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猪伪狂犬病的流行病学及其控制净化措施

2016-01-31毛爱民杨芝芬冯嘉林陆宇超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5期
关键词:头份进化树狂犬病

范 锋 毛爱民 杨芝芬 冯嘉林 陆宇超

(无锡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无锡 214021)

生猪伪狂犬病的流行病学及其控制净化措施

范 锋 毛爱民 杨芝芬 冯嘉林 陆宇超

(无锡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无锡 214021)

猪伪狂犬病是由猪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猪的急性传染病,是危害全球养猪业的重大传染病之一。本文重点描述生猪伪狂犬病在国内外流行状况,新型伪狂犬病特征,以及国外净化情况,并从免疫、清群、管理等方面探讨控制净化方法。

伪狂犬 免疫 净化

猪伪狂犬病是由猪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猪的急性传染病,也称奥耶斯基氏病(Aujeszky's disease),该病毒属疱疹病毒科疱疹病毒甲亚科,DNA病毒,主要在扁桃体及呼吸道增殖、攻击神经组织及白细胞。该病在猪呈爆发性流行,引起妊娠母猪流产、死胎,公猪不育,新生仔猪的大量死亡,育肥猪呼吸困难、生长停滞等,临床上以发热、奇痒、脑脊髓炎和神经节炎为特征,是危害全球养猪业的重大传染病之一。

该病最早于1813年发生在美国牛群中发现,牛出现极度瘙痒症状,被称为狂犬病早期症状的“瘙痒病”。后来在1902年,匈牙利Aujeszk博士首次分离出该病病毒,区别了狂犬病,称为伪狂犬病。1910年Schmiedhofer证实该病原为一种病毒,1934年Sabin 和Wright确认该病毒为疱疹病毒,直至1935年Shope才发现猪也是主要宿主。

1 国外流行情况

20世纪60~70年代,由于强毒株的出现,猪场爆发伪狂犬的数量显著增加,而且各种日龄的猪均可感染,其症状明显加剧。这种变化不仅存在于美国,在西欧各国如德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爱尔兰等国家也同样存在,损失巨大。

2 国内流行情况

在我国,第一次大规模爆发于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母猪流产及仔猪神经症状;第二次大规模爆发是在21世纪初,表现为“流产风暴”;第三次爆发是在2011年10月以来,以高密度免疫猪场野毒阳性率高,成年种猪及育肥猪突然死亡为特征。

3 我国新型伪狂犬病流行情况

2011年以来,伪狂犬病爆发集中在东北、华北、华东及华中四大地区,共涉及17省份(直辖市)。主要疫情特点有2个:一是许多免疫PRV活疫苗的猪场爆发了PRV疫情;二是不论哪个品牌的PRV疫苗免疫猪群均发生了伪狂犬病。临床症状主要是:哺乳仔猪出生后第3d发病,表现为精神沉郁、不食、呕吐、腹泻、呜叫、兴奋、昏睡、四肢痉挛、呼吸衰竭而死亡,发病率为100%,死亡率为95%左右;断奶仔猪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流鼻涕、腹泻,有的呕吐,有神经症状等,发病率为20%~40%,死亡率为30%左右;生产母猪表现为不育、返情率高、屡配不孕;妊娠母猪表现为大批流产,产死胎或木乃伊胎。针对本次伪狂犬病流行新情况,国内各科研院所的专家团队对该病毒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研究,出现了毒力增强说、抗原变异说、毒力增强兼抗原变异说,通过对新毒株主要基因序列进行了进化树分析,结果发现新毒株之间同源性较高,而与中国传统毒株相对较远,且处于独立进化树分枝;通过全基因组进化树分析,发现PRV分离株可分为2个基因型,中国新流行毒株属于基因Ⅱ型,其他PRV毒株(如欧美分离株)属于基因Ⅰ型。

4 控制净化

4.1 国外净化

英国、丹麦最早于1980年早期使用淘汰法进行净化,因为该病主要感染特点是可终生感染、带毒,不易清除;病毒基因组保存于神经元细胞,出现潜伏感染,不易发现;另外还会周期性复发、病毒易被激活、易引起机体免疫抑制等特征,所以淘汰也是最有效的方法。美国、德国、荷兰分别于1990年10月、1991年4月、1993年9月开始实施免疫接种法进行净化,1996年后,所有EU国家也开始实施这种伪狂犬病净化方法,都取得了明显成效。清除伪狂犬病免疫方法是:种猪每三个月注射一次疫苗;更换的种猪第一次配种前完成两次免疫,间隔4周,配种后按种猪方式免疫;检定猪及生长肥育猪8及12周龄各免疫一次。综合欧洲净化成功的案例来看,重要因素有六方面:一是使用伪狂犬病GE缺失标记疫苗;二是安全高效的疫苗毒株;三是使用伪狂犬活毒疫苗;四是采取了密集免疫接种计划;五是有着良好的管理;六是加强了后备种猪的严格控制。

4.2 国内净化

伪狂犬病近几年在我国爆发流行,对养猪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该病在我国被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2〕31号)文件中,也将该病列入种畜禽重点疫病净化考核标准,要求到2015年原种猪场达到净化标准,到2020年全国所有种猪场达到净化标准。

4.2.1 控制要控制伪狂犬病的发生和流行,一定要做好以下几方面:一是要定期灭鼠、禁止饲养猫狗,同时做好人员、车辆、环境、空舍、带体、病死猪及其场地等消毒工作;二是要加强检测、淘汰阳性猪尤其是公猪,而且在引种时要注意要引进PRV阴性种猪;三是要减少使用降低免疫力的药物,如地塞米松等药物;四是要加强猪场的饲养管理,降低猪只的应激,提高抵抗力;五是要加强免疫预防,这是效果最好、最经济的预防措施。推荐免疫程序:后备种猪配种前免疫2次,1头份(2ml)/头;生产种猪:普免,4次/年,1头份(2ml)/头;仔猪:1~3天龄内滴鼻一次,1头份/头(每个鼻孔1ml)专用滴鼻器,8~10周龄肌注一次,1头份(2ml)/头。

4.2.2 净化一是要建群和清群,凡是感染带毒阳性率较高的猪群,要全群淘汰,所有饲养设备及环境完全消毒,并引进阴性种猪,使用早期隔离断奶技术,进行子代监测;二是要加强管理与免疫,使用高效基因缺失苗免疫,同时通过野毒鉴别诊断技术进行实时监测,淘汰阳性感染猪(一次性淘汰或仔猪断奶时),并引入阴性后备或培育阴性后备猪。

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生猪伪狂犬病综合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合同编号:SXGC[2015]024

猜你喜欢

头份进化树狂犬病
基于心理旋转的小学生物进化树教学实验报告
常见的进化树错误概念及其辨析*
打败狂犬病
秋季要注射疫苗防猪患乙脑
福州2009—2014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HA基因进化分析
艾草白粉病的病原菌鉴定
抗狂犬病VHH和疫苗用于暴露后处置显著提高小鼠对致死性狂犬病感染的保护作用
科学看待狂犬病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