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流行性腹泻的诊断及防治

2016-01-31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5期
关键词:球虫羔羊母羊

杨 卫

(重庆市璧山区河边畜牧兽医站,重庆 402774)

羊流行性腹泻的诊断及防治

杨 卫

(重庆市璧山区河边畜牧兽医站,重庆 402774)

璧山区地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具有春旱、夏涝、秋凉、冬暖、无霜期长、湿度大、日照少、云雾阴雨多的特点。本地丰裕的牧草资源,为养羊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近些年,本地养羊业得到快速发展。规模化养殖场渐多,而在养羊生产中,羊腹泻危害规模养殖最大,是羔羊饲养的主要致病因。此病多见羔羊期,病发病情最严重。成年羊有发病的可能,但是,症状较轻微,多数为短暂经过。此病常见潮湿的秋冬、冬春等换季时节。有时常见气候骤变季,发病高峰期6~7月的梅雨季节。此时,阴雨连绵,温湿度高,适合致病菌滋生。

1 临床症状

羊腹泻的病因分析,多数由致病菌所致和寄生虫病所致。调查证实,两者可导致的腹泻病例,分别占到了59%和14%。

1.1 菌源性腹泻

菌源性腹泻,由霉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魏氏梭菌、链球菌等感染所致。

霉菌感染,症状表现:生长迟缓,采食降低,皮毛杂乱,腹泻呕吐,排便黄灰色。一旦发现,及时更换霉变草料。

大肠杆菌,羔羊期感染居多,母羊乳房不洁、产羔环境卫生不良、养殖密度大、通风性不好,是此病发生主要诱因。症状表现:排便稀薄,浓烈恶臭味,排便混有气泡,甚至伴有血丝。病羔腹部疼痛,初期排便黄色,后期呈灰白色。病羔脱水严重,体温骤降。多数病程1~2d,病死率高达50%。

沙门氏菌感染,又称羔羊副伤寒,典型症状:下痢,败血。多数见于羔羊出生后2~3h,病因因羔羊子宫内或接产时,受羊水感染所致。此病传染源,为病羊和带菌母羊。症状除下痢、败血外,排便腥臭,混有血丝,食欲消减,渐显消瘦。多数经2~3d后,病死。部分感染病例,后期成为僵羊,影响最终育肥效果。

链球菌感染,多数经消化道、黏膜伤口传染。病羊发热,排稀便,有恶臭味。个别病例,临死前有神经症,多数经3~4d后,死亡。

1.2 虫源性腹泻

虫源性腹泻,由球虫和隐孢子虫感染所致。

球虫感染,多数因艾美耳球虫引起,典型症状反复拉稀。羔羊2~4月龄期,此病最常见。此病成年公羊为带虫者,呈隐性传播,虽不发病但又携带感染的可能。病羊典型症状;精神萎靡,行走不便,食欲废绝,皮毛杂乱,可视黏膜苍白。病羊排便腥臭味,带有大量肠黏膜。部分感染病例,里急后重,腹痛明显。剖检病畜,小肠黏膜有大量圆形结节,大小不等。镜检涂片粪便,有大量虫卵。

隐孢子虫感染,此病为人畜共患病,以3~35日龄最易感。此病发病史类似球虫,经1个宿主可完成生活史。此病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经孢子化后极具感染力。此病的发生,与饲养管理环境差,有着很大的关系。感染病例,常伴有顽固性腹泻。诊治护理不及时,继发感染其他病患,临床症状将更加明显,致死率受此影响直线上升。

2 治疗

羊腹泻病的治疗原则是清理肠胃、保护黏膜、止酵防腐、维护心脏、防中毒和脱水。

病毒性腹泻防治重点在于免疫接种、强心、补液、补充电解质和对症治疗。

菌源性腹泻应采用抗生素控制继发感染,采取以补液、防脱水、防酸中毒为主的支持疗法,对于有药物可控的细菌感染,重点在于选择高效低毒药和制定疗程。预防羔羊大肠杆菌病,可在母羊产前1周注射K88/K99双价苗。在魏氏梭菌流行地,母羊产前一个月注射三联四防苗,以保证羔羊获得充足的母源抗体。

寄生虫病重点针对寄生虫种类选择药物驱虫及合理的疗程安排。球虫引起的腹泻可使用磺胺类药、氨丙琳等治疗。

羔羊消化不良性腹泻必须早治疗。首先停止羔羊哺乳,给予大量葡萄糖和口服补液盐,同时,在饮水中加入复合维生素预混剂。对于单纯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可以适当采用益生素调整胃肠道菌群。在中草药方面,蒲公英、马齿苋、杨树花、杨树叶、杨树皮、茜草、蓬草等中草药可治疗羊腹泻,取药容易、方法简便、成本低、效果好、用量要求不严、没有任何毒副作用,适合于农户养羊防病。此外,做好羊舍日常的卫生消毒工作,加强日常管理,也可减少羊腹泻的发病率。

3 预防

定期清扫圈舍,勤换垫料,及时清理粪便,严格消毒管理,加强羊舍通风,确保舍内清洁卫生干燥。加强消毒管理,定期用石灰水或草木灰水等彻底消毒,清灭致病菌,控制病菌污染面。

饲喂管理科学合理,达到供足营养的目的。日常喂料用料草,青草务必新鲜,干草豆科类最佳。同时,适量补充精料,搭配玉米、豆饼、麦麸、食盐、矿物质等,饲喂定时定量,务必少加勤填,避免加料过猛,导致小羊伤食。

提前尝试用中草药预防,中草药来源广泛,取材方法简便。而且,价格低廉,用量要求不严,毒副作用不大,使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比如:新鲜的蒲公英,洗净后直接喂羊。或者,将其捣碎取汁,原汁饲喂,能有效防控腹泻病,同时治愈效果也较理想。

户外放牧应适时适度,外出放牧时机得当,阴雨天、寒流、霜冻等时节禁止外出放牧,待到气候晴朗的晴天,将小羊赶至户外,确保羊群适度光照,增加羊群运动量,提升羊群体内维生素D和胆固醇的含量,有利于羊群骨骼发育,增强羊群体质,达到抵御严寒预防腹泻的目的。

[1]伍永炎.中西结合治疗牛羊病毒性腹泻-黏膜病[J].中兽医医药杂志,2010,(1):49-51.

[2]许开云,王权,王文元,等.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羊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J].畜牧与兽医,2010,(11):77-79.

[3]孙孝波,尹晓龙,吴涛,等.全舍饲羊场羔羊腹泻的原因及对策[J].养殖技术顾问,2009,(6):9.

猜你喜欢

球虫羔羊母羊
渝西地区兔球虫病流行情况调查及虫种鉴定
肉鸡球虫疾病药物防治效果的分析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鸡球虫病的症状与防治措施
初生羔羊窒息症状的原因与防治
怎样识别受配母羊发情
繁殖期母羊饲养管理技术
羔羊的试图(外三首)
吃狼肉
毒害与巨型及毒害与柔嫩艾美耳球虫间在免疫方面的相互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