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羔羊成活率提升建议

2016-01-31和梅凤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5期
关键词:生理特点初乳机能

和梅凤

(兰坪县金顶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兰坪 671401)

羔羊成活率提升建议

和梅凤

(兰坪县金顶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兰坪 671401)

分析初生羔羊生理特点,具有生长发育速度快、体温调节机能差、消化机能有待完善、环境适应能力较差等特点。这些独特的生理特点,决定着羔羊期养殖的低成活率。结合日常养殖经验,加强羔羊期饲养管理,同样是提升养殖效益的关键。文章就此展开,自做好选种选配工作;加强繁殖母羊管理;加强羔羊的护理等三方面,就羔羊成活率提升建议做要点阐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成活率 提升 改进

1 前言

现阶段,基层养羊长期处于分散经营的状态,而受养殖条件的制约限制,养羊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多数仍以传统型和粗放型的方式饲养,导致羔羊冻死、饿死等非正常死亡现象尤为突出,严重影响羔羊的成活率。现阶段,有效提升羔羊成活率,了解初生羔羊生理特点,分析羔羊成活率低的原因,结合农户养羊实际情况,针对性提出改进措施,是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2 初生羔羊生理特点

2.1 生长发育速度快

羔羊出生后,增重速度较快。尤其,出生后1~2d,体重变化最大。之后的30d,增重同样较快。此时,需更多的营养物质补充。如果哺乳及时的话,2周内有效增重达一倍,日增重高达300g以上。

2.2 体温调节机能差

羔羊出生后,体温调节机能偏差。尤其,出生后几小时,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偏大。此时,保暖措施不到位,很容易受寒冷刺激,导致感冒诱发肺炎。

2.3 消化机能有待完善羔羊出生后,经吮吸的乳汁经食管进入真胃,之后正常消化吸收。但是,羔羊期的肠胃机能有待健全,尤其消化酶分泌尚且不足,肠神经反射较差,此时易感染病患,导致消化不良,严重可致拉稀。

2.4 环境适应能力较差

受体温调节机能的不完善,仔猪反应较迟钝,皮肤保护能力较差,各器官机能不健全。尤其,消化道和黏膜,易受病菌的侵蚀,感染各类病患。

3 羔羊成活率提升建议

3.1 做好选种选配工作

做好选种选配工作,是确保羔羊高生活率的关键。羔羊生产周期短,管理不慎的话,极易导致混代繁殖,影响后期配种羔羊的质量。由此,必须根据生产需求,制定合理的繁殖计划,禁止近亲繁殖,更不要经常调换种公羊,确保羔羊高成活率。

3.2 加强繁殖母羊管理

3.2.1 抓好怀孕母羊管理

母羊处于怀孕期,对营养需求较高。满足胎儿哺乳需求的同时,同时,体内应储备足量的饲料,满足其自身生长发育需求。而且,繁殖母羊处于枯草期,此时受营养补给影响,可能会导致妊娠中断。此时,建议补充适量的蛋白质、维生素,禁忌饮服冷水。处于怀孕期的母羊,应营造适应的养殖环境,禁止鞭打恐吓母羊。有流产史的母羊,早期隔离饲喂,重点照顾。特殊情况下,建议注射黄体酮。

3.2.2 抓好分娩母羊管理

正常分娩情况下,母羊乳房肿大,手挤有少许黄色初乳流出。尤其,分娩前2~3d,此症状更明显。临近分娩的母羊,阴门潮红,排尿增多,起卧不安,四肢努责,离队休息,精神萎靡,食欲减退,反刍停止。此时,留意母羊情况,放进产房,准备接产。通常情况下,羊膜待破后半小时左右,即可产出羔羊。正常产出的羔羊,通常是前肢和头部先出来。如果遇到,后肢先出的情况,则应做好人工助产。

第二,人工助产。母羊的生理特点,难产病例较少见。但是,初产母羊中,同样有因骨盆狭窄导致难产的情况。出现类似骨盆狭窄、子宫颈狭窄而导致的微弱努责,应做好处理难产的准备。羔羊慢慢自后下方拉出,注意用力不要过猛。同时,双手经肛门深入,通过直肠壁顶住胎儿后头部,配合子宫阵缩,将其拉出。

3.2.3 抓好泌乳母羊管理

羔羊2月龄前,主要靠母乳生活。由此,加强泌乳母羊管理,做好母羊补饲工作,直接关系到羔羊的生长质量。母羊补饲,应安排在妊娠后期和哺乳期,时间2个月。通常情况下,母羊每年应补充优质干草,2kg/次;青贮饲料,1.5kg/次。母羊膘情较好,可考虑不用补充精料,补充适量优质干草即可。而个别初情母羊,母性较差,不恋羔羊。此时,可反复播放悲情婉转的音乐,使之动之以情,产生母爱。

3.3 加强羔羊的护理

羔羊初生后,尽早补食初乳。初乳中,含有高达17.1%的蛋白质、9.4%的脂肪,以及高含量的矿物质。而且,初乳具有轻泻的作用,有效刺激肠道蠕动,达到清理肠道的目的。

待出生后1周,尽早补料。当其能够舔食草料或食槽、水槽时,应开始训练吃草料。早补料能刺激消化器官和消化腺的发育,促进心肺功能的完善。训练时,可在圈内安装补饲栏(仅让羔羊出入),羔羊自由采食,少喂勤添,待全部会吃料时再改为定时定量补料,其喂量应随日龄而调整,一般15日龄的羔羊日喂量为50~75g,30~60日龄为100g,60~90日龄为200g,90~120日龄达到250g,同时自由采食优质干草。

羔羊好动,1周龄时,视天气情况,酌情增加户外运动量,接受充足光照。1月龄时,可随群放牧,但应注意慢性。

初生羔羊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血液中缺乏免疫抗体,肠道适应性差,抗病或抗寒能力差,故1周内死亡较多。预防的方法是每年秋季给母羊注射“羊快疫、羊猝疫、肠毒血症、羔羊痢疾、黑疫”五联苗,这样有利于保证羔羊获得充足的母源抗体,增强羔羊抗病力。也可在羔羊出生后12h内注射羔痢血清疫苗,或灌服土霉素0.15~0.2g,每日1次,连服3d,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免疫程序。

羔羊适时断奶,即母子分开后,一次性断奶,不再合群。通常情况下,经隔离4~5d,即可断奶成功。断奶后,应根据品种、性别等分群,确保长势的整齐。

猜你喜欢

生理特点初乳机能
人体机能增强计划
用初乳进行口腔免疫护理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
保育仔猪的生理特点和饲养管理
早期初乳口腔内滴注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养管理的影响
犊牛初乳饲喂及管理指导
加压训练对人体机能的影响研究
哪些措施可帮助初生仔猪摄入初乳
浅谈语音教学在小学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哺乳仔猪的养育特点
从山地自行车运动生理特点分析如何进行科学化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