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染铝对大鼠肝脏结构及肝脏铁、锌、铜元素的影响的研究

2016-01-31陈明生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5期
关键词:胞浆超微结构内质网

陈明生

(山东省诸城市畜牧兽医管理局,山东诸城 262200)

染铝对大鼠肝脏结构及肝脏铁、锌、铜元素的影响的研究

陈明生

(山东省诸城市畜牧兽医管理局,山东诸城 262200)

以110g~120g Wistar大鼠为实验动物,以饮用AlCl3水溶液的方式构建亚慢性染铝大鼠模型,实验期120d。通过对大鼠临床症状及体重、肝脏脏器系数、肝功能酶、肝脏生化指标、氧化与抗氧化功能、肝脏元素含量、肝细胞凋亡及凋亡基因蛋白和mRNA表达量的检测,结合肝脏显微和超微结构观察,探讨染铝对肝脏毒性作用的机制,为铝毒性的研究和铝毒害的解除提供基础资料。

大鼠 染铝 肝脏 损伤

1 染铝对大鼠肝脏结构的影响

1.1 研究内容和实验方案

染铝120d对各组大鼠称重,断头处死大鼠,收集血液于洁净试管,3000r/min离心10min析出血清,标记分装,-70℃冷冻保存。快速取出肝脏,用预冷的生理盐水冲去血渍,去除表面结缔组织,滤纸擦干,分析天平称重,检测肝脏脏器系数;用刀片迅速选取2mm×2mm×2mm大小的肝脏组织,固定于pH7.2的2.5%戊二醛磷酸盐冲液固定,4℃保存,用于肝细胞超微结构观察;选取5mm×5mm×3mm大小的肝脏组织固定于10%福尔马林磷酸盐缓冲液中,用于普通病理组织学观察。

1.2 结果

对照组肝细胞胞浆丰富,核膜完整,核圆,核仁清晰,染色质均匀分布,细胞内可见丰富的线粒体及粗面内质网,线粒体大小均匀,结构清晰,基质丰富,呈板层分布,内质网上富含核糖体,周围胞浆内可见大量糖原颗粒,高尔基体清晰可见。染铝组大鼠肝细胞核形态异常,核皱缩,核膜内陷,细胞质内细胞器相对减少,溶酶体增多,脂滴增多,粗面内质网减少,线粒体肿胀、变圆,排列紊乱,板层减少,线粒体嵴模糊甚至消失,粗面内质网减少并脱颗粒,溶酶体增生。

本实验发现,对照组大鼠肝小叶结构完整,肝细胞索走向正常,中央静脉周围的肝细胞索和肝血窦呈放射状排列。肝细胞呈多边形,结构完好,排列紧密,细胞和细胞核轮廓清晰,核膜完整,细胞核大而圆,核染色质稀疏淡染,核仁清晰,细胞质丰富;肝脏超微结构观察可知,肝细胞胞浆丰富,染色质均匀分布,细胞内可见丰富的线粒体及粗面内质网,线粒体大小均匀,结构清晰,基质丰富,呈板层分布,内质网上富含核糖体,周围胞浆内可见大量糖原颗粒,高尔基体清晰可见。而染铝组大鼠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大鼠肝脏体积明显缩小,与周围组织粘连,肝小叶结构消失,肝细胞脂肪变性,脂滴增多,肝血窦中有大量红细胞浸润,肝细胞肿胀,细胞排列紊乱,部分区域肝细胞胞浆透明,呈气球样变性,细胞核固缩、碎裂或溶解,超微结构观察可知肝细胞核形态异常,核皱缩,核膜内陷,细胞质内细胞器相对减少,溶酶体增多,脂滴增多,粗面内质网减少,线粒体肿胀、变圆,排列紊乱,板层减少,线粒体嵴模糊甚至消失,粗面内质网减少并脱颗粒,溶酶体增生。这表明长期染铝对肝细胞具有毒性作用,导致肝细胞发生组织形态学和超微结构改变,损伤肝脏结构。这与本实验另一结果血清ALT和AST活性升高相符合。

2 染铝对肝脏铁、锌、铜元素的影响

2.1 研究内容和实验方案

(1)取出冻存组织,准确称取肝脏样品0.5g,置于干净平皿上剪碎至绿豆粒大小,放入80℃烘箱内烘干12h后,置于三角烧瓶内,加入25ml体积比为4:1硝酸和高氯酸消化混合液,放置过夜。次日在电热炉上缓慢加热使样品完全溶解至溶液为无色透明为止,此时瓶内剩余液体约为2~3ml,稍冷却后,转移至25ml容量瓶,用0.5%硝酸定容,置于4℃冰箱内避光保存。

(2)取高纯金属铝片1.0g置于200ml烧杯中,加入1∶1的盐酸25ml溶解,待溶解后,沸水溶蒸至近干,蒸发过量盐酸,冷却后去离子水定容至100ml,制作铝标准溶液。取铝标准溶液0.00ml、0.75ml、1.25ml、1.75ml、2.50ml,加2%(V/V)盐酸溶液约10ml,加入0.5mol/L的TBAB2.5ml,用2%(V/V)盐酸溶液定容至25.0ml,按仪器测定条件进行测量,绘制出铝的标准曲线。

(3)Al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线为309.3nm,火焰类型为空气-乙炔焰,按仪器测定条件测量,由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铝的含量。Zn、Cu、Fe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锌的测定线为213.9nm,铜的测定线为324.8nm,铁的测定线为248.3nm,测定方法同铝。

2.2 结果

随铝摄入量的增加,肝脏铁、锌含量逐渐下降,可能是进入机体的铝与铁竞争性地与铁蛋白和转铁蛋白结合,从而使肝脏中铁蛋白含量下降,同时随肝铝的富集,Al3+将Fe2+从细胞储备位点取代出来,导致游离Fe2+浓度增加,从而促进Fe2+介导的脂质过氧化。

铁是动物体内所必需的一种金属元素,它广泛参与机体内氧运输、DNA合成以及电子传递等过程。肝脏是摄取和贮存铁的主要器官,机体内铁主要以铁蛋白的形式存在于肝脏中,肝细胞是循环转铁蛋白的主要来源,肝脏通过对转铁蛋白和转铁蛋白受体的调节,保持铁代谢的平衡。锌是细胞生长、蛋白质合成、酶的产生和免疫系统所需的金属矿物质,是多种酶的重要组成成分,参与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的合成和降解,是机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锌具有重要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提高肝组织中被抑制的全部胶原酶的活性,锌缺乏不仅影响细胞呼吸及体内许多生化反应的正常进行,而且降低了体内抗氧化系统的活性,导致脂质过氧化过程中肝细胞膜受损,加重肝细胞坏死。铜亦是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它可以和蛋白质结合形成铜蛋白,具有保护细胞的功能,铜还是许多重要酶的组成部分或激活剂。本研究发现,染铝组大鼠肝脏铜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所升高,可能是由于锌和铜具有拮抗作用,肝脏锌水平降低所引起的机体的一种代偿性功能。

综上所述,长期染铝可使大鼠肝脏铝富集并进而干扰肝中铁、锌、铜等元素的正常分布和功能,引起肝脏损伤,这可能是铝的肝脏毒性的机制之一。

猜你喜欢

胞浆超微结构内质网
愤怒诱导大鼠肝损伤中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的表达
公告
播散型组织胞浆菌病研究进展
RNA结合蛋白HuR在胃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延龄草提取物抗非酒精性脂肪肝作用及对肝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高龄老年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性肾衰竭患者1例报道
胞浆小滴、过量残留胞浆与男性生育之间的关系
1型糖尿病小鼠胰岛微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受损
内质网自噬
——疾病防治的新靶标
不同波长Q开关激光治疗太田痣疗效分析及超微结构观察