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的综合防控措施

2016-01-31郭志兵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5期
关键词:泌乳断奶乳房

郭志兵

(重庆市锏梁区少云畜牧兽医站,重庆 648800)

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的综合防控措施

郭志兵

(重庆市锏梁区少云畜牧兽医站,重庆 648800)

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为产后母猪养殖中常见多发病。这些年,随集约化养殖的兴起,此病有蔓延流行趋向。就发病情况而言,此症多见产后1~3d,尤其,夏季室内产仔的母猪此症最多见。有资料证实:在被调查的2.7万头产仔母猪中,接近20%的母猪会感染此症。此症非致死病,发病后加强护理,基本上可以康复。但是,期间随乳汁质量的降低,仔猪常会因此而倍感饥饿,严重加重病死率。文章就发病因、临床症状、综合防治等要点一一汇总阐述,要点性知识以供参考和借鉴。

母猪 泌乳 障碍

母猪哺乳期,常出现产后体温升高、采食量降低、乳房水肿、泌乳质量差、泌乳减少、泌乳稀薄如水等症状,受此影响,仔猪长势迟缓,严重腹泻,伴有低血糖症。严重感染病例,可导致整窝仔猪致死。而且,后期母猪在仔猪断奶后不发情,发情间隔时间变长,母猪综合利用率降低等等。就发病季节而言,夏季明显要高于其他季节,兽医学上将此类症状统称为“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

1 病因分析

夏季高温,下丘脑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减少,导致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不足,影响到甲状腺的活性。而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的话,将间接影响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影响母猪乳房的发育,导致最终泌乳性能大打折扣。有资料证实:哺乳母猪通常在18℃~22℃的环境中可以充分发挥其良好的生产性能,当环境温度由18 ℃升高到28 ℃时,哺乳母猪的自由采食量下降40%,泌乳量下降25%。

营养因素,母猪过肥,母猪过瘦,采食不足,营养不足、母猪供水不足、饲料过粗或过细、霉菌毒素侵蚀等,都是加重此病感染的重要原因。

母猪因素,品种不良,胎次过高,体弱多病,过早配种,等等,都有很大的原因。

环境及应激的影响,比如:产房通风不良,光照不足,噪音干扰,氨气浓度大。产床的清洗和消毒不到位。母猪躺卧处地面潮湿,卫生较差。转栏粗暴母猪突然受惊。分娩时间过长、体力消耗过大以致产后母猪体质虚弱。

疾病因素:停乳链球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造成的乳腺感染症。繁殖障碍型传染病导致PPDS:母猪因感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伪狂犬病病毒、圆环病毒2型、日本乙型脑炎病毒、猪细小病毒、衣原体或猪瘟病毒等。

2 典型症状

母猪兴奋不安,乳房坚实及充满着乳汁,但是没有泌乳、体温升高、粪便干结便秘呈黑褐色、精神萎靡。乳房肿胀坚实,有热痛感,皮肤光亮,乳汁呈清水样,拒哺仔猪。严重的病例乳房肿胀。阴道常流出恶臭的黄白色的脓性分泌物,通常先浓稠后稀薄,常见污秽不洁的痂垢。母猪在断奶后发情间隔延长,发情症状不明显,空怀率高(正常15.0%),须淘汰母猪比例高,不发情率高(正常0.2%)。

仔猪:母猪踩死或压死仔猪增多,腹泻率升高,仔猪逐渐消瘦情况增多,吸乳不足现象明显,生长缓慢,常形成僵猪。

3 综合防控措施

增强母猪的泌乳能力,应提前做好防控措施。

3.1 优选良种母猪,加强母猪配种

选择哺乳性能好的母猪,作为配种基础群。逐步淘汰老龄母猪、泌乳能力低母猪、乳腺炎母猪、子宫炎母猪、产乳量偏低的母猪。

加强母猪配种,适龄配种,淘汰老龄母猪。通常情况下,本地母猪适配月龄6~8月龄,体重在60~70kg。外来母猪适配月龄80~90kg,体重在80~90kg。逐步淘汰7胎以上的老胎母猪,培育健康能繁母猪群。此外,人工授精期间,注意避开阴道或子宫损伤。

3.2 加强母猪围产期管理,确保母猪合适的体况

确保母猪营养需求,确保处于良好状态,保证每头母猪均有良好的膘情。妊娠期母猪,应配比全价、适口性好的全价配合料,禁止饲喂霉变、劣质饲料。母猪怀孕80天后,饲料中适量添加生物活性肽,直到断奶后,能有效提升母猪泌乳量,提升仔猪断奶后窝重。

有资料证实:便秘是导致母猪无乳的重要诱因。而防控便秘最好的方法,就是确保怀孕母猪适量运动。母猪怀孕期或产后,适度人工驱赶,刺激其肠胃蠕动,达到消除便秘的目的。同时,产前2周,每天应注意按摩乳房,有利于其发育。

防控各种不良应激,分娩猪舍提前消毒清洗,母猪提前进入消毒分泌舍,让其尽快适应。分娩时,分娩舍应尽量安静、室温稳定。对因应激而导致的无乳症,应做好防暑、防晒等,改善猪场养殖环境。总之,母猪应给予特殊的照顾。

3.3 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做好几种常见繁殖障碍病的防治

母猪产前2周和4周,接种用大肠杆菌,做好防大肠杆菌性乳腺炎的准备。后备母猪配种时间不宜过早,根据地方养殖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尤其,注意做好猪瘟病、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等几种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防控准备。

3.4 提前用药物保健预防,增强母猪泌乳性能

母猪分娩前4周,用亚硒酸钠维生素E,肌肉注射,10ml/次,能有效增强母猪泌乳性能,提升仔猪断奶后断奶重。提前饲料中添加药物,产前1周至产后3周,适量添加广谱抗菌药,能有效防控乳腺炎和子宫炎。分娩前1周,饲料中添加钙制剂,每吨饲料用碳酸钙400g,维生素AD3粉,能有效避免炎热夏季因钙流失而造成的分娩困难。母猪有缺乳症,很多乳腺组织有水肿。护理不及时,很可能诱发乳腺炎。此时,饲料中加一些防水肿类药物,比如:用适量小苏打或硫酸镁,增喂青绿饲料,能刺激肠胃排空,减轻水肿症状,降低泌乳不足的发病率。

[1]吕惠序,曲兆胜.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的病因及诊治[J].养猪,2009,(5):60-63.

[2]马保国.母猪泌乳障碍的原因[J].养殖技术顾问,2013,(6):36.

[3]李朝顺.中西医结合治疗母猪泌乳障碍[J].农村百事通,2013,(13):47-48.

猜你喜欢

泌乳断奶乳房
荷斯坦牛乳中尿素氮和泌乳持续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西兽医防治母猪泌乳障碍的探讨
仔猪断奶后消瘦应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关爱乳房健康 从认识乳痛做起
母乳喂养需要清洁乳房吗
不来月经加上泌乳,说不定是脑子长瘤了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仔猪断奶前阉割好处多
不来月经加上泌乳,说不定是脑子长瘤了
应用HyD在仔猪断奶早期可提高维生素D的效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