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流行性感冒的防治技术

2016-01-31汪希望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5期
关键词:流感病毒亚型猪群

汪希望

(天水市汪川镇动物疫病防控与畜牧技术服务中心,甘肃天水 741000)

猪流行性感冒的防治技术

汪希望

(天水市汪川镇动物疫病防控与畜牧技术服务中心,甘肃天水 741000)

猪流行性感冒简称猪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是猪群主要的免疫抑制性疾病之一。临床上以突然发病、迅速蔓延全群、发热、咳嗽、流涕、呼吸困难、衰竭、迅速康复为主要特征。其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黏膜卡他性炎、支气管炎和间质性肺炎。

1 病原体

猪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的A型流感病毒。A型流感病毒根据H和N抗原不同,分为许多亚型,H可分为15个亚型,N有9个亚型,其中H1N1、H2N2、H3N2主要感染人类,其他许多亚型的自然宿主是多种禽类和动物。近年来,猪流感病毒对人类的危害呈上升趋势,从已有的研究结果来看,造成人、猪共患的流感病毒主要是H1N1和H3N2型猪流感病毒。

猪流感病毒存在于病猪或带毒猪的鼻汁或气管、支气管渗出液以及肺和肺淋巴结内,发病前后鼻腔分泌物中含病毒最多,传染性最强。猪流感病毒是猪呼吸道综合征的原发性病原,常引起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副猪嗜血杆菌、巴氏杆菌、猪2型链球菌、猪呼吸道冠状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等呼吸道细菌和病毒的继发或混合感染。

2 流行特点

该病呈世界性分布,可发生于各年龄和各品种的猪,一年四季均可流行,尤其多发于晚秋、早春以及寒冷的冬季。气候骤变是该病暴发的诱因,阴雨潮湿、运输拥挤、营养不良和体内外寄生虫侵袭均可促成本病的发生和流行。该疫病传播迅速,猪群一旦发病会迅速传播到全场,并在养猪密集的地区流行,发病率高达100%。若没有继发感染,一般多呈良性经过,其病死率低于10%;若继发或并发其他传染病,将会给养猪业造成巨大损失。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传染源,确切的传播方式不明,据推测是通过飞沫经鼻、咽、呼吸道等途径发生猪与猪的直接传染。发病或感染猪群的流动、长途运输会加速该病向易感猪群传播。

3 临床症状

猪流感的潜伏期短,仅数小时至数天,一般自然感染病例的潜伏期为2~7d,发病率极高,可达100%,表现为整圈或全栋猪突然发病,全群爆发,属典型的群发性疾病,但死亡率通常很低,除非出现并发或继发感染。发病初期病猪体温突然升高达40℃~42.5℃,病猪表现为厌食或食欲废绝,精神极度委顿,常卧地,不愿走动,蜷缩或挤于一隅、咳喘,多数病猪便秘,粪便呈球状,尿少色浓,出现结膜炎、鼻炎及打喷嚏,从眼和鼻中流出黏液性分泌物,鼻分泌物有时带血。病猪挤卧在一起,难以移动,触摸肌肉僵硬、疼痛,如驱赶就发生阵发性咳嗽,其声音似犬叫,出现膈肌痉挛,呼吸急促。疾病进一步发展为腹式呼吸、张口呼吸,呼吸困难,触及病猪身体会发出尖叫并出现全身阵发性震颤,后期重病猪会出现神经症状,四肢瘫痪,极度虚弱乃至虚脱,甚至惊厥死亡。该病病程短,若无并发或继发感染,一般在发病后5~7d开始恢复,康复快,短时间内即可恢复,但极易反复。若继发或混合感染其他细菌或病毒,病程延长,病情加重。生猪抵抗力降低时,常可感染巴氏杆菌、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等其他疾病,造成继发型肺炎、胸膜炎等疾病,如不及时对症治疗,病死率会很高。

妊娠母猪感染猪流感病毒,会影响胚胎着床,或造成胚胎死亡与吸收,造成妊娠中断,母猪表现为返情、假怀孕或产仔数减少;妊娠母猪感染时,还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造成胎儿溶解、流产、死胎、木乃伊、早产或产弱仔。公猪感染猪流感病毒,表现体温升高,会降低精液品质,使受精率持续降低4~5周。大型猪群中猪流感可演变为地方性疾病,不时地造成种群繁殖方面的问题。

流感病毒无交叉免疫功能,猪群感染过一种毒株后,仍然会感染另外一种毒株。免疫期常常很短(6个月),而且繁殖群的免疫状况在不同时期也会有很大差异。

4 剖检病理变化

剖检可见从鼻腔到细支气管有严重的渗出性炎症。咽喉、气管黏膜充血、水肿,气管内有大量泡沫状黏液,有时混有血液。纵隔淋巴结、支气管淋巴结明显肿大,肺病变区坚实呈紫红色,病变肺组织和正常肺组织之间界限明显,肺间质增宽出现明显水肿,膨胀不全,有血样浸润病灶。因继发感染死亡的猪,可见化脓性支气管炎、纤维素性肺炎、胸膜炎或心包炎等症状。

5 防控措施

目前尚无预防本病的有效疫苗和治疗方法,只能通过平时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舍清洁干燥、强化生物安全措施、减少应激、精心饲养来预防本病。一旦发病,常采取对症疗的办法。

(1)加强饲养管理。密切注意天气变化,做好猪舍的保温和通风工作,确保舍内温度舒适、空气新鲜、湿度适中,冬春季节可提高猪舍内温度2℃~3℃,及时清理猪舍内的粪便,保持圈舍清洁干燥,给猪只提供一个清洁舒适的环境。饲喂营养平衡的优质饲料,同时要保证饲料原料的新鲜,绝不能饲喂霉变原料,最大限度满足猪只的营养需求,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精心管理好换料、转群、饲喂、防疫等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减少应激,仔细观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强化预防消毒定期用有效消毒药对生猪圈舍及用具进行消毒;在该病流行期间,加强带猪消毒。猪舍外环境和主干道可用5%的热火碱水消毒,每3d全场消毒一次。

(3)加强自我封锁隔离措施,防止健康猪与病猪接触。凡新引进生猪必须隔离饲养,一般隔离观察二周,确认无病后方可并入原猪群。

(4)一旦发生该病,应立即隔离治疗,同时对猪舍、用具用有效消毒药进行带猪消毒,空舍空栏用5%的烧碱液消毒,并将猪粪进行堆积发酵。

(5)对症疗法,提高猪体的抵抗力,控制继发或并发感染。

①饮水加药:每1t水加康地通达2000g+口服葡萄糖3000g+电解多维400g+安乃近300g,连续饮用7d。

②饲料加药:每1t饲料加康地氟尔康500g+康地强力星4000g+阿司匹林500g,连续饲喂7d。

③个体治疗:每100kg体重的猪用5%葡萄糖注射液500ml+头孢噻呋钠5g+清开灵(针剂)30ml,混合静滴,1次/d,连用2d。

猜你喜欢

流感病毒亚型猪群
丁型流感病毒在中国的流行状况及研究进展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滨蒿总黄酮对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A549细胞先天免疫信号通路的影响
新研究有助于开发流感广谱疫苗
基于CYP2C9亚型酶研究丹红注射液与阿司匹林的相互作用
中美科学家发现猪流感病毒H1N1已传播给狗 重组成新病毒
为什么整群猪围攻一头猪
内皮前体细胞亚型与偏头痛的相关性分析
Ikaros的3种亚型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