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人畜共患病传播特点及防控

2016-01-31张卫东罗存敏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5期
关键词:人畜传染病原

张卫东 罗存敏

(平度市畜牧兽医局,山东平度 266700)

浅谈人畜共患病传播特点及防控

张卫东 罗存敏

(平度市畜牧兽医局,山东平度 266700)

人畜共患病又称人兽(禽)共患病,是一类人与动物(指脊椎动物)之间能够共同感染或者相互传播的传染病。针对人畜共患病要重点研究病原的变异规律。重点研究感染的机制。重点研究快速、准确、有效地检测方法。

人畜共患病 传播特点 防控

1 人畜共患病的病原体

现在已经知道人畜共患病至少有200种,据国内邓定华等调查统计,我国人畜共患病共196种,其中寄生虫病91种,患这类疾病的动物范围很广,既有高等动物,也有较低等的动物。引起这些疾病的病原体也很复杂,既有细菌、病毒、立克次体,也有原虫和寄生虫等。据WHO和FAO估计,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人畜共患传染病至少有90余种。按相关病原来分,由病毒引起的疾病29种;细菌引起的疾病20种;立克次体引起的疾病10种;原虫引起疾病4种;寄生虫引起的疾病22种以上;霉菌引起疾病1种,节肢动物引起的疾病5种。根据动物种类来分:由狗传染的疾病为29种;牛传染的疾病为26种;猪传染的疾病为25种;鸟传染的疾病为24种;羊传染的疾病为23种;马传染的疾病13种;猫传染的疾病21种;由狼、狐传染的疾病11种;由啮齿动物传染的疾病33种。仅仅从这些数据足可以看出,我们面对的威胁是不容忽视的。

2 传播途径及传播媒介

2.1 消化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动物产品成为人们日常消费的主要食品之一。而一旦吃入各种染病动物组织,尤其是在未完全做熟、病原微生物仍然存活的情况下,必然面临感染的危险。

2.2 呼吸道传播

尤其是对于那些和动物有密切接触的人员。当动物患病时,在咳嗽、嚎叫等过程中,生存于动物呼吸道表面的病原体,可随同黏液或渗出物的小液滴而喷出体外,并可以飞沫或气溶胶的形式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如果人处于此环境中,就有可能把含有病原体的飞沫吸入体内而导致感染。

2.3 皮肤接触传播是很常见的

人一旦被患狂犬病或阴性携带狂犬病毒的犬咬伤,就极易感染狂犬病。如果皮肤有外伤的情况下,接触布氏杆菌病患畜的羊水等也容易造成感染。这都是经皮肤接触传播的典型例证。尤其是在农村,这种传播方式尤为突出。

2.4 节肢动物传播更为常见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接触一些携带病原体的节肢动物,一旦被叮咬,就会将病原带入人体。这也是比较常见,而往往又容易被人忽视的传播方式。蚊、蝇、蟑螂、螨等在人畜共患病的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最常见的就是蚊子。

3 人畜共患病对人类危害极其严重

某些野生动物体内虽长期携带某种病毒或病菌,但本身却不发病,这是由于在长期的进化和自然选择过程中,病原和动物肌体已经相互适应,动物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具有免疫抵抗力。但是如果人类在猎捕动物或者食用肉食过程中一旦感染这些病原,则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因为是初次感染,肌体缺乏相应抗体而毫无免疫力,机体反应强烈,引发各种器官代谢异常,因此感染后病情往往相当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人畜共患病不但对人类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也极大。人畜共患病的发生往往与人类的活动密切有关。如大规模的开发和驯养动物,发展大型的畜牧业养殖场,建设大型动物产品加工厂等。饲养动物的目的,除了极少数是供畜役和观赏外,绝大部分是供人类食用。于是人畜共患病就成为食品安全卫生的头号问题。人畜共患病的暴发与流行,后果往往是极其严重的,往往对养殖业、食品加工业和进出口贸易造成毁灭性打击。

4 人畜共患病的病因

4.1 人为因素

地球上人口增多,人类为了获取资源,过度地开发大自然,既破坏了宏观生态环境,也破坏了微观微生物的寄生模式。人们习惯于养犬、猫、鸟等宠物并与之密切接触,增加了人的感染概率。如猫有弓形体病,极易将寄生虫传染给人,造成失明等后果。交通日益发达和国际多种动物及其产品交易增加,加速了人畜共患病的传播。过量滥用抗生素使各种致病微生物产生耐药性和变异,致病性增强,使疾病更容易流行。

4.2 病原自身因素

病原变异是生物的共性,病原作为一种微生物,一种生命体,在长期的生存过程中,随着环境的改变,宿主的改变,必然有所改变才能适应新的生存环境。与流行病学有关的变异有以下几种:抗原变异、毒力变异、耐药性变异。

5 如何应对人畜共患病

5.1 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普及科学防控知识

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方式,广泛宣传人畜共患病的危害及预防知识,加深人们对人畜共患病的了解,增强防范意识;

5.2 建立完善的人畜共患病的防控机制

制定周密细致的防控措施,制定严格的免疫程序,加强动物基础免疫,强化动物防疫工作,增强动物自身抵抗力。建立完善的疫情监控网络,能够及时发现和扑灭疫情。

5.3 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加强基础性研究

重点研究各种病原的变异规律,从微观角度去解释疾病的流行原因和规律。每种病原有其自身的传播特点和传播规律,而其变异性是不确定因素之一。重点研究感染的机制,尤其是病原能够突破种族屏障传播的原因和机制,从而有针对性的研究有效药物或者疫苗。减少病源由动物到人的传播。

重点研究快速、准确、有效地检测方法,提高诊断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在规模化养殖的大环境下,及时地对疫病做出快速准确的诊断,对于切断疫病的传播,保护人民群众的安全,减少社会的重大损失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

人畜共患病的发生与发展,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安全和发展进程。瑞典病理家韩森说,人类的历史即其疾病的历史。所以,我们必须意识到,人类与人畜共患病的斗争历程将是漫长和艰苦的,也许人畜共患病将伴随我们人类历史的始终。中国畜牧兽医事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1]刘树国.人畜共患病威胁健康[J].营养与食品卫生,2002,(11):75.

[2]金国梁.人畜共患病的传播与预防[J].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5(4):180-198.

猜你喜欢

人畜传染病原
人畜共患病对从业者的危害及其防控方法探析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Our Mood Can Affect Others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2014~2018年门急诊手足口病的病原构成变化
听说,笑容是会“传染”的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传染
浅谈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四川省PPV与PCV2的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