-8655(2016)02-0049-02

猜你喜欢

卧地泾川县羊肝
推羊肝
甘肃省泾川县博物馆藏品
牛产后卧地不起的治疗
中西医治疗牛产后卧地不起
泣祷
羊肝干的加工工艺优化及食用品质的研究
农村教育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以泾川县为例
中西医治疗牛产后卧地不起
泾川县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效与经验
治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